導語: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研究了兒童期欺凌是否也能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研究人員就欺凌的經歷采訪了來自北卡羅來納的1420名9-16歲兒童,其中90%是白人、4%是美洲原住民,6%是非洲裔美國人。
以校園欺凌為主題的手抄報模板內容01
以校園欺凌為主題的手抄報模板內容02
以校園欺凌為主題的手抄報模板內容03 以校園欺凌為主題的手抄報模板內容:
校園欺凌的調查結果
根據教育署系2002至2003年度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學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約七百多宗。若扣除學校假期,則平均每日三宗。亦有調查結果顯示,于同一年中學訓導老師曾處理六百四十三宗「欺凌同學」個案,數目占中學生人數的百分之零點一四。可見欺凌個案在校園是相當嚴重的。
其實,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長期欺負別人,會很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理心等等,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等等。同時間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欺凌是學校須正視并加以制止及預防的問題。但同學和家長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校園欺凌的研究分析
6月,一項研究發現,被欺凌的兒童可能遇到高于正常的亞臨床水平的炎癥,可能持續到成年期,而欺凌者比那些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欺凌者的兒童的炎癥水平要低。此前的研究提示欺凌可能對兒童的心理和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研究了兒童期欺凌是否也能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研究人員就欺凌的經歷采訪了來自北卡羅來納的1420名9-16歲兒童,其中90%是白人、4%是美洲原住民,6%是非洲裔美國人。
對這些兒童進行C反應蛋白(CRP)的血液測試表明,被欺凌的兒童的C反應蛋白(CRP)水平隨著他們被欺凌的次數而增加,C反應蛋白(CRP)是身體的低級系統炎癥的一種標記物,常常與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癥狀有聯系。
在欺凌停止后的19到21歲的第二組血液測試表明,在童年被欺凌的人的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保持在曾經進行欺凌的人的兩倍,而欺凌者的C反應蛋白(CRP)水平低于從未被欺凌者或者受害者。
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提示一名兒童在欺凌中的角色可能充當了風險因素或成年期低水平炎癥的保護性因素,而這可能對長期健康有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