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增強學生自信,使學生懂得,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2、在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3、做好切實可行的學習的計劃。
活動內容:
課前準備:1、黑板上寫好班會主題:“新學期,我能行”
2、對班會中的節目要適當排練。
一、從一些話題入手(話題自定)引出班會主題“新學期,我能行”。
二、講述張海迪的故事: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1、講故事:
張海迪: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后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后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后,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創作和翻譯。
2、組織討論:說說張海迪能夠成功的原因。
三、小品表演:考試
1、談話:生活中有些人因為自己不努力,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值得我們同學們深思,請看表演。大概內容如下:
考場中,大家都都在聚精會神地考試,只有小路東看看,西瞧瞧,嘴里不停地念叨著:“這太難了,怎么做啊?”“老師也專和我過不去,就出一些判斷、選擇的,讓我一個字也寫不出,這可怎么辦呢?”
“有了!”小路從褲兜里掏出一枚硬幣,“我會做了,如果正面朝上,我就打√,如果反面朝上,我就打X,不會錯的上天一定會幫助我的!”于是小路一邊擲硬幣一邊做題,一下子十道判斷題做完了。
開始做選擇題了,小路又傻了,“每道題有四個答案,這可怎么辦呢?”小路痛苦地抓著腦袋。“有了,真是天助我也!”小路跳起來,他又從褲兜里掏出一粒骰子,“我扔骰子,現什么號碼我就填什么!”他一邊擲,一邊寫:“2”“1”“4”“6”……
“哈,終于做完了!”小路得意地向同學們做著鬼臉,走上講臺,把試卷交給了老師。
下午放學,小路帶著試卷回家。他推開門,爸爸正坐在沙發上吃蘋果。爸爸問他:“小路,考得怎樣?”小路正想給爸爸說話,順口說著:“爸”,“12”“82,不錯,不錯,你真是個好孩子。”“快,寶貝,把試卷給爸爸看看!”小路慢騰騰地從書包里拿出試卷把它遞給了爸爸。“什么?才12分?這是怎么回事,不是82分嗎?”“我剛才是說:‘爸,12分”小路慢慢地說。爸爸氣得把試卷翻來翻去,“你看這道選擇明明只有四個答案,你為什么選6呢?”“骰子出現的是6嗎!”“什么,你靠擲骰子做題!真是氣死我了!看我不找死你!”爸爸滿屋追著小路……
2、組織討論:從這個小品中你懂得了什么?
四、比賽
1、談話:事實上只要我們努力,有方法,我們就一定能成功,下面我們進行一個“記電話號碼”比賽。
比賽規則:老師給每一小組的同學出示一組電話號碼(10個),1分鐘之后,看哪一小組能準確地把電話號碼背出來,逐組進行,哪一組背得最多,哪一組勝利。
比賽可進行兩次,第一次不給任何提示,讓學生背。第二次提示學生可以先分好任務,想出好主意(如諧音記憶)再進行比賽。
2、自由討論:通過比賽懂得了什么?(只要團結協作,做好安排,想出辦法,無論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五、制訂本學期“我自信、我能行”學期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