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更是國家的臉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文明禮儀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明禮儀議論文一:
我們國家是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千百年來重視道德修養、文明禮貌贏得的國際上的評價。
作為文化科技發達、經濟生活富裕的現代人更應該要把古人的這一傳統美德保持和發揚光大,使之不斷的傳承下去不愧于“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個著稱!文明禮儀,是我們小學生必須學會的,而我們要從自己做起。
我認為,謙讓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認為只是表面上談談“紙上談兵”,實際也不用去做的,但他們錯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卻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車先讓老人先上,看見老人要讓座……
我們大家在學校里也會有一些事發生。但同學與同學之間,也是應該要互相謙讓的,我們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懷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文明禮儀議論文二:
翻開古老的歷史畫卷,輝煌燦爛的歷史奪人眼球,“禮儀之邦”的大名響徹天下,名人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更是印證了這個稱號。在中國古代的歷史禮儀書冊上,有一個故事,更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程門之雪》的故事,家喻戶曉,可它卻是最能夠體現我們中華禮儀的一個標桿。古時的楊時,游酢,為了求學,在大學者顧頤的門前,冒雪站了許久,在雪即將淹沒他們時,終于見到了剛睡醒的程頤先生。楊時游酢尊師重道的表現,就是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伴隨時代的發展,學習漸漸地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的重中之重,但他們卻遺忘了曾經最讓我們引以為傲的禮儀。每時每刻,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之中,許多錯誤的行為,都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習慣。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的那些錯誤舉動,可能在無形之間,教壞了那些孩子。
對于一個不講文明的人,我們應該給予提醒;對于一個放松了禮儀思想品質的人,我們應該給予幫助;對于一個迷失了禮儀標桿的人,我們應該進行拯救。對于一個講文明的人,我們應該學習;對于一個將禮儀標桿時常放心間的人,我們應該給予贊美;對于一個大愛無疆的人,我們應該表示尊敬。
成為社會文明禮儀道路鋪建者的一員,使我們每人要做的一件事。用自己的心,來感染別人,讓他們也成為一個有禮儀的人,讓我們是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文明之花開滿地,文明禮儀伴我行!”
文明禮儀議論文三: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下樓的時候,在樓梯很窄樓梯上,正碰見一個工人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工人一看是舉世聞名的列寧,就退回去給列寧讓路。列寧立刻阻止她,說:“不要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一半了,而我現在兩手空空,請你先上去吧!”列寧把“請”字說得非常響亮。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工人先上了樓,他才安心地下了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小朋友走在人行道上,往地上吐了一口痰。我跑過去對那個小朋友說:“小弟弟,這樣子做是不對的,會嚴重污染環境的。”“知道了,大哥哥。我下次再也不把痰吐在地上了。”“知錯就改就好了,快回家吧。”他認了錯,我只好放他走。如果把他一直訓下去,恐怕等下挨罵的就是我了。
我們因該做文明小公民,不做不文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