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有關孔子理想的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末期,公室卑弱,大夫兼并,社會處于大變動之中。經濟上,宗族制度為家族制度取代的趨勢已不可逆轉;政治上,王權衰落,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周禮遭受嚴重破壞,社會動蕩不安;思想意識上,一些適應時代變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賢”思想都有發展。對這種天子名存實亡、諸侯稱霸爭雄的動亂形勢,孔子深表不滿,斥之為“天下無道”。
一、孔子的社會理想
孔子處于這樣的特殊時期,作為一個極具社會責任感的思想家,感應人們的迫切需要和愿望構思出一個理想社會,也就是一個溫情脈脈,帶有血緣關系和牧歌風味的社會。這個理想社會不是一個理論上的構想,而是他生活的時代之前就已存在的現實社會――西周。西周時期,天子保持著“天下宗主”的威權,禁止各諸侯國間攻戰兼并,相對東周是比較安靜的;另外,周公是宗周第一家貴族,周公曾輔王攝政,制禮作樂,其長子封地稱魯,是孔子的誕生地。東周王國與宋、魯是東周時的三個文化中心,從某種意義上講,魯國的文化是西周文化的嫡傳。孔子所處的時代是西周早期的宗法制向家族制過渡時期,由盛到衰,由治到亂,
雖然當時的封建社會性質未變,但有大廈將傾之勢。孔子撫今追昔,悵然有“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慨嘆是必然的。他渴望圣人治國,生民能夠安居樂業,社會穩定,無爭無亂。他把眼光投向了過去的國泰民安的社會。在孔子的心目中,理想社會由兩個方面構成:一個是先王之道,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一個是周代的禮樂文化。于是采用周代的禮樂文化光復先王之道,成為他一生的夢想與追求。他認為自夏、商、周以來一些基本制度如氏族宗法制、貴賤等級制等是經過歷史考驗的,不應改變;那些不是基本的、可以改變的方面,也不必或不能用人民革命的辦法,而是應由當政者自上而下采用緩和的辦法來改良社會,使社會恢復正常的秩序。他提出:“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齊為五霸之首,代表春秋動亂社會,魯為周公后裔的封國,代表西周的小康社會,道是指堯舜之世大道得行的“大同”社會。
二、孔子的教育理想
孔子認為教育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之一,因而非常重視教育。他認為要立國治國,首先是“庶”,其次是“富”,再次是“教”,即對國民進行教化,使之受到政治倫理教育,知道安分守己。孔子希望恢復周禮,挽救周朝的統治政權。要實現這一目的,需要有賢有能的統治人才。這種人才在周朝統治階級內部已很少存在,因為以“親親”為原則、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奴隸主人才集團早已腐化墜落并即將斷送周天子的命運。宗法制對維護天子、諸侯的君權已無能為力,必須作適當的改良。具有崇高的人生境界和道德理性自覺的人才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國泰民安的理想社會才有望實現。所以他主張以德治國,以禮經世,提出由平民中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君子,這條培育人才的路線可簡括為“學而優則仕”。這句話雖由子夏所述,但確實代表了孔子的教育觀點,也是孔子切中時弊的改良主張。這種觀點認為,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經學習成績不優良,也就沒做官的資格。他視為學從政為當然之事,相反,學優而不仕的潔身之舉則被認為是對社會不負責任、不盡義務的“不義”之舉。為學者應該胸懷經邦濟世的宏圖大志,如果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則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孔子的六藝教育內容就體現了以德治國和經世致用的精神。
然而孔子屬于士階層,他的理想就是當時社會士階層的理想。東周后期的士階層,上有貴族大夫,下有庶民工商,能上達但不能順利上達,怕下降但可能下降。士在軍事上任作戰骨干,政治上任中下級官吏,文化上學得古今知識,經濟上擁有田宅產業,社會地位重要而不高,想取得官職,必須依附把持國政的世卿貴族。士“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恥惡衣惡食,認定耕種要挨餓,學道可得祿,看不起老農老圃的勞苦生產,唯一希望的是做官食祿。但在士未出仕時,生活接近庶民或過著庶民的生活,還能看到民間的疾苦,懂得一些治國安民的道理。士是統治階級的最下一層,當他求仕得祿向上看時,表現出迎合上層貴族利益的保守思想。當他窮困不得志向下看時,表現出同情庶民的進步思想。士看上時多,看下時少,因此,士階層思想保守性多于進步性;妥協性多于反抗性,奴性多于自主性。“學而優則仕”的主張為德才兼備的士由社會下層流向社會上層吶喊助威,反映了當時社會賢能之士經邦濟世愿望,是士階層思想的結晶。這一點構成了他與西方“軸心時代”的哲學家柏拉圖在教育理想上的巨大差別。
三、孔子與柏拉圖教育理想之比較
柏拉圖出生在雅典城邦。在柏拉圖青年時代,雅典群龍無首,內爭不斷,社會動蕩不安。民主制度幾度興廢,每一次政局變動都伴隨著逮捕、審判、處死、放逐、沒收財產。極端民主沒有法制約束,發展成為無政府主義。公元前399年,發生了柏拉圖的恩師蘇格拉底被陷害誣告處死的惡性事件。柏拉圖目睹了雅典社會的混亂、多變、無序、爭奪、邪惡,遂萌生了探求并建立一個穩定、和諧、正義、不變、完善的理想社會的宏愿。
柏拉圖是名門望族的后代。父親早逝,自幼在繼父家中長大,他的繼父是雅典民主制的積極擁護者和活動家。柏拉圖青年時代對政治有興趣。公元前404年三十僭主當權時,頭目都是柏拉圖的親屬,他們想拉柏拉圖入伙。經過冷靜觀察,柏拉圖對他們的倒行逆施深感厭惡,遂放棄了從政的念頭,退而轉入哲學的沉思,尋找理想社會的藍圖,并創建書院,研究學術、培養人才,以圖實現自己的理想。柏拉圖考察了當時存在的各國政治制度,認為沒有一種政治制度是合乎理想的,他認為最理想的國家是由哲學家擔任國王,或者現有的國王或王子用心學習哲學,成為哲學家,實行哲學家治國。哲學家是愛智慧、深明事理、認識了真理、品德高尚、一心為全體公民謀幸福的人。哲學家治國也就是圣人治國。實現和維持這一理想社會的手段就是教育。
伯拉圖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造就哲學家,由這種哲學家擔任國王,即哲學家――國王(哲學王)。柏拉圖所理想的哲學家的品格,也就是他所要培養的理想的人格,即具有良好的記性、敏于理解、豁達大度、溫文爾雅、愛好和親近真理、正義、勇敢和節制。哲學家是智慧的愛好者,眼睛專注于真理的人;是愛國的、能經受考驗的人;必須是為全體公民謀最大幸福的人;哲學家應守衛國家的法律和習慣;哲學家應追求完整、完全,摒棄小肚雞腸;他應公正賢良,具有天然有分寸而又溫雅的心靈。總而言之,哲學家應是內外美兼備的人。
由上所述可知,柏拉圖和孔子所處的時代一樣也是動蕩不安的時代,他和孔子一樣希望建立一個理想國,同樣重視教育的作用,同樣重視人的道德品質的培養,同樣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同的是孔子出身低微,懷鴻鵠之志,擁報國之才,卻無用武之地;而柏拉圖出身名門望族,雖有機遇卻不愿屈就以保持自己人格的獨立;孔子認為理想的社會在過去,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才兼備的從政人才以復古;柏拉圖覺得理想的社會尚不存在,要為未來的社會培養具有善的品質的人才,最高的目標是培養哲學王。
歷史是人類書寫的,人類社會的重要活動是教育活動。教育的不同理想造就了不同的人格,也書寫了不同的歷史。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孔子,也有不同時代孔子的理想,在現代社會,經濟全球化,文化面臨著全球化,現代教育理想也應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