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參加過社會實踐活動嗎?那么對于社會實踐有什么了解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社會實踐類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摘 要:本文從大學生社會實踐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和提高入手,初步研究了其中的一些問題: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必要性分析、其理論依據、開展模式、存在問題以及實踐效果。通過綜合分析,指出有效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實意義,為深入探索和把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模式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實踐 素質教育
為了找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充分發揮大學生社會實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總結出一整套適合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從而更好地為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培養知行合一的優秀接班人,從2010年開始,重慶市各高校在市級領導和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組織開展了“六個一”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六個一”包括大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種樹,帶薪實習,到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到企業或服務一線做工,開展學軍撰寫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作為一名學生工作者,下面我就一些相關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必要性分析
從高校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面向社會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跳出原有模式,放開眼界,面向社會,拓寬渠道,建立全方位的、開放式的、與社會實際緊密結合的運行機制,才能更好地適應大學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而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一定要緊緊圍繞高校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要求來開展,這是人才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需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這是由高等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決定的;(二)這是由高校的根本任務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改革的主旨決定的;(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符合素質教育的認識規律;(四)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模式分析
*、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大學生了解國情市情民情,增強與工農大眾的感情,培養又紅又專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目前,重慶市委、市政府要在全市大學生中重點開展帶薪實習、種樹、學農、學工、學軍和社會調研等活動,確保每名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不少于4個月的社會實踐。自開展以來,我們采取訪談和問卷的方式,調查了重慶商務職業學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長江師范學院等高校。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各高校都在將自身傳統的社會實踐開展內容和形式與這次政府及社會高度重視、支持下的大學生“六個一”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并進一步探索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有效開展模式,以及思考理論層面的提升。現將已運用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分析概括如下:(一)逐層遞進,社會實踐目標系統化;(二)創新模式,社會實踐活動多樣化。
三、大學生社會實踐問題分析
目前重慶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具體問題研究不夠。大學生社會實踐需要解決的問題比較多,歸納起來,主要包括:社會實踐的內涵;社會實踐理論探究;高校各部門之間的配合;高校與社會各相關單位之間的協調;在社會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落實、指導教師工作量的計算、實踐經費的籌措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難;社會實踐在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素質上有何顯著作用,特別在思想政治素質方面,它的貢獻表現何在,能否建立一個系統化的有效模式;大學生社會實踐其效果如何評估;社會應如何配合,有關方面應做哪些工作;如何通過社會實踐切實有效地深化理論學習;如何豐富和完善社會實踐的形式;如何建立有效的社會實踐場所和基地,使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過程中;如何長遠地解決社會實踐的經費來源和其他必要的物質條件等等。
(二)一些關系處理不夠好。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探索的過程。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必須認真把握和處理好一些關系。比方說,社會對大學生的正面和負面影響的關系。社會環境對人們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面向社會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同樣面臨著社會對大學生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的問題。關鍵是教師要正確引導。任何因為社會消極面的存在而輕視社會實踐、放棄社會實踐的態度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當然,對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負面影響,應當準確預測和認真防范。
四、大學生社會實踐效果分析
經調查,社會實踐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當前重慶市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總體保持著較好的發展趨勢,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一)學生參與熱情較高,自信心較強。一是大學生渴望參與社會實踐,熱情參與度很高;二是普遍相信自己能勝任社會實踐工作。他們認為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特別是洞察能力,還學會了觀察問題、發現問題進而尋求方法的本領,以及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獨立活動能力。許多大學生深有體會地說:“書本得來終覺淺,社會實踐出真知”。
(二)學生認同社會實踐的價值,肯定社會實踐的意義。絕大多數大學生能認識到社會實踐的價值所在,認同社會實踐對社會、高校和學生的價值,肯定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意義,認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有效平臺,既能得到鍛煉又能積累經驗,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在開展的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中,他們在知識結構上主要得到了兩個方面的收獲:一是獲取了關于社會現實生活的豐富的直接經驗,加深了對國情、鄉情的了解。二是在實際運用中消化了已學的知識,加強了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三)學生有明確的目的,普遍傾向與專業相結合。絕大多數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都有明確的目的,或為體驗生活,或為檢驗知識,或為服務社會,或為提高競爭能力;并且普遍傾向與所學專業相結合,增強實踐的專業性和技術含量,他們認為,社會實踐要具備較強的吸引力,就要盡量緊扣專業,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切實有效的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全面提升高校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大學生的認知實踐能力和思想政治素養,這次重慶開展的“六個一”社會實踐活動是對大學生社會實踐和職業技能環節的培訓,是學與思,知與行的有機結合,是重慶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是培養又紅又專接班人的重要教育途徑。
參考文獻:
[1][2]邱偉光,張耀燦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渝發[2010]27號文件《中共重慶市委 重慶市關于做好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通知》
[4]《2010級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匯編》.重慶商務職業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