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主要就是用于農業生產方面的科學技術以及專門針對農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簡單的農產品加工技術。以下是小編搜集并整理的農業科技發展相關論文有關內容,希望在閱讀之余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農業科技發展相關論文一
一、對福建省農業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基于熵權法
本研究中福建省農業農業經濟發展評價指標為定量指標,通常在此情況下,采用比較多的方法為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但是,由于本研究指標年限僅為10年,無法滿足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的數據要求。因此,本研究決定采用熵權法進行福建省農業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
本研究對2000-2009年福建省農業經濟發展的數據通過無量綱處理并對原始數據歸一化之后并通過步驟計算
通過步驟計算得出的結果如表4-1所示:
計算各指標在各樣本上的得分,最得出10個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后即2000-2009年福建農業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值,其結果如表4-2所示
通過熵權法計算得出福建省2000-2009年農業產值、林業產值、牧業產值、漁業產值、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農業經營收入這七個經濟指標的權重分別如表4-1熵權的確定。并且由此計算得出十年期間農業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值分別如表4-2綜合評價值。由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各個年份的比分整體上呈上升趨勢,這說明了2000年至2009年福建省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二、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與農業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度分析
將福建省農業經濟發展的七個指標進行熵權法歸一化后的數據作為母序列,即=(0.0083、0.0030、0.0433、0.0927、0.2288、0.3078、0.3895、0.6128、0.8885、0.9621),經過無量綱化處理之后的農業科學SCI論文數、農業科技專利授權數、農業新品種數量作為子序列,分別為:、、,由此來計算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關聯度。具體步驟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原始數據變換
本研究通過標準化變換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之后,得出結果如表4-6所示:
2、計算母序列與子序列的關聯系數
將標準化處理得到的母序列與子序列進行差值計算,并求絕對值,產生對應差數列表。經數據變換的母序列記為Y'i,子數列記為X'j;Δijk為Y'i和X'j的絕對差,即;Max和Min分別表示Δijk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則母序列與子序列的關聯系數為:
其中,β為標準化系數,取越小值,就越能提高關聯系數間差異的顯著性,β一般情況下可取0.1~0.5,大部分研究關聯度的文章均取值為0.5,因此本研究也取β-0.5。通過此步驟計算母序列與子序列的關聯系數,得出結果分別如表4-7和表4-8所示:
3、計算關聯度
母序列與子序列之間的關聯度以兩比較序列各個時刻的關聯系數之平均值計算,即:
其中,為母序列與子序列的關聯度,n為比較序列的長度(即數據個數)。在本研究中,n=10。通過此步驟計算出最終的關聯系數與排序,得出結果分別如表4-9所示:
4、灰色關聯分析結果
通過灰色關聯度法計算得出,福建省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三個代表性指標(農業科學SCI論文數、農業科技專利授權數、農業新品種數量)的關聯度分別為:63.83%,72.54%,56.24%。其中,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業科技專利授權數為強關聯,與農業科學SCI論文數量和農業新品種數量為中關聯,這證明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之間關聯性較大。
三、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產出的政策建議
1、建立內在激勵機制,加大對農業新品種研發的投入
由關聯度分析得知,福建省農業新品種與福建省農業經濟發展關聯度并不高,應加大新品種研究,提升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從而農業經濟也會有一定的發展。
2、鼓勵農業科技基礎研究,合理分配財政支持科技研究的結構
政府必須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不僅僅是增加SCI論文數量的發表,更要將整個基礎研究的領域充分挖掘出來,合理分配財政支持科技研究的結構,調整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三者的比例,提高基礎研究財政投入的比重,重視科技理論對經濟的指導作用。引導企業、科研機構、高校以及專家注重基礎研究領域,形成一個基礎、應用、開發研究三管齊下多渠道共同促進科技創新能力增長的體系。同時,要吸納社會閑散資金投入于科學技術創新的領域中,為科技理論研究創造一個和諧、良性發展的環境。
3、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機制
政府一方面要繼續鼓勵農業科技專利的申請,適度增加專利的授權,引導高校和科研機構將授權的專利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高校和科研機構成果轉化提供支撐;另一方面政府應該適度增加對高校和科研機構創新成果轉化的資金,并且引導其他社會組織和機構資金設立規范的科研中心,以投入更多資金和專業人才到農業科技成果的研發和轉化中去,為農業科技成果的創新營造一個資金充裕的氛圍,解決成果轉化過程中資金不足的難題(謝克昌,2005)。
4、建立有效的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溝通傳遞機制
首先,著力強化信息服務,在各級鄉鎮配備專業能力強、文化素質高的農技站推廣人員,真正將農業科技創新成果運用到指導農業生產上,促使其轉化為生產力,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其次,應當著手于雙向農業科技傳播機制的構建,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加大對農民的培養和宣傳力度,促使農民更深入的成為農業科技創新主體,拓寬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和領域,從而有效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產出。第三,實行“科技創新成果下鄉”政策,完善的科技創新的網絡服務,在各級鄉鎮的地區建立關于科技創新的數據庫系統和網絡圖書館,對農業生產者開展網上教育(楊蘭偉和閔文江,2009)。
5、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育機制
科技最根本的動力還是在于人才,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科技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根據關聯度的研究結果,雖然農業經濟發展與與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關聯度屬于較強的關聯,但總體的基數較小,說明在理論創新方面還存在欠缺,逐年增加的科技創新成果的產出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人才的缺失是造成創新成果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育機制是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產出的一個必要前提。
農業科技發展相關論文二
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各個地區都在規劃所在區域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以此來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形成產業基礎,開發優勢農業資源、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但是,在規劃和發展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存在著一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園區建造形式
在產業結構上,各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遍及缺少有特征、有競賽實力的產品。大多數園區所展現的項目及種類類似、缺少特征,存在產業相同的傾向。在已建成的園區中,一有些的建造項目重復表象也比較嚴重,如大多園區都建有大面積各類標準大棚和噴滴灌設備。因為園區建造時間不長,自我堆集、自我開展的才能弱,因此園區對周邊農村地區的農業科技轉化、推廣遍及和信息傳達等方面表現的效果有限。
二、運營辦理機制與商場不相符
一是示范園區是由政府一手包辦建立起來,商場化運作機制不健全。
二是園區用行政手法進行辦理,盡管設立了有限責任公司,但政府對園區的干涉較多,園區的領導及有關人員是由政府或農業部門委派,辦理人員的收入與其地點園區的運營情況沒有關系。
三、扶持方針不完善
農業示范園區建造缺少一致的宏觀指導,扶持方針和配套辦法不完善,影響了園區的快速開展。在園區開發方面,多數農業園區盡管制訂了一些鼓舞和扶持辦法,但扶持力度不大,難以表現鼓勵效果,或許難以遵循下去。在科技立異方面,亟需出臺一些扶持優惠方針,對新技術、新種類引入,風險性科技立異項目給予必定的資金扶持。在土地流通方面,因為有些農人對土地流通方針不理解,對租借土地等還有思想顧慮,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的作業不到位,土地流通目前還有很大的艱難,給園區的集約化運營、基地化出產、園區的建造帶來必定程度的影響。
四、缺少強有力的科技支持
一是人才缺少疑問較突出。因為人們的工作觀念的影響,園區農業科技力量需充沛加強。二是農業科研院校正園區開展的推進效果沒有充沛表現出來。農業示范園區在引智入園、引智創業、效果轉化上,還沒有構成有用的機制,缺少有力的辦法,科技對農業園區的支持效果沒有得到很好地表現。
針對以上的問題,現代農業科技示范發展可有以下主要對策:
(一)農業產業與文化旅游結合
當前很多農業旅游剛起步,大部分園區農業旅游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為使規劃區農業旅游順利健康發展,建議:
1.農業旅游要和建設新農村結合起來
規劃區內靠農業單一的種類展開農業旅行是適當艱難的。要在農業旅行全部項目中,聯系新農村建造的各種元素,來推動農業旅游的發展。
2.農業旅游要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目前農業旅游處于初級階段,要整合旅游資源,借鑒聯合旅游的方式,整合現有的旅游資源,形成合力,不斷提升旅游檔次,擴大旅游規模。
3.農業旅游要與傳統的景點旅游結合起來
將規劃區各類傳統旅游的因素巧妙地與農業旅游結合在一起,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4.發展旅游農業衍生產品,不失為發展旅游的一條途徑
規劃區各農業旅游單位要聯合研發旅游衍生品。例如:即摘即食的無公害瓜果、富有特色的農村土特產和水產品。還可以生產一些富有農村特色的工藝品。
(二)規劃區管理組織機制
規劃區產業發展能夠選用多種形式,如市場導向,農戶自主經營;公司+基地+農戶;農工商聯合經營等。能夠選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最佳。活躍搞好招商,培養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在示范園區出資樹立優異農產品生產基地。
園區的建設和運營可以通過招商引資,引入業主或公司來具體操作與施行。政府則給予方針上、資金上的支撐,首要體現在推進基礎設施建造方面。政府投入建基礎設施,企業融資運作運營。
(三)農業產業應體現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
改變生產方式,大力開展低碳生態高效農業。針對以往高投入、高耗費開展形式,改變增長方式,以開展綠色(低碳)食物產業基地建造為主戰略,應在規劃區內建立了綠色生產基地、開發綠色產品。
(四)樹立相關方針支持系統
1.財務、稅收與金融扶持方針。主張示范園區財務建立農業園區開展專項基金、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基金等。金融部門應加大對園區內科技和加工型公司的借款扶持力度,國有商業銀行特別是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應把現代農業園區建造作為信貸支農要點,恰當放寬擔保典當條件,簡化批閱手續,并給予恰當借款利率和時間上的優惠。
2.鼓舞科技人員進入園區創業方針。答應科技人員通過承攬和入股的方法參與園區建造與辦理,政府應每年拿出必定的獎勵資金對技術成果研討、推廣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專家、公司家給予重獎,鼓舞科技人員、辦理人員到現代農業園區建功立業。
3.園區建造用地與土地流通方針。在方針答應范圍內,對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體,少部分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農業園區項目,鼓舞農民以土地入股、出租等方式,以及政府必要的區劃調整等方法,會集土地,成片開發。
4.建立強有利的高校科研產學合作機制
一方面,為了現代科技農業示范園區的規劃建設,應與高校和研究機構組構成的一個強大的科研支撐體系,以加強規劃區內的產學研緊密協作,通過技術改進、技術攻關和試驗研究,不斷提高規劃區內農業園的農業生產與研發水平。
另一方面,政府應積極創造條件,引進專家學者,到當地低碳農業經濟示范圈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示范,為他們施展才華創造良好條件,同時為現代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充實了的科研、培訓、產業孵化等良性循環的園區職能。
農業科技發展相關論文三
近年來,我國在超級稻、轉基因抗蟲棉、矮敗小麥、禽流感疫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科技創新重大成果,農業科技在保障國家糧食和生態安全、支持農民收入穩定增長、防控重大動植物疫病蟲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農業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53.5%,成為驅動現代農業發展的第一要素。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農業科技研發手段應進行從跟蹤模仿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的轉變以及從單項技術研發向生物、工程、信息等多學科技術集成創新的轉變,研究內容應從重點關注生產環節技術向全面關注農業全產業鏈技術轉變。
1 農業科研單位協同創新的概念及模式
“協同”一詞最早由德國理論物理學家赫爾曼?哈肯(Hermann Haken)確立,并定義為一門關于“各類系統的各部分之間互相協作,結果整個系統形成一些微觀個體層次不存在的新結構和特征”的學問”。“協同創新”是指創新資源和要素有效匯聚,通過突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活力而實現深度合作。
協同創新是一項復雜的創新組織方式,其關鍵是形成以大學、企業和研究機構要素,以政府金融機構中介組織創新平臺非營利性組織等為輔助要素的多元主體協同互動的網絡創新模式,通過知識創造主體和技術創新主體間的深入合作和資源整合,產生系統疊加的非線性效用[2]。
農業科研單位協同創新目前主要依賴于政府的引導和機制安排,以產學研協作、高校院所協作及產業鏈協同創新三種組織形式,通過聯合攻關項目、聯合申報重大科技成果、聯合建設科研平臺和科技園區,以及培養人才等方式,促進涉農的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科學定位,合理分工,發揮各自的能力優勢、整合資源,實現各方的優勢互補,加速技術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協作開展產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活動,形成功能上下銜接、工作相互支撐、人才有序流動、信息彼此共享的協同創新運行機制。
2 江蘇省促進科研單位協同創新的機制和成效
原始創新能力的匱乏是導致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的主要原因,制約著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業科技的創新力量自成體系、分散重復、互相排斥,導致很難產生有影響的科技成果。我國農業科技領域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已經不再是某個學科、某個單位、甚至整個行業的封閉發展,而是需要從思想認識和機制體制上突破現有的障礙,真正實現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根本提升。
2012年1月,科技部、教育部和江蘇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推動科教緊密結合支撐江蘇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為江蘇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增添了新的動力。江蘇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展現代農業,為促進協同創新,進一步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產出,江蘇省積極發揮頂層設計和科學引導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1 以專項經費引導協同創新
2009年江蘇政府批準設立了產學研聯合創新專項資金,專項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攻關,開展以應用為導向的原創性和前瞻性技術開發和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研究。當年首批支持前瞻性聯合研究項目58個,截止目前共獲得授權專利158件(其中發明專利81件),軟件著作權30項,結合項目實施在各類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676篇、科學引文索引198篇、工程索引205篇,制定技術標準13項,開發新產品40項、新工藝32項,參與研發的高校和企業科研人員達到900多名。省產學研聯合創新資金前瞻性聯合研究項目,以高校院所與企業合作且企業已有經費投入為項目申報前提,旨在引導高校院所科研人員改變過去P-to-P(論文到論文)的科研思維定勢,圍繞企業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3]。5年來,累計實施和在研項目達666項,省撥經費3億多元,帶動企業、高校及地方配套資金投入研發超過8億元。自2009年實施以來,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日益顯現,項目申報數以每年翻番的速度遞增,2013年申報項目數達到560多項,相比去年增幅接近50%。通過項目引導,極大地調動了高校院所專家教授與企業開展合作研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和自身創新能力提升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2012年起,以推動江蘇現代農業發展為主要目標的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設立了產業體系類項目,旨在加強科技資源整合力度,加快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切實解決制約江蘇特點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產業體系類項目通過頂層設計,針對農業生產應用中的重大關鍵技術開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示范基地聯合攻關,形成可利用,可復制,可推廣的體系模式,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支撐產業發展的創新成果,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成果的集成度、顯示度與影響力,著力打造可以引領和支撐江蘇省現代農業發展的協同創新團隊。目前,已斥資3500萬元,圍繞畜禽(豬)規模生態養殖、農業資源(秸稈)綜合利用、設施蔬菜(番茄、辣椒)、優質多抗廣適性水稻和海涂農業五大領域設立產業技術類項目。
2.2 以條件建設支撐協同創新
江蘇省各級政府加強政策導向,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和配置資源的優勢,積極搭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
(1)產業技術研究院。為促進江蘇省產業集群發展,以自主創新支撐我省轉變產業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經濟轉型,從2010年開始,啟動全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計劃,重點圍繞產業集群創新需求部署建設了一批新型研發機構,主要目的在于圍繞產業聚集區,以產業共性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為重點,以一流創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為依托,建成“國內一流、體制機制創新”的新型創新載體。截至2012年底,江蘇省共啟動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10家,規劃總投資28.04億元,先期投資18.17億元,其中省撥款6000萬元,引導社會投入17.57億元。 (2)企業研究院。為加快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從2006年開始,重點圍繞全省創新需求,啟動全省企業研究院建設計劃,旨在整合優化全省科技資源,加強重點產業領域的布局,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截至2012年底,我省依托龍頭骨干企業共啟動建設企業研究院24家,規劃總投資69.1億元,其中省撥款2.19億元,引導社會投入66.91億元。9家企業研究院已成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家企業研究院成為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覆蓋了江蘇高技術“雙十”產業的16個產業領域。
(3)企業院士工作站。為引進高端智力團隊服務于企業技術創新,開展產業及企業發展戰略咨詢和技術指導,江蘇省設立江蘇省企業院士工作站,致力于圍繞企業發展急需解決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組織院士及其創新團隊與企業研發人員開展聯合攻關;引進院士及其創新團隊的技術成果,在企業共同開展轉化和產業化,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與院士及其創新團隊共建研究生培養基地,聯合培養企業創新人才,推動企業加快發展。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326家企業院士工作站,總投入44.9億元,其中省撥款2.71億元。
(4)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促進我省企業科技創新為目標,加強工程化研發平臺建設,開展工程技術研究、試驗和成套技術服務,開發產業發展中的共性、關鍵技術,持續提供成熟配套的技術、工藝、裝備和產品,促進成果轉化和技術輻射,帶動相關行業的技術提升和科技進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41家,總投入406.77億元,其中國家撥款1.13萬元、省撥款3.25億元、引導社會投入402.39億元。其中,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有25家。
(5)專業技術服務中心。圍繞科技園區、特色產業基地、創新專業鎮、現代農業科技園等產業集聚區和中小企業的需求,找準產業技術創新鏈的關鍵環節,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設計、共性加工、檢驗檢測、試驗驗證、模板制作等技術服務,旨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推進產業提檔升級。 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有省級專業技術服務中心197家,建設總投入34.59億元,其中國家撥款1850萬元、省撥款3.2億元、各類運行補貼810萬元,引導社會投入31.12億元。
(6)公益資源服務中心。按照“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致力于激活存量科技資源、有效控制新增資源,構建布局合理、開放共享、高效運行的公益性研發和資源共享的服務平臺。從2004年開始,我省先后重點建設了大型儀器、工程文獻、農業種質資源、知識產權和實驗動物等16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和19家公益研發服務平臺,建設總投入6.92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投入1550萬元、省撥款1.31億元、政府財政運行補貼4780萬元,引導社會投入5.45億元。其中江蘇省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先后建設16家專業測試服務中心,入網機組448臺/套,年服務總機時達69萬小時,在各自專業領域內為社會民生、群眾關心的 熱點問題、社會公共事業提供技術支撐,獲得較高的社會評價。
(7)轉移轉化服務中心。面向地方產業發展特色和需求,為中小企業提供科技成果對接、綜合信息、創業孵化、投融資等中介服務,搭建地方匯集人才、成果轉化、技術流動的重要平臺。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有省級科技轉移轉化、科技金融等服務中心64家,總投入3.79億元,其中省撥款9297萬元、引導社會投入2.86億元。其中,在蘇北、蘇中各市、縣普遍建立的區域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成為轉移轉化服務平臺建設的一項重要特色,已逐步成為地方匯集人才、成果轉化、技術流動等信息和地方科技工作的重要平臺,科技融資服務平臺的投融資業務也在逐步做大做強。
通過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累計吸引兩院院士334名,院士團隊2600多人,2012年,培養博士生323名、碩士生1044名;引進“*”12名,91人獲省“雙創人才”;企業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保持全國第一;2012年科技創新平臺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31項,獲國家撥款5.6億元,分別占全省的59.6%、60.2%;承擔973計劃項目10項,占比52.6%;承擔江蘇重大成果轉化資金項目78個,占比67.8%;承擔重大招標項目4項,占比20%;;開發新產品953個、新工藝561項、新技術639項;申報專利2182項、授權專利1131項;制定標準194項;2012年主持或參與科技進步獎占據我省科技獎勵半壁江山。
2.3 以科技園區帶動協同創新
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園區及相關產業聚集區建設也是推進江蘇省產學研合作深入的有效方式之一。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堅持“一區一戰略產業、一縣一主導產業”的創新發展格局,集聚優質科教資源,推動產學研共建載體和創新服務機構建設,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的能力。江蘇省各級政府積極對人園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強化政策支持、保障項目用地、給予稅收扶持、創新創優服務等措施,引導相關研發機構及企業向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集聚,形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平臺,通過相關政策的支持和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良好公共服務來推進產學研合作。
2010年以來,江蘇以創建一流創新型園區為重點,構筑全省創新高地,加快推進創新型園區建設,重點規劃建設6個國家創新型園區和10個省級創新核心區,推進創新型園區的新發展。2010年江蘇國家高新區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居全國前列,國家高新區總收入占全國56個高新區的25%,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高新區的30%,出口創匯占全國高新區的40%。從產業布局來看,江蘇已形成了與全省生產力格局相適應的滬寧線、沿江、沿海梯次推進的科技園區產業布局[4]。江蘇科技園區聚集了全省50%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世界500強的密集度已大大超過了除北京、上海之外的大部分省區,已形成了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的產業發展態勢。截至2010年底,全省科技園區形成3萬家企業群體,從業人員70萬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員有1萬名,研究生以上學歷有2.5萬人,大學學歷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40%,共吸引留學歸國人員1萬人,其中約有2/3的海外歸國人員都選擇落在科技園區創新創業,營業總收入突破了2萬億元。收入在億元以上的企業已經達到了350家,占到科技園區內企業總量的10%。 3 省級農業科研單位開展協同創新的有效途徑
省級農業科研單位作為地方農業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和農業科技創新的關鍵中上游單位,擔負著全省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推廣的重任。協同創新,科企聯合和產學研合作對于省級農業科研單位的事業發展尤為重要。如何更好地聯系農業技術的上下游單位成為省級農業科研單位面臨的重要課題。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以平臺建設為抓手,形成研究所-工程中心-企業的協同創新體,對全省農業科技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例如,在江蘇省農業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優質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江蘇省農作物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平臺基礎上打造的,由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所和江蘇明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組成的協同創新體,在全省農作物優良種質培育和產業化推廣工作中占據主導地位,“十二五”以來,承擔國家級項目30余項,主持部省級項目70余項,審定農作物新品種品種19個,獲國家和部省級成果獎9項;明天種業依托研究所的科研力量,迅速發展成為“中國種業骨干企業”、“中國種業50強企業”、“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江蘇省農業科技型企業”。是“江蘇省主要農作物種子技術創新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以“明天”、“江蔬”等品牌為依托,經營水稻、小麥、玉米、油菜、棉花、蔬菜等20余類作物200多個品種。在全國范圍內的生態適應區域建立了制(繁)種基地20余萬畝,配備各類設施,設備條件齊全的倉儲、加工、檢驗、包裝、物流中心及分中心。產品銷售區域遍及全國,設立區域代理、直銷點及配貨中心近1000個,形成了穩定、有序、快捷的營銷體系、強大的品牌和品種推廣能力。同時致力于國際市場開拓,開展種子出口業務,產品銷往1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在國家獸用生物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一國家級平臺基礎上打造的,由院獸醫研究所和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成的協同創新體,在畜禽重大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研究領域形成了研發-中試-推廣的完整產業鏈,在全國生物獸藥領域占據一定的話語權,十一五以來,獲得國家新獸藥證書6項,獲科技成果獎6項,承擔各類國家、部省級科研項目200余項;通過與科研單位的緊密聯合,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其雄厚的研發力量,成為農業部指定生產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疫苗的企業。
實踐表明,省級農業科研單位應充分利用現有平臺資源,創新驅動戰略,結合地方特點和學科優勢進行頂層設計,促進產學研合作和科企對話交流,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結合技術創新體,協同創新,不斷推動現代農業科技發展。
農業科技發展相關論文四
湖南是農業大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省會長沙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耕地不斷減少,市區人口不斷增加,導致農業消費品需求不斷增長,糧食穩步增產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壓力不斷增大,其農業面臨著如何增加有限耕地產出以滿足城市日益增長之需求的重大問題。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確保農產品總量、質量的有效供給,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長沙市農業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業科技是貫穿現代農業建設全過程的重要支撐和保障[1],在現有制度安排和資源條件下,長沙市農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科技的發展。對長沙市農業科技發展進行研究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1長沙農業科技發展現狀
1.1農業科技轉型發展快
近年來,長沙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種植業結構調整。資料顯示,2013年長沙市農作物種植面積發展到1007.4萬畝,比上年增加22.4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556.7萬畝,實現糧食產量244萬噸;優質稻種植比例達到80.5%;蔬菜種植251.4萬畝,蔬菜產量536萬噸;糧蔬種植比例由2.4:1調整到2.2:1。設施農業面積27.2萬畝,比上年增長5.8%。二是農產品加工鏈延伸。2013年,長沙年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322家,較上年增加17家;這些企業加工大米125萬噸,乳制品18萬噸,鮮、冷藏肉17萬噸,卷煙1862億支;加工大米占長沙糧食總產量的36%;肉類加工率達肉豬產量的30%,大米、豬肉、煙品、綠茶等產品均在全國形成了較大市場影響力。
1.2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大
一是項目投入力度大。2013年是長沙市重大現代農業科技項目推進年,從2013年起,市政府設立現代科技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長沙市重點鋪排了115個重大現代農業科技項目,總投資達626.74億元,全年累計完成投資91億元,加快建設了現代生態漁業示范園、湖南湘臺現代農業科技園、喬口漁都、格塘萬畝蔬菜示范片、廣聯生豬等一大批過億元農業科技重大項目。
二是產業化發展態勢好。農業主導產業產銷形勢發展良好,長沙市圍繞糧食、油料、肉類、畜禽水產、茶葉、果蔬加工等六大主導產業集群,強化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支持,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潛力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目前長沙市國家級龍頭企業7家、省級龍頭企業48家、市級龍頭企業285家,涌現了一批如湖南糧食集團、加加醬油、旺旺食品、絕味食品等大型農業企業。金霞糧食集團、亮之星米業、萬家春米業、盛湘集團的糧食基地面積不斷增加。全年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43億元,同比增加23.4%。
1.3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新
一是創新培育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組織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創新培育工程,大力培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現代農莊,長沙市農民合作社達到4962家,比上年增加923家,入社農戶達22.81萬戶,家庭農場達到112家,發展現代農莊351家,農業機械化水平在全省居于前列,長沙市機耕率達到99.2%,機收率91.5%。
二是精心打造“三農”投融資平臺。組建了長沙市農業擔保公司,2013年內實現農業項目擔保籌資額5億元,進一步發揮融資擔保的放大作用,聚集、撬動了更多的社會金融資本投入到農業產業化領域。組建長沙市休閑農業互助基金合作社,構建了由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科研院校專家以及金融機構組成的休閑農業服務體系,為休閑農業企業搭建了融資貸款平臺。
三是積極開展科技服務。2013年長沙市共確定水稻主推品種80個,并編印了相應配套栽培技術手冊發放到各縣(市)區。加強春季科技培訓,長沙市共組織育秧員和農機維修手培訓9100多人次,組織送科技下鄉活動5次,將各類急需農資、實用技術手冊和宣傳資料直接送到農戶手中。做好了信息服務,及時向農戶提供當前農產品市場供求、品種和技術信息,指導農戶科學生產、規避風險。
1.4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穩步提升
近年來,長沙市堅持把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科技創新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著力點,特別是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把“在加快轉型創新發展中走在前列”作為長沙市“六個走在前列”大競賽活動重要內容之一,為長沙農業科技進步注入了強大活力。長沙市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取得長足進步,農業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呈穩步提升態勢。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認為,農業科技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源泉,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2]。衡量農業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通常采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來反映[3]。廣義上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是指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它反映在經濟增長中資本、勞動和農業科技三大要素作用的相對關系,其基本含義是扣除了資本和勞動后農業科技等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4]。對于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目前通常采用的是C - D生產函數法。根據C - D生產函數法計算得出2013年長沙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2.4%,比2010年提升4個百分點,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7.3%,比2010年提升1.7個百分點,勞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3%,比2010年下降5.6個百分點。長沙經濟向著轉型創新發展方向邁進。
2長沙農業科技創新的主要特點
2.1研發經費支出(R&D)快速增長
2011-2013年長沙市共投入研發經費(R&D)400.29億元,年均增長19.1%。其中,企業共投入研發經費(R&D)298.20億元,年均增長24.3%,科研院所共投入研發經費(R&D)44.35億元,年均增長7.4%,高等院校共投入研發經費(R&D)54.50億元,年均增長5.0%,其他科研機構共投入3.23億元,年均增長6.3%。2013年長沙市研發經費(R&D)占GDP比重達2.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2個百分點,比 2010年提升0.15個百分點。
2.2農業科技隊伍規模不斷擴大
2013年末,長沙市從事農業科技活動的企業達600家,比2010年增加473家,年均增加157.7家。長沙市擁有從事農業科技活動人員12.04萬人,其中從事R&D活動從業人員達7.76萬人,占全部從事農業科技活動人員的比重達64.4%,比2010年提升5.4個百分點。
2.3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不斷延伸
2013年末長沙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達925家,比2010年年增加384家,年均增加128家,長沙市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得到不斷延伸,涉及國民經濟172個行業小類,新增37個行業。
隨著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不斷延伸,長沙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也實現大的跨越。2013年長沙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5000億元,達5140.4億元,2011-2013年年均增速達31.0%,高于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速13.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1499.24億元大關,年均增速為24.4%,高于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4.8個百分點。
2.4農業科技成果成效明顯
2011-2013年長沙市農業科技活動產出成效明顯,累計專利申請量4.41萬件,年均申請量為1.47萬件;累計專利授權量2.74萬件,年均授權量為0.91萬件;累計取得省部級以上農業科技成果1268項,年均422項;累計簽訂技術合同8989項,年均簽訂2996項;累計成交金額76.65億元,年均成交25.55億元。
3 長沙市農業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
3.1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整體素質有待提升。目前長沙市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以中小型企業居多,2000萬元以下的加工企業1477家,占農產品加工企業數的79.8%。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僅59家,除開兩大農產品市場,銷售收入最高的企業也未過50億元,相比蒙牛的七年過百億、雙匯十幾年過百億,發展較慢。
(二)利益分配與聯接機制不健全。由于長沙市農業生產經營單位仍以小規模為主,其原材料需求完全可以通過市場臨時滿足,因此其對農戶的帶動模式以采用“公司 + 農戶”的組織形式為主,農戶生產初級產品,公司加工銷售,最終在市場交易中實現價值增值,公司分配到大部分利益,只有很少部分留給農戶,這種分配存在很大的不公平。即使簽訂合同,面對市場價格的波動,雙方都可能撕毀合同以追求最大利益,合同的履行率很低。 “龍頭企業+基地+中介組織+農戶”的產業化組織模式,還未成為當前發展的主流。
(三)經營人員職業化程度低。目前長沙市大多數農業企業和合作社是由農民自發創辦并逐步發展起來的,存在經營主體整體文化程度、綜合素質普遍不高的硬缺陷,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應變能力還顯不足,尤其是部分帶頭人和管理人員在組織管理、協調指導、市場開拓、對外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比較低,資金原始積累少,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突破規模瓶頸的困難很大,直接導致目前長沙市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眾多,但龍頭企業數量不多的局面。
(四)農民由傳統向新型轉變進程緩慢。農戶和農民作為農業產業化的主體,在由被動的適應轉變到主動經營的過程中,思想上、觀念上和組織形式、生活方式還存在不少不足:一是由于文化程度的局限,自給自足的小生產意識仍沒有徹底根除,市場經濟的先進觀念和大農業、現代化大生產的概念難以在短時間內確立;二是在經營形式上缺乏規模作業和專業化分工協作,沒有組織的單體經濟元素,很難在大市場中立足;三是生活方式不能適應快節奏的市場經濟和工業化進程。年輕人在外務工,年紀較大的才在家務農的情況在長沙市普遍存在,很多地方的農戶和農民在一年一季忙耕忙收之后,便有半年賦閑,但很少有人去搞其他方面的經營、學習文化和農業科學技術。
3.2長沙農業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在各項鼓勵自主創新政策深入實施和科研項目大力開展的背景下,長沙市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有一定幅度提升,但仍存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R&D占比不高,企業創新意識不強等問題。
(一)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離“十二五”規劃目標差距大。雖然近年來,長沙市農業科技事業取得了積極的進展,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超過50%,但與先進城市水平和規劃目標仍有一定差距。一是與國際先進城市80%的標準差距比較大;二是與長沙市“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0%以上,還相差7.6個百分點,而近年來長沙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年均提升僅為1.3個百分點,因此要在2014-2015年兩年內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7.6%個百分點難度非常大。
(二)R&D占GDP比重與“十二五”規劃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有一定差距。近年來,在各項鼓勵自主創新政策深入實施和科研項目大力開展的背景下,長沙科研投入力度不斷加大,R&D經費支出逐年增加,但R&D支出占GDP比重難以實現大的提升,一直維持在2.0%左右,2013年長沙市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為2.15%,距離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值2.5%和“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仍有0.35個百分點的差距,完成2.5%的目標難度比較大。
(三)企業自主創新意識有待提高。當前,長沙市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不強,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的動力不足,缺乏長遠機制。不少企業名為高農業科技產業,卻沒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僅僅是高新技術產業鏈上的代工廠。2013年長沙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未開展R&D活動企業的比重達82.5%,未設立科研機構的企業的比重達89.6%,未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的企業的比重達85.2%。
4 小結
近年來長沙市農業科技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也不能忽視其存在的問題。要能夠保證長沙市農業科技發展的活力,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農業科研水平,多出創新性成果;健全以鄉、鎮為重點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增加農業技術轉化與推廣的資金投入;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和廣大農民的科技素質;發展和引導農業技術市場,規范成果轉化和推廣市場行為;加大農業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執法力度。
農業科技發展相關論文五
我國是農業大國,歷來重視農業發展問題,3月5日,李克強總理代表新一屆中央政府報告一年以來政府工作時指出:“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糧食產量超過1.2萬億斤,實現‘十連增’”。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的形勢確實很好。但是,越是形勢好的時候可能就越容易出現麻痹松懈,連年增產增收之下可能就要出現減產的拐點!特別是近年來不斷暴露出的農村農業的許多深層次問題,都在提醒我們:現階段國內外經濟形勢更為復雜嚴峻,長期穩定保障我國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任務艱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還需繼續提高,現代化農業建設十分重要與緊迫。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名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深入分析了我國當前農業科技發展、建設現代農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突出表現在創新成果供給、農技推廣服務、農業人才總量三方面存在不足;201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對過去十年我國的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總結,突出強調圍繞現代農業建設,重點強調農業經營體系創新與農村綜合改革,順承了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部署;的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出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繼續在“農業改革創新”上提出新要求,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連續三年中央一號文件重點進行關于“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部署,就是要力求保持國內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良好的發展勢頭。本文將重點分析現階段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現實情況,提出問題,探索對策。
一、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問題
1.農業科技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但農業科研投入較發達國家差距巨大
當前,我國農業科技技術整體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農業科技技術特別是前沿和關鍵技術,如轉基因、新品種選育等,整體水平上與國際同步,有些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發展中國家中居領先地位。與這些成就不相匹配的是,我國政府對農業科研投資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即農業投資強度嚴重不足。到20世紀末,農業投資強度大致維持在0.2%,不到同期發達國家平均數的十分之一;到2005年末統計,僅提高到了大約0.56%;2010年末統計至今,仍未突破1%(聯合國建議的發展中國家應確保的水平)。這跟發達國家平均3%以上相比,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經費歸不同部門掌握,條塊分割,配置不合理,難以集成使用,實際情況中時常拖欠,不能按時到位。
2.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不斷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但轉化率低、推廣不到位
我國現階段許多農業科技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果轉化效率已有大幅提高,農業資源節約利用技術體系創新發展,規范化、標準化和無公害技術普遍應用,農業生物災害防控能力大大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高,設施農業推廣、加工技術創新顯著提升……但是,我們仍需清醒的認識到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還較漫長,我們現階段的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長期在50%以下,而發達國家的轉化率有點高達80%,差距顯著。
3.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顯著提升,但農業科技資源配置不夠均衡,農科教、產學研合作不緊密
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建國初期的20%不斷提升,雖有波動,但到“十一五”末已達到52%,近年來持續保持在50%以上。但是農業科技資源配置不夠均衡現象明顯,很多時候,創新要素難以向優勢農產品產區聚集,科技資源在農業生產的前、中、后期的配置也極不平衡。數據表明,大約75%的經費用在了技術研究上。多行政層級領導又很大程度的削弱經費使用效果。此外,眾多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農村科技發展投入不足、資源缺乏、技術落后!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農科教、產學研合作不夠緊密,呈現低效率,相關科研存在學術導向,而農業發展需要的是產品導,這對矛盾依然存在。
4.農業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但科研、生產脫節,企業尚未發揮主體作用
在農業科技投入方式上,眾多投、融資渠道已經逐步形成,市場機制也初步在農業科技資源配置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農業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相關推廣機制日益完善,成果轉化效率持續、大幅提升,新型的農業科技體系正逐步形成。這些都是農業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重要成果。但是,存在農業科技與生產脫節嚴重等突出問題,企業自掏腰包投入農業科研經費、搞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低,并未成為科技創新主體。目前,以國內種業企業為例,絕大部分的研發投入只占銷售額的1%,這種投入下的創新作用也就極其有限了。
二、解決相關問題的對策探索
1.深化創新體制改革,加強推廣平臺建設
國家層面的農業科技創新系統制度建設是關鍵。當前,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度,農業生產設施化、向機械化轉變,主要農產品供給早已克服了短缺情況,而急需長期的結構性調控。這種新形勢下,最急需的是農業的科技創新制度的深化改革,有針對性、有效的對過往的制度障礙進行徹底破除,迅速有效的建立起新型的體制及運行機制,特別是完善投資體制,尊重市場需求,吸投資主體,形成以市場需求、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多元投資主體,這樣才能有效調動企業和科研人員、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與此同時,要大力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提高成果轉化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已經逐步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但卻缺乏穩定高效的成果轉化平臺支撐。應大力引導科研部門和高校,依托政府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部門,共同組建推廣平臺,形成新的推廣體系,必將大大提高創新成果的轉化效率。
2.加強創新人才培養,完善創新平臺建設
培養和聚集高素質的農業科技人才是實現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根本動力。各級政府要加強對科研領軍人物及其創新團隊的培植、扶持,鼓勵他們進行科研攻關。同時大力挖掘農村人才,進行分級和分層培養。培養農民專家可以采用舉辦培訓班、外出參觀學習,對于項目負責人和骨干技術力量要有針對性的展開培訓,加強與各高校以及科研部門的合作。不斷創造性的構建和完善以各大專院校、科研部門為主體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發揮各大高校和科研部門的優勢作用,加大對他們的扶植力度。從實際出發,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科技發展水平與大部分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們應該在堅持以往的自主創新基礎上,鼓勵農業高新技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這種交流與國內實際相結合,非常有利于培養有技術、懂管理、會經營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3.探索技術市場建設,培育技術創新主體
農業科技創新模式的市場建設必須要尊重市場本身的規律,技術在市場中一定是起到資源配置作用的,這是基礎。同時應該努力讓市場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應有的激勵作用。現有農業技術市場明顯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出臺政策,深入引導金融機構積極介入,健全農業技術市場的交易機制和價格機制,降低或分散交易過程中的風險,構建通暢的技術信息交流平臺。農業部已經在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些都是市場建設的重要利好。建立起一個雙向交流、具有反饋功能、有法制精神的現代技術市場,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培育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創新主體的培育經過多年的有益探索,已經形成了比較統一的共識:以創新科技支撐的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技術農戶,逐步實現產業化經營。農業科技龍頭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具有先天條件:首先,這類企業普遍資金雄厚,既是農業高新技術的創新主體,也是需求主體;其次,這類企業輻射面強,企業下有基地,基地下有科技農戶,技術轉移有效快捷;第三,這類企業經營上多元化和一體化,農業生產的前中后三期管理銜接緊密,容易成為樣板性的示范基地,已經在不少地區取得了成功。
三、總結
經過三十多年來的改革與發展,我國農業科技取得了顯著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入世界農業科技大國行列。近十年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三農”,凸顯了國家對農業現代化建設重要性與緊迫性的清醒認識。我們必須不斷總結現狀,發現問題,在新的發展時期,結合國內發展實際,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圍繞農業現代化發展目標,通過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水平,真正讓我國由農業大國變成農業強國。
農業科技發展相關論文六
八十年代以來,吉林省農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以全國1/25的耕地,為全國提供1/10的商品糧,1/5的專儲糧和1/2的玉米出口量,糧食生產10年跨躍了3個臺階。吉林省的農業之所以能夠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其決定因素是堅持不懈地以科技成果轉化為動力,大力推動農業和農村的科技進步。
1、切實加強基礎建設疏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基礎建設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建立農技推廣組織機構,形成以省為主渠道,以市為重點,以鄉為骨干,以村為基礎,以民間科技組織為補充的農技推廣網絡和以農業站、畜牧站、園藝特產站、農機站、林業站、經營站、水利站等為主體的橫向網絡的門類廣、功能全、多層次、多成分的上下貫通、縱橫交錯、左右聯系的農技推廣組織體系,全省已擁有縣級推廣站64個,實現了縣縣有站;鄉級站919個,占全部鄉鎮的99.5%。二是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搞好農業成果推廣的全程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轉化的有效性,促進科技成果向規模化、產業化方面發展。例如,為了轉化肉食雞高產綜合配套技術這項科技成果,在養雞的重點鄉成立了科技服務公司,對養雞行業進行全過程服務,做到"七統一到戶",即統一貸款到戶、統一送雛到戶、統一送料到戶、統一培訓到戶、統一防疫到戶、統一回收到戶、統一結算到戶。三是抓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建設、舉辦科技成果展示會、召開成果轉化交流會、大力宣傳科技成果等四個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盡快送到農民那里。四是從3個渠道促進科技人員與農民的結合。其一以農業科技人員建立農業專業研究會和農民技術協會;其二采取"四包一掛"的形式,即包技術、包產量、包效益、包賠嘗實行責權利掛鉤;其三以省內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為骨干組成的科技服務小分隊,在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到農村去搞技術講座,現場傳播技術知識。
2、積極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的輻射源在農業科技示范工作中,重點抓"三區"建設:
一是高效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993年,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在東部山區、西部農牧區、中部產糧區和城市郊區以鄉、鎮為單位建立了11個有代表性的高效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通過完善組織機構,實事求是地制定切實可行的園區建設發展規劃和與之相配套的優惠政策,積極組織對園區的科技培訓,大力轉化推廣先進成熟的科技成果,強化組織、協調、指導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長和發展起來,效果非常明顯。幾年來,11個園區共轉化推廣了67項科技成果,培訓農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為止,重點建設了10個星火技術密集區。這些星火技術密集區已成為科技成果推廣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為全國最大產糧縣之一的梨樹縣,自建立星火技術密集區以來,連續幾年實施了以轉化推廣玉米豐產、耐密型玉米高產、工業應用的良種玉米栽培、米麥間作及長白雜交瘦肉型新豬種、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養豬等農業科技成果的星火計劃項目,產生了巨大的示范效應。三是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范區。全省建立了15個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范區。在示范區的總體布局上,確定了四大生態區、7種區域類型模式和18個技術體系與技術經濟體系,經過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區內農民純收入比輻射圈內的農民同期年平均增長60%;示范區內糧食每年每公頃增長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頃增產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3、精心進行技術組裝,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綜合效益技術組裝重點是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圍繞糧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豬)、水產(中小水面)、優勢特產資源和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進行攻關,使其形成規模效益的項目,并與全省大農業工程配套,與國家計劃項目配套。例如,在農作物新品種方面,圍繞玉米、水稻、大豆三大優勢作物,產前、產中、產后的一些關鍵技術(如耕作方法、病蟲害防治)開展系列攻關,取得像玉米早熟豐產綜合技術、玉米抗旱保苗技術、玉米大面積機械化綜合高產技術、赤眼蜂、黑光燈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盤育、水稻育苗床土調酸綜合技術、鹽堿地種稻技術和大豆綜合豐產技術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與生產條件相適應的耕作栽培及病蟲害防治的配套技術。二是合理組裝,全力組織推廣。把各單項技術組裝起來,有組織、有計劃地加以大力推廣。從1990年開始,把65項組裝配套技術列入省重點科技推廣計劃,選擇基地為推廣計劃項目承擔單位,計劃采取滾動式,每年進行一次調整和補充。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省良種普及率達到97%,推廣面積超過7萬公頃的農作物新品種近20個。鹽堿地種稻以稻治澇、以稻治堿和旱改水配套技術的推廣,使全省水田面積迅速擴大,由20萬公頃增加到66萬公頃,增產稻谷45億公斤。創造出"吉林大米"名牌產品,不僅解決了本省人民吃細糧的問題,還內銷到關內各省。
4、經常開展農技培訓,優化科技成果轉化的受體和載體農技培訓,主要圍繞五個方面展開。
一是加強農技培訓中心建設,全省已建立省級農業技術培訓中心1個,市級農業技術培訓中心1個,縣級培訓中心29個。這些培訓中心已成為培訓農民學習農業科技和文化知識的大學校,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通過農技培訓中心培訓的農村干部和群眾達360多萬人(次)。二是開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師團活動,分別在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利用農閑時間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組織起來,組成科技致富大王講師團到各地進行科技致富宣傳,使農民在親身體驗、現身說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廣綠色證書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獲得了"綠色證書",有6萬人取得了農民技術員職稱。這些農民已經成為全省農業生產的技術骨干,成為轉化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新技術、培育和選用良種、防治病蟲害及技術咨詢的帶頭人,相當一部分綠色證書獲得者被聘為科技副鄉長。四是實行農民職業規范化教育。以農村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廣播學校、實行(3+1)體制的普通中學和各類技術培訓中心為陣地,對農民進行較系統的培訓,使農民職業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五是結合實施星火計劃培訓人才。優先考慮星火計劃的實施,按計劃要求的內容進行專題講座。先后圍繞玉米、人參等十大星火系列開發計劃編寫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錄象帶。
5、有效行使政府職能,加大科技成果轉化行政支撐的力度
5.1 強化決策系統的科技意識為了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有所作為,省委、政府堅持把這項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努力強化決策系統的科技總識。一是成立了吉林省科技與經濟結合領導小組。二是建立了市(州)領導班子科技進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積極選派科技副職。
5.2 制定優惠政策為了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科研、推廣單位投身于農村科技事業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近幾年先后制定印發了《吉林政府關于進一步放活科技單位科研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的補充規定》、《關于推進我省農村科技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關于深化科研部門撥款制度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關于發送"吉林省科委科技成果推廣獎勵辦法"的通知》、《關于穩定吉林省農業科技隊伍促進科技進步若干意見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5.3 增加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吉林省在增加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的投入上,一方面通過立法,增加投入,要求各級財政每年按一定的比例安排科技成果轉化經費。另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每年還撥出科教興農專項活動經費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廣專項活動經費,專項用于資助科教興農成果轉化推廣活動。此外,全省各級政府每年還拿出350多萬元的獎勵資金,專項用于獎勵在科技興農活動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