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老家參加了新農合(農村醫療保險),每月繳納百來塊錢,生病后醫療費可報銷一半以上。”湖北仙桃農民王宇說,到武漢打工后,在武漢看病,新農合不僅報銷比例沒有老家高,開的一些藥還報不了。
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許多農民工遇到這種情況。
現在,這一狀況正在得到改變。
年初,國務院印發文件,決定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和基金管理的“六統一”。
國務院還明確了出臺相關政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出各省(區、市)需在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工作做出規劃和部署,各統籌地區需在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地實現城鄉醫保統一管理。
觀察人士指出,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將有利于按照統一的政策參保繳費、享受待遇以及醫保轉移接續,讓城鄉居民能更加公平地享有基本醫療保障權益。
對于我國城鄉醫保制度主要包括由人社部門管理的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以及由衛生計生部門管理的新農合,河北、湖北等地按照“先歸口,后整合”的路徑,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
湖北省規定,此前由衛生計生部門承擔的新農合管理職能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承擔的城鎮居民醫保管理職能,以后統一由人社部門承擔。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一大難點,主管部門的確定將有利于后續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等方面的統一管理。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向運華教授認為,城鄉醫保制度整合后,不少地區新農合用藥目錄得到擴容,民眾將享受到真正的實惠。
從已整合地方的探索情況看,醫療保險城鄉統籌取得了積極成效,城鄉居民不再受城鄉身份的限制,醫保管理服務實現一體化,城鄉居民待遇普遍提高。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認為,由于部分地區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差距較大,可以采取差別繳費的辦法逐步過渡。因此,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后,在繳費和報銷政策上,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將有所不同。
根據湖北省整合工作方案,整合后的城鄉居民醫保實際人均籌資和個人繳費不得低于現有水平。內蒙古規定,實行“一制兩檔”的地區,居民可以根據自身實際來選擇不同檔次的醫保,有條件的地區可以一步到位,實現城鄉居民繳費和待遇水平統一。
專家指出,與養老保險基金類似,在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醫保基金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支付壓力。
向運華說,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后,就有可能實現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基金之間的統籌使用,這對防范某一項或某一地的基金透支,確保基金的財務安全將產生積極作用。
“通過整合醫保基金、統一定點管理,參保居民可以享受到城鄉一體化的經辦服務,城鄉居民醫保關系轉移接續也會更方便。”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醫保局局長戴偉說,“同時,居民重復參保、財政重復補貼、經辦機構和信息系統重復建設等問題也將得到解決。”
但有人士擔憂,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后,會加劇就醫人員向大城市、大醫院集中。
對此,有專家指出,為了讓老百姓更好享受基本醫療這一公共服務,建立完善、高效的分級診療模式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