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采訪以及調查搜集的54份知青個人數據情況來分析,在退休之后,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仍然有兩人,1001元至2000元的有4人,2001元至3000元的有11人,3001元至4000元的有19人,4001元至5000元的有1人,5001元至7000元的有1人,7001元至8000元的有6人,8001元以上的有4人。
從這一退休后的收入情況可以看出,低收入者仍然存在,但是是少數,而最大部分人的收入區間在2001元至4000元之間,共計有30人,占總調查人數的56%。其中,8000元以上的收入群體中,還包括了下海自己創辦企業的知青,這部分知青屬于富裕階層,并不依靠退休金來生活。
國家給上山下鄉時的下鄉知青漲工資對老知青來說是莫大的福音。
評論:國家應該給上山下鄉的下鄉知青漲工資
幾天前和幾個知青伙伴在一起小聚,有人說國家要給上山下鄉知青漲工資啦,凡是上山下鄉的老知青每人漲100元!
我沒有見到官方的消息,不敢相信國家要給下鄉知青漲工資是真的;但我從內心覺得在國家財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當年這些飽經磨難和坎坷的“老知青們”發點兒政策性補貼還是理所應當的。1968年,全國的大中專院校掀起了聲勢浩大的“上山下鄉”浪潮;短短幾個月里,數以百萬計的知青背起簡單的行囊,走上了“接受再教育”的道路,開始了“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蹉跎生活。
整整四十年過去了,當年躊躇滿志、風華正茂的青年,已經成為步履蹣跚、發須銀白的花甲老人。四十年來,關于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是非功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始終爭論不休。但不論是“戰備”的需要,還是“就業”的需要;不論是“反帝反修”的需要,還是“建設新農村”的需要,知青上山下鄉都是國家的需要,都是國家意志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具體體現。而數百萬知青也就成了國家需要和國家意志的踐行者。很難設想,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成千上萬準備放飛青春夢想的有志青年,會到閉塞、貧窮、落后甚至是愚昧的“廣闊天地”里“接受再教育”去嗎?如果不去“上山下鄉”,這些“天之驕子”中很可能涌現出眾多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然而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廣大青年的命運只能無條件地服從國家的意志。盡管廣大知識青年在“廣闊天地”里“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奉獻出寶貴的青春年華,但并沒有改變農村貧窮落后的面貌;相反造成了我國各種科技人才和技術人才的嚴重匱乏和斷層,使我國的科技發展又落后了幾十年!本來可以去摘取“哥德巴赫猜想”桂冠的雙手,卻去揮鎬舞鋤,這不僅是知青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國家的悲哀!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知青”經歷了太多的坎坷和磨難,付出了沉重的青春代價,這種磨難和代價完全是以服從國家意志為前提的;從這點意義上來說,“知青”既是悲哀的一代,又是可敬的一代。他們為多難的民族承擔了更多的磨難,他們為憂患的國家分了憂。“知青”們的生活是清貧的,即使是在今天,仍有相當一部分的“知青”仍為子女高昂的學費發愁,仍為家中的柴米油鹽奔波,盡管他們已是年逾花甲或年近花甲的人們。
今天,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推行著特殊的賠償或補償制度;即為那些在國家特殊條件下為國家承擔過責任和義務并造成貧困的和損失的群體給予適當的賠償或補償。“知青”做為我國那個動亂年代的特殊群體,曾為解決我國當時的諸多的矛盾做出了重大犧牲,當國家有了經濟實力的時候,難道不應該得到一些補償嗎?聽說國家要給下鄉知青漲工資我的心里激動萬分。
目前,江蘇省提標文件已經下發,江蘇省各地人社部門將積極籌措安排資金,抓緊完成提標發放和差額補發工作。
據了解,人社部于2015年1月15日發布消息,將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55元提至70元,提高待遇從去年7月1日算起。這是我國首次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據悉,截至去年底,江蘇全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359萬人,參保率為99.85%,領取待遇人數987.96萬人。60歲以上老人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90元。提標后,江蘇全省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比國家公布的70元最低標準要高出35元。
另外,3月30日江蘇省人社廳公布了江蘇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全省580萬名企業退休人員將從今年1月1日起增加基本養老金,人均養老金上調總水平仍為10%。最近有不少退休人員咨詢,15日是發退休金的日子,增加的部分能到賬嗎?據悉,江蘇省方案出臺后,各地將嚴格落實,比如南京目前正在調試系統,力爭在4月底前補發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