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劃分
(一)東學區:東至衛生潔具廠東側規劃道路,西至皖贛鐵路,南至南外環為邊界,北至昌江大道延伸段。
(二)西學區:東至沿河西路,西至紫金巖路、西山路和興園路,南至昌江河韭菜園北岸、呂蒙段西北岸,北至昌江大道延伸段。
(三)南學區:東至皖贛鐵路,西至沿河東路,南至南外環為邊界,北至珠山路。
(四)北學區:東至皖贛鐵路,西至昌江河東岸,南至珠山路,北至青塘村。
(五)其他學區:除東學區、西學區、南學區和北學區以外的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其他地區。
三、重點規劃區范圍中小學概況
(一)小學(包括完全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小學部分、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小學部分和民辦小學)現狀概況
重點規劃區范圍內共有小學55所,在校生31460人,校均572人。其中,公辦小學41所,在校生27535人,校均672人,班級數為484個,平均班額57人/班(詳見附表2-1“景德鎮市城區小學<公辦>現狀統計表”);民辦小學14所,在校生3925人,校均280人,班級數為76個,平均班額52人/班(詳見附表2-4“景德鎮市城區民辦學,F狀統計表”),其中:
東學區:公辦小學共15所,在校生8456人,校均564人,班級數158個,平均班額54人/班;
西學區:公辦小學共11所,在校生4029人,校均366人,班級數85個,平均班額47人/班;
南學區:公辦小學共7所,在校生7330人,校均1047人,班級數115個,平均班額64人/班;
北學區:公辦小學共8所,在校生7720人,校均965人,班級數126個,平均班額62人/班。
(二)初級中學(包括初級中學、完全中學、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初中部分、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初中部分和民辦初中)現狀概況
重點規劃區范圍內共有初中27所,在校生19598人,校均726人。其中,公辦初中22所,在校生18635人,校均847人,班級數為338個,平均班額55人/班(詳見附表2-2“景德鎮市城區初級中學<公辦>現狀統計表”);民辦初中5所,在校生963人,校均193人,班級數為10個,平均班額96人/班(詳見附表2-4“景德鎮市城區民辦學,F狀統計表”),其中:
東學區:公辦初中共10所,在校生6644人,校均664人,班級數125個,平均班額53`人/班;
西學區:公辦初中共4所,在校生3112人,校均778人,班級數57個,平均班額55人/班;
南學區:公辦初中共3所,在校生3433人,校均1144人,班級數60個,平均班額57人/班;
北學區:公辦初中共5所,在校生5446人,校均1089人,班級數96個,平均班額57人/班。
(三)高級中學(高級中學包括高級中學、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高中部分和民辦高中)現狀概況
重點規劃區范圍內共有高中18所,在校生14623人,校均812人。其中,公辦高中16所,在校生14242人,校均890人,班級數285個,平均班額50人/班(詳見附表2-2“景德鎮市城區高級中學<公辦>現狀統計表”);民辦高中2所,在校生381人,校均191人,班級數8個,平均班額48人/班(詳見附表2-4“景德鎮市城區民辦學校現狀統計表”),其中:
東學區:公辦高中共8所,在校生6074人,校均759人,班級數127個,平均班額48人/班;
西學區:高中共5所,在校生5155人,校均1031人,班級數100個,平均班額516人/班;
南學區:高中共2所,在校生2341人,校均1171人,班級數41個,平均班額57人/班;
北學區:高中共1所,在校生672人,校均672人,班級數17個,平均班額40人/班。
四、重點規劃區中小學布局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空間分布不均
現狀小學基本為五年制完全小學,另有部分九年一貫制和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小學部分,以老城區,由內到外小學布點由密而疏,呈遞減趨勢,空間分布很不均勻。老城區小學布點密集,新城區或城市郊區稀疏,而且老城區的中小學校園用地面積嚴重不足,發展空間受到限制。一方面,老城區在整治和改造過程中,教育用地逐漸被吞食,但現存學校的用地及基礎設施未得到相應的改善,而且還有不少學校的發展空間在這個過程中被限制了,例如:第五小學、第七小學等。另一方面,由于基礎教育設施配套未與房地產發展同步,例如:梨樹園地區、新楓園地區以及昌江大道以北(遠東及春天花園地區)。這種狀況的延續將造成新的空間分布不均,不僅限制了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同時也不利于城市功能關系的理順,大量的新區(例如:梨樹園、春天花園等)學齡兒童必須到老城區上學,增加了城市交通流量及老城區道路擁擠狀況。目前,現狀中學學制多種形式并存,有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十二年一貫制2所,初級中學5所,完全中學11所,高級中學2所,其中職業高中0所,職業高中和初中混合的學校3所,如果單純分析教學點的分布,由于學制不統一,分布層次不清,很難得出中學空間布局是否合理的結論。
(二)發展不夠均衡
重點規劃區內小學和中學在辦學條件、教學質量和師資配備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大部分小學和部分的中學校園建設與省定標準差距較大,絕大部分的小學存在用地規模小,配套設施不完善等,生源分配不均衡,教學質量高的學校存在嚴重的超規模辦學狀況。熱點小學的班額普遍過大,例如:第七小學五年級有一個班級學生數達85人,遠遠超過規定的班額數,班容量嚴重超標,教室擁擠不堪。由于熱點學校都存在用地不足,又存在超規模辦學的情況,學校運動場所及綠地不達標,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例如:第一小學在校生達3071人,有47個教學班,平均班額65人/班,學生數量最多的一個班達80多人。
(三)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不足
基礎教育的投入缺口較大,而且極不平衡,民辦基礎教育發展緩慢。2000-2005年我市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基建及儀器設備的投入(包括市直、珠山區和昌江區)共13169.04萬元(其中儀器設備投資1261.38萬元),年均2633.8萬元,其中第一中學、第二中學和第五中學三所學校的投入為5396.31萬元,占總投入的40.98%,而且在城市的經營和改造過程,中小學的用地情況不僅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反而因一些學校的拆除造成基礎教育用地的減少,給被拆遷學校周圍的熱門學校帶來新的就學壓力,例如:第五小學的拆除、第十四小學的拆除等等,給第七小學、第一小學帶來新的就學壓力。
(四)對城區中小學布局缺乏有效的管制
1、缺少協調統一的城區中小學布局規劃,我市在2001年5月就曾著手編制城區中小學布局規劃,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規劃一直未形成正式成果,因此,我市一直沒有一部完整的、具備法定地位的城區中小學布局規劃,致使在城市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中小學空間布局未得到相應的有效調整,使得中小學空間布局出現了新的失衡,優質教育的空間未得到有效的拓展,基礎教育的發展無法滿足城市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
2、房地產開發不能配套,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中小學校配套建設與住宅開發不同步,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以及規劃設計條件,需配置的學校(包括幼托)沒能按規劃實施到位的情況普遍存在,一旦住宅開發完成,居民入住后,再落實教育設施的配套難度很大,目前有關部門也缺乏有效的管制手段。
3、教育體制障礙,我市教育系統實行市、區兩級管理體制,絕大部分小學和部分中學由區教育局統一管理,部分小學和絕大部分中學由市教育局管理,部分學校還存在教育部門和其它部門多頭管理的情況。這種情況造成中小學布局優化調整過程以及學校的發展方向上,無法保證協調一致。
4、對城區中小學布局調整,缺乏有效的措施。在城市建設快速推進的過程,需要對其中部分中小學進行用地置換,以優化基礎教育的布局結構。在我們教育投入嚴重不足,以及財政狀況緊張的情況下,往往需要采取行政干預的手段,并對基礎教育進行多種形式的投入方法以及有效的行政協調,否則即使有合理的布局規劃,對于中小學布局調整及基礎教育用地狀況的改善也無法得到保障。
五、非重點規劃區范圍中小學布局現狀及問題分析
非重點規劃區范圍主要為《景德鎮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九大功能組團中的湘湖組團、浮梁組團、洪源組團、羅家組團以及昌南組團以西和呂蒙組團以北地區。浮梁組團作為浮梁縣的行政中心,其教育設施相對獨立,且小學、初中和高中配套齊全,由于浮梁組團離市區較近,其高中階段教育和重點規劃地區之間有一定影響和相互滲透,特別浮梁縣城優美的自然環境、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較為寬松的用地條件,適合作為以旅游為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湘湖組團和洪源組團為建制鎮,有較完善小學、初中的基礎設施,原則上它們的基礎教育設施按照各自城鎮總體規劃實施;其他組團目前均為正在快速城市化的農村,其小學、初中設施主要為村辦學校,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廣大村民對基礎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遠期這些地區將是中小學建設的重點地區。
第三章
城區中小學布局規劃綜合人口密度、地理環境、經濟發展、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和中小學的現狀等各方面因素,在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做大做強做優高中,積極培育和發展職業高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以保證方便學生就學為前提,制定切實可行的中小學布局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力求做到科學地調整中小學布局和有效地控制基礎教育的發展用地。
一、堅持統籌規劃的原則。以“發展教育”總體目標為前提,以城市總體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為依據,確定中小學布局規劃。力求使基礎教育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相統一,使中小學布局更趨合理,既有一定的前瞻性,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堅持小學均衡布點就近入學的原則。在方便學生就近入學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適當合并,采取撤、聯、并、建等方法,對現有小學布局逐步進行調整,布局不合理且無發展潛力的學校逐步取消。調整后保留的學校,應規劃預留好其發展空間,在城市新建成區盡快配套建設新的學校,限制優質學校超規模發展,努力提高薄弱學校的辦學質量。
三、堅持初中均衡布點和規模辦學并重的原則。提升市區初中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縮小初中校際之間的差距,加強對薄弱學校的重點建設和生源引導,使其辦學水平有顯著的提高,充分預留各學校的發展空間。
四、堅持高中規模效益原則。協調發展高中教育,為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作為準備。一是拓展教育發展空間,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充分挖掘資源,擴大現有高中辦學規模,二是放大優質高中效應,做大做強以重點高中為主體的優質高中。
五、加強職業教育的發展。逐步實現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分離,為職業教育提供新的發展空間,為普通初、高中讓出發展預留用地。加強對階段教育招生的引導,力爭做到因材施教,保持普通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合理比例,做到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六、積極引導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逐步限制辦學規模小,辦學質量差的民辦學校的發展,積極引導民辦教育的投資者,按中小學布局規劃及國家的相關政策進行投資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