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兩會”代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由于兩場會議于每年3月份先后召開全體會議,大部分會議進程基本上同時進行,故簡稱做“兩會”。由于兩場會議會期基本重合,而且對于國家運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所以并稱之為“兩會”。
兩會熱點解讀霧霾
1、“霾”的警示與改善
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霧霾不是短時間形成的,而是與部分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考慮不夠周到有一定關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圣約翰爵士兒童弱視基金會會長馮丹藜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認為,治理霧霾,需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著眼長遠發展,周全考慮,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霧霾是環境問題的一個縮影,環境的惡化不僅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而且影響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馮丹藜再度強調了治理霧霾的重要性。
以廣東為例,省環境監測中心(一位劉姓)專家介紹,從來源來看,根據2013年12月廣東大氣超級站在線儀器加強觀測來源解析的結果,汽車尾氣、燃煤源、工業源是PM2.5的主要來源,貢獻分別占比28%、21%和17%;其他站點和城市,不同污染源的貢獻率具體數值有所不同,“但是汽車尾氣、燃煤源、工業源在珠三角地區應該都是重點需要關注和控制的PM2.5來源,這三個來源都跟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生產生活習慣和環保觀念要“變”
中國文藝界知名人士、全國政協委員濮存昕改為“3月3日接受采訪時表示,改善環境更重要的是培養意識。騎自行車來參會的濮存昕稱,改善環境不能操之過急,“在發展過程中,保護環境能不能與其處于平等地位,甚至更重要”,這個問題需要各界深入思考。
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解決體制機制問題
“需要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明蓉說,環境問題需要綜合治理,只是單方面的治理是沒有用的,不僅需要區域協調、聯防聯治,還需要各行各業從體制上、技術上等各個方面加強協調,打破環保的區域壁壘,形成生態層面的聯動效應。
科技治霾新能源利用“齊頭并進”
推進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對治理大氣污染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東核電集團董事長賀禹接受采訪時表示,在能源領域最核心的防治措施,就是要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提高天然氣的使用量,大力發展核電、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他指出:“國際公認核電對治理大氣污染的效果明顯。與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相比,在改善環境質量方面,核電具有明顯的優勢。
環境資源人口狀況報告應提交全國人大會議
“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工作成敗的衡量指標,這有利于增強人民對政府工作的信任。”3月2日,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為提升環保部門工作的時效性,全國人大應加大對環保工作的監督力度,環保部應當每年在全國兩會上報告工作并接受代表投票評價。
2、提案中的解決路徑
出臺PM2.5監測、考核辦法
作為全國政協3號提案,民建中央建議盡快修訂并頒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該提案還特別指出,要逐步將PM2.5排放總量納入到國家約束性指標,摸清PM2.5排放數量、來源及構成,組織開展研究,制定科學減排路線圖,出臺PM2.5監測統計和考核辦法。另外,該提案還建議,對特大城市實施汽車總量控制,對車輛能源進行改革,加快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加快油品質量升級的決定。
霧霾治理納入政績考核
農工黨中央關于積極應對區域灰霾污染的提案指出,亟須將PM2.5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強化政府監管環境與健康的職責,構建以“空氣質量改善”的環保目標責任考核體系:(1)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限期達標,國家制定PM2.5階段性控制目標及達標期限,并將目標分解到各省及城市;(2)各級政府建立PM2.5監測、評價及考核的具體規范,并將考核結果納入黨政領導政績考核指標;(3)各級政府應定期通報、公開PM2.5控制目標完成情況及考核結果;(4)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未能完成PM2.5治理任務且空氣質量狀況持續惡化的城市,要追究政府相關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空氣立法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醫學專家王執禮教授的提案是《治理空氣污染體現科學立法》,提案指出,解決PM2.5等空氣污染問題,最根本的途徑是立法,要把治理PM2.5作為考核、評估領導干部政績的標準之一,使環保成為各級政府烏紗帽上的“緊箍咒”。在王執禮看來,空氣污染對人體的損害甚至超過了曾經令國人聞之色變的SARS,(。)他指出,“PM2.5危害性在于它的即時性、長期性、后遺性。有些因PM2.5引發的疾病還可能傳染給下一代,甚至改變人體基因”。
3、我們不得不說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面向未來,我們可以汲取的教訓是:著眼長遠,為防范未來不可預見的危機,必須直面現在的問題;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必須有直面現實的頭腦與勇氣。參政議政,為這個國家的未來負責,需要的不是表揚與贊歌,而是批評與建議;不是沉默與謹慎,而是自由與寬容。相信這也是我國法律給予人大代表言論免責權的初衷之一。
一年一度正在召開的兩會,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后首次召開的兩會,也是新一屆中央政府領導班子交出第一年“成績單”的時刻,正是著眼長遠、廣納言路、匯集智慧、建言獻策、凝聚共識的時刻。我們也有理由在霧霾還不嚴重的天氣里,期待更為晴朗的天空。
2017年兩會熱點話題解讀
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供給側改革、房價以及環保等成為四大關鍵詞,成議題。
自1月7日起,2017年省級地方“兩會”陸續開幕,1月將有28個省份完成“兩會”全部議程,其中22個省級“兩會”將在1月中旬密集召開,主要集中在12日至17日。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河北、西藏、甘肅、寧夏等19個省區市地方兩會已經陸續開幕。
分析師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地方ZF推動國企改革動機更強,未來在國企改革難點問題上將出現新的突破。國企改革已經進入以混改為突破口的2.0階段,在地方兩會密集召開期間,市場應密切關注混改動態。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2017年經濟工作統攬全局的工作重點是“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已召開兩會的19個省市,紛紛把供給側改革作為重中之重部署。
同時,穩定房價、治理環境污染等也均成為各地共同討論的重點。
密集聚焦混改
從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召開的地方“兩會”來看,國企混改無一例外被列為2017年的重點工作:
北京:1月14日,北京市代市長蔡奇在北京市ZF工作報告中提出,2017年北京市將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研究推出職業經理人、員工持股等改革試點。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加大企業調整重組力度。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上海:1月15日,上海市市長楊雄在上海市ZF工作報告中表示,2017年,上海將深化國資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改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鼓勵非公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制,進一步落實擴大非公有制企業市場準入、平等發展的改革舉措。
天津:天津市ZF工作報告指出,該市國企改革以推進混改為突破口,在清理“僵尸企業”、股權多元、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上下工夫。實施效益清單管理,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全面推動混改。
山西:山西省ZF工作報告指出,推進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積極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推動國資監管體制向管資本為主轉變。制定出臺國企國資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全面啟動省屬國有企業改革。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印發《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支持在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先行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如今,在吉林ZF工作報告中,混改計劃和其他地區相比也更加詳細。
吉林省代省長劉國中15日在代表省ZF作ZF工作報告時表示,要發揮吉盛資產管理公司等4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放大國有資本效應。將篩選10戶以上國有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地方國企改革的動力來自于各地ZF官員,他們以政績以及實際的經濟效益為追求目標,在當下地方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情況下,地方推動國企改革的動機也更為強烈。可以預料的是,未來國企改革將在重點難點問題上實現突破,新的經驗將從地方、從基層先涌現出來。
自2017年6月底以來,國企改革受重視程度不斷提升,9月底發改委召開混改試點專題會,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國企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定調混改是國改重要突破口。2017年1月12日,國資委進一步表示,今年要深入推進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荀玉根認為,國企改革已經進入以混改為突破口的2.0階段。回顧國改1.0階段主要由國資委負責,圍繞兼并重組、各類激勵等領域展開,國改2.0階段由發改委牽頭將混改作為改革突破口。
荀玉根稱:
國企改革主線在經歷13年底升溫、15年中降溫后,隨著混改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意見和非國有資產產權保護政策出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改革不斷落地正在推動國改預期重建中。
他表示,每年兩會期間發布的ZF工作報告可被視為當年的ZF施政綱領,統計14年以來各省ZF工作報告,發現幾乎所有省份都將國企改革寫入當年ZF工作報告,且對國改計劃部署不斷細化。
荀玉根認為,17年1月中旬-2月中旬將迎來地方兩會密集期,在中央經濟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混改后,地方兩會也有望就國企改革做出新部署,市場也將因此迎來新的投資機會:
14-16年年間有63%的省份在地方兩會后一周存在超額收益,83%的省份在地方兩會前一周或后一周存在超額收益,其中廣東、上海、安徽、福建、天津等省份出現超額收益概率較大。從時間看14、15年出現超額收益的省份較多,16偏少與16年上半年對國改預期下降有很大關系,而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定調混改,近期國改主題活躍,17年地方兩會前后的國改主題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供給側改革
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2017年經濟工作統攬全局的工作重點:“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已召開兩會的19個省市,紛紛把供給側改革作為重中之重部署。
天津市市長王東峰15日作ZF工作報告時表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供給側改革是2017年天津市ZF的重要工作。
他提到:
要堅定不移加快供給側結構改革,全面提升發展活力和動力,大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改革。
加大鋼鐵行業去產能力度,在2017年壓減煉鋼產能370萬噸基礎上,2017年再壓減180萬噸。
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切實做好分流職工安置工作,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支持企業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規范ZF性融資平臺舉債行為,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下功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ZF工作報告也指出,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甘肅省ZF報告中則明確提到,將振興實體經濟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圍繞甘肅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的特型升級,推動產品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提高供給質量和核心競爭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在本月初接受采訪時稱,整體來看,經過一年的努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尤其是部分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李佐軍表示,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部署,重點領域為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幾個方面。
穩房價
除了國企改革以及供給側改革之外,房價問題也成為各地兩會關注的重點。
北京提出,樓市調控的目標是穩定房價,要建立房地產發展的長效機制。今年要大力推進自住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讓住房真正回歸居住屬性。
深圳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投資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有效降低高房價對實體經濟的“擠壓”影響。
南京ZF工作報告也表示,今年將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保持房地產健康穩定發展。將“落實穩控房價措施,擴大供地規模,加強市場監管,穩定市場預期,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認為,今年的地方“兩會”會繼續強調市場的穩定,所以政策應該會釋放略有從緊的信號,比如把控信貸資源和控制房價等。從這個角度來看,抑制各類炒房需求,讓住房回歸居住層面非常關鍵。
聚焦環保
環保問題也成為最主要議題之一,19個省區市ZF工作報告均涉及環境治理內容,其中,如何防治空氣污染已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和反映強烈的重大民生問題。
北京提出,2017年北京將繼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加快環境治理步伐,在一般制造業、污染企業關停退出、治理大城市病等方面加大力度,首都環境將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具體目標包括:
2017年北京將完成70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工業企業燃煤設備“清零”,全年壓減燃煤30%、總量降至700萬噸以內;淘汰老舊機動車30萬輛;清理整治2570家“散亂污”企業。2017年將安排治理大氣污染資金182.2億元。
河北省ZF報告提出治理霧霾的方針是“標本兼治、主攻治本”,削減煤炭產能和壓減焦炭產能;并提出2017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6%以上的目標。河北2017年將壓減鋼鐵產能3186萬噸,同時將加快環北京的廊坊、保定、張家口鋼鐵產能全部退出。
2017地方兩會最近密集的召開,地方兩會熱點分別是混改、房價、環保、供給側改革,小編已經把相關的聚焦點整理在上面了,這樣的熱點也是符合五個理念的發展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