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將于今年下半年在首都北京召開,召開黨的十九大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扶貧攻堅戰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2017喜迎黨的十九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2017喜迎黨的十九心得體會(一)
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進軍中,2017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一年。我們黨將召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今年也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一年,開好全國兩會,對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會議期間,*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參加代表團審議,與代表們共商國是、共謀大計。從要求深化改革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謀劃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強民族團結、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針對治國理政重大問題,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南。上下同欲者勝。以兩會為新起點,更加緊密地*同志的,穩中求進、真抓實干,我們就一定能把不斷推向前進。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體現。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過程,是依法行使國家權力的過程,也是為事業發展凝心聚力的過程。會議期間,代表們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報告,審議民法總則草案,代表人民依法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民生熱點問題獻計出力,提出議案514件、建議8360件。從大局出發想問題、敢擔當、求實效,為改革發展想辦法、出思路、支實招,人大代表們廣泛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生動詮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生機活力和巨大優越性。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實踐證明,中國政治制度是一套有效保證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政治制度。兩會上,無論是代表委員踴躍獻計獻策,還是立法過程中廣泛吸收各方意見,或者是記者會上開誠布公、“部長通道”坦誠問答,無不有效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廣泛的民意匯集,有序的政治參與,高效的民主決策,凸顯中國式民主的本質、特質、品質。作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集中體現了我國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新形勢下,發展民主政治,就要堅定“四個自信”,更加善于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黨*民有效治理國家,保障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推動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事不避難,志不求易。新形勢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人大工作面臨新的更高要求,人大的責任和任務更重了。“奉法者強則國強”,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更好發揮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以良法促進發展、保證善治,運用法治為改革發展保駕護航,是人大工作的重要使命。把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權等法定職權用起來,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形成加強和改進工作、推動事業發展的合力,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職責。做好人大代表換屆選舉,確保風清弊絕,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是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務。堅持正確方向,依法履職盡責,積極開展工作,激揚起民主法治的力量,更好發揮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廣大人大代表就一定能交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新答卷。
一年之計在于春,擼起袖子加油干。隨著兩會勝利閉幕,我們踏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讓我們在以*同志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2017喜迎黨的十九心得體會(二)
全面從嚴治黨,是全黨的責任和使命所在,必須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善于選用干部和從嚴管理干部,把思想和行動同以*同志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管黨治黨的責任真正落到實處、不斷引向深入,才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把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就必須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曾指出:“標本兼治是我們黨管黨治黨的一貫要求。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標本兼治。”這就告訴我們,堅持標本兼治是黨的建設的客觀規律,要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夠防范已經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反彈,防止新矛盾和問題滋生蔓延。堅持思想建黨,就是要堅持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不僅要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更應該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現階段的目標而奮斗。堅持制度治黨,就要健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堅持制度治黨和依規治黨,就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深入開展紀律教育,養成紀律自覺,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頒布實施,為營造黨內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提供了制度保障。
把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就必須善于選用干部和從嚴管理干部。黨要管黨,首先是選好干部。在選用干部時,就要求組織人事部門從嚴選拔黨和群眾需要的好干部。選對干部,凝聚人心、鼓舞士氣。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要進一步體現民主推薦的重要性,保證選舉環境的公開透明,規范程序,使選出來的干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干部服氣,使選人用人之風純潔起來。黨要管黨,其次是用好干部。基層是改革發展的主戰場、和諧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最能磨煉人,也最能考驗人。要把基層一線作為選拔黨員干部最主要的平臺,同時鼓勵黨員干部積極投身基層,在一線增長才干。讓每一個干部都深刻懂得,當干部就必須付出更多辛勞、接受更嚴格的約束。當然,還要把嚴格管理干部和熱情關心干部結合起來,鼓勵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積極作為、敢于擔當。這樣才能選出對黨、對人民有用的優秀領導干部。
把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就必須把思想和行動與以*同志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確立并提出“以*同志的黨中央”,并寫入全會文件。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會議,我們是有著8800多萬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的大黨,并且正處在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節點上。毛澤東同志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政治是一個黨,一個國家長治久安不可或缺的東西。從轉“四風”到落實“八項規定”,從打老虎到拍蒼蠅,以*同志的黨中央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為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我們要把握大局大勢,緊密結合實際,切實把從嚴治黨作為推動各項工作的信心和動力,與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相結合,以永遠在路上的定力和決心,喜迎我黨十九大的勝利召開。
2017喜迎黨的十九心得體會(三)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多次主持會議審核教育重大議題,深入基層考察,與師生座談,作出重要指示,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上戰略。為學校教書育人工作提出了重要遵行、重要依據。
過去的一年,我們堅決貫徹落實教育局決策部署,各項工作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群眾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被評為一等獎,初中教學質量被評為二等獎,初中教學常規工作被評為三等獎,教育科研工作被評為三等獎。
一、黨建工作呈現新氣象。學校黨支部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深刻理解《準則》和《條例》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和固定黨日活動,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全區教育系統“兩學一做”知識大賽中勇奪一等獎。
二、立德樹人展現新成效。結合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等重大歷史事件和時間節點,學生會和德育處對全校學生組織開展了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學校行政和黨支部組織全體教師到儀隴張思德學院學習,參觀了朱德故里。
三、教學質量穩中求進。過去的一年,我們克服搬遷過渡時期的困難局面,在深化改革中探索前行,呈現出亮點紛呈、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一年來的工作扎實推進,一年來的成績有目共睹。這是教育局、紅光鎮重視、學校黨政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社會關心支持的結果,更是全校教師不懈奮斗的結果。
當前,郫都區教育改革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做好今后工作,必須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挑戰,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有效性
一是服務經濟社會全面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教育富民、教育移民、教育惠民重任在肩,必須竭盡全力讓更多貧困學子通過接受良好教育脫貧致富、服務家鄉、改變命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結合學校實際,繼續做好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減免學費和伙食費,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等原因失學。
二是對象群體多元化。當前,教育對象群體更加復雜多樣,對教育內容、教學方式、管理模式等產生了深層次影響。紅光中學地處城鄉結合部,農村留守學生和外來打工子女較多,學生流動性變強,留守兒童和隨遷子女,渴望接受好的教育,渴望更多的關心和照顧,這對學校教育和教師都是一系列考驗。
三是互聯網突破了課堂的邊界、學校的邊界、求知的邊界,“萬維空間”挑戰“三尺講臺”。網絡深刻影響著青少年一代的學習、生活、成長。教師如何做好引導規范,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教師如何促進線上與線下正向融合、虛擬與現實良性互動,非常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教師要不斷學習,成為互聯網高手,智慧課堂能手,創新課堂的領跑者,積極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才能引領和指導現代信息化社會的學生。
四是社會需求多樣化。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學習途徑更加便捷,學習者對學習時間、場所、方式、節奏等自主性要求越來越強。網絡學習、手機閱讀已成為一種趨勢和習慣 ,“灌輸式”、“大班化”已適應不了個性化需要;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小班化、走班制、學生自主選課選老師已在成都市高一年級開始。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有學上”之后,“上好學”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心態、迫切需要,對學校、教師、專業、課程的選擇性越來越強,要求越來越高。我們既要盡可能地尊重滿足學生和社會的合理選擇,也要加以理性引導;社會發展到今天,人人心中有一本教育學,人人心中有一個教育夢,人人心中有一套度量衡,教育評價不再是也不可能是學校和老師自說自話。
春回大地,氣象日新,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要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不足,還面臨不少考驗。2017年郫縣正式升級為郫都區,如何逐步縮小與青羊區、武候區教育的差距?如何有效破解課業負擔重、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片面追求升學率等“老大難”問題?如何有效化解辦學自主權不足、生源不足的問題?如何有效應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創新教育(含微課)等帶來的新挑戰,讓教育變革跟上時代,讓我們培養的人不落伍于時代?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去面對、去研究、去探索、去解決。
老師們,腹有詩書氣自華。在視察北京師范大學時,談及教師的作用,特意援引了荀子的名言“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當前教育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教師成了決定性的力量。讓我們“一崗雙責”:立足教書育人崗位,自覺提高業務能力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拓創新、振奮精神、務實工作,以優良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做一個努力學習永不掉隊的好教師,為郫都區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