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領導干部講政治,應當有信徒式的純真、殉道式的執著,自覺做知行合一者。下面是講政治堅定理想信念心得體會,快來圍觀吧。
講政治堅定理想信念心得體會【篇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是一門科學,因此講政治也是講科學,需要尊重和遵循政治規律。歷史上,我們黨在講政治上也曾遇到挫折,有過教訓,而這恰恰是因為在講政治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出了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帶來的社會氛圍變化,一些人隨著政治意識的淡漠,從政治上的模糊變成政治上的糊涂,在越來越多的物質利益誘惑面前開始把政治操守扔在腦后,有的黨組織政治功能開始嚴重退化,面對各種否定黨的領導、歪曲黨的歷史和抹黑黨的領袖的錯誤言論,面對各種丑化“解構”國家英雄的行為,不僅不堅持原則和敢于亮劍,反而跟風附和……久而久之,黨內政治生態被破壞了。多次嚴厲批評的“七個有之”問題,就是集中的體現。因此,全面從嚴治黨重申并強調講政治,絕不是老調重彈,絕不是高談闊論,而是具有極為鮮明的問題導向,有極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抵制和防范“文革”中的極左現象,更需要我們黨旗幟鮮明地講政治,需要我們黨更自覺地運用政治規律推進中國的政治發展。一段時間里,黨內出現那么多讓全黨痛心疾首的怪象亂象,恰是多年來在講政治這個重大問題上認識不到位、行動不到位、能力不到位所積累的結果。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內之所以能養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能讓全國人民對黨和國家越來越充滿希望和自信,正是以*同志的黨中央帶領全黨旗幟鮮明講政治的必然結果。
當前,全黨同志要提升講政治的水平,在講政治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政治能力和政治藝術,不斷提升政治理論素養,不能把對政治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政治常識和政治常理上;要實現要求的全面從嚴治黨的創造性,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要建立當代中國黨建學科理論體系,建立當代中國政治科學理論體系,建立當代中國政治話語體系;要以中國式法理主動把握在世界政黨政治舞臺上的政治話語權,提供更多現代政黨治理的中國方案、中國經驗、中國案例;要形成中國共產黨獨特的成功的治黨模式和管用的長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而且要盡快使這些政治建樹與國家發展的整體國際形象和水平相適應。這正是提出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這一重大命題的宏圖大略所在。
講政治堅定理想信念心得體會【篇二】
什么是政治?用毛澤東同志的話來說,政治就是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后來,我們黨的其他*所講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衡量講政治的根本標準是看人民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等思想與此一脈相承。這揭示了政治的本質要義和基本規律。因此,中國共產黨講政治,就是自覺遵循這種人心向背的政治規律,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科學規律去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就是善于通過為人民掌好權、管好權、用好權,有效鞏固擴大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有效贏得越來越多人民群眾的信賴支持,有效形成黨的領導下具有強大凝聚力向心力的同心圓,不斷提升黨的政治能力、政治智慧和政治境界。它要求全黨必須掌握政治現象的規律性,善于敏銳把握和考量政治形勢的變化和走向,善于采取及時有力正確的戰略和策略來處理執政實踐中的復雜政治問題。按照的要求,就是必須善于從政治上把握大局、看待問題,善于從政治上謀劃、部署、推動工作。這就要求任何改革、發展和治理的決策都要有政治的考量,都要有政治擔當和執政黨意識的高度自覺,都要把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同作為其根本價值取向,都要評估和考量一個決策執行以后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和階段基礎是鞏固了還是削弱了,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而不能僅僅以GDP論英雄。
我們黨是具有先進性特質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應該最講政治、最懂政治、最會講政治、最善于運用政治規律為人民和民族謀利益,并在*民實現奮斗目標的進程中持續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擁護的先進性政黨。因此,我們黨所講的政治是有著崇高理想、遠大目標、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政治,是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的政治。我們黨成立90多年來,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的發展成就和治理績效,與黨通過講政治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能力是密不可分的。西方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曾評價中國共產黨具有“天才的社會動員能力和組織藝術”,他們認為正是憑著這種能力,中國共產黨才把一個近代以來一直被西方國家稱為“東亞病夫”、被孫中山先生稱為“一盤散沙”的國度,一舉變成了一個具有強大內聚力的現代民族國家。中國共產黨不僅有對馬克思主義政治規律的高度自覺,而且在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性地培育了黨的優秀政治傳統和政治文化,創造了中國共產黨獨特的活動方式和領導方式,使“講政治”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聯系起來,使“講政治”有了強大而持久的動力支撐,并逐步成為黨強身健體、始終保持戰斗力的看家法寶。從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同志提出黨內生活政治化、科學化的理念到延安整風時期建立黨內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礎,從改革開放之初制定《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到十八屆六中全會頒布《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正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中,講政治、煉黨性、礪品格,才凝聚成了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
講政治堅定理想信念心得體會【篇三】
知行合一是我們黨對講政治的一貫要求,是黨的優良傳統。知行合一是中華思想文化之精華,中國古代思想家把知行合一作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重要途徑,把“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作為“修齊治平”的前提。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把知與行看作是一體相連、不可分離的,并把知行合一作為“致良知”、化知識為德行的重要途徑,強調了思想和行動統一的重要。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知行觀,使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知與行具體歷史的統一,成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是我們黨始終能夠保持政治信仰不變、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立場不移的思想武器,也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1986年8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天津時強調,“到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尤其在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講政治必須時時踐行、處處踐行、事事踐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黨中央堅持以上率下,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講政治放在首位,從制定和落實八項規定入手,相繼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強調內化于心與外化于行、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學和做的統一,突出的正是政治上的知行合一。歷史和實踐證明,共產黨人講的政治就是知行合一的政治,必須植根心底、見于行動。
知行合一是檢驗對黨忠不忠、黨性純不純的試金石。言行一致、知行統一,是共產黨人“心學”的基本準則。我們黨的領導干部是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家,不是朝秦暮楚、見風使舵、玩弄權術的政客。從面對黨旗莊嚴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已心有所屬、以身許黨,就要兌現諾言、堅定篤行。這是政治,也是品行。“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在講政治上知行合一,體現的是對黨的忠誠度,衡量的是黨性的純潔度。口忠心不忠不為忠,口忠行不忠不為忠。對黨忠不忠,不僅是跟黨“說”,更是跟黨“走”;黨性純不純,既看心之純度,也看行之篤定,體現在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上堅定篤行。
知行合一是判定真假馬克思主義、真假講政治的分水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不僅需要堅定的信仰,而且需要堅決的行動,不僅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點、方法了如指掌,還能將其具體運用到實踐中,當作看問題、辦事情的思想武器。毛澤東同志批判過的主觀主義,不管是教條主義還是經驗主義,都是理論和實際分離、知和行脫節,他們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是直接違反馬克思主義的。有的人喊的是馬克思主義,行的是反馬克思主義;對人是馬克思主義,對己是自由主義。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等人背叛誓言,冠冕堂皇喊政治口號,暗地里拉幫結派、貪贓枉法、野心膨脹,所作所為就是心口不一的假信仰,是陽奉陰違的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