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期,反腐題材劇《人民的名義》橫空出世,號稱“史上尺度最大反腐片”,并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收視、點擊率排行占據各大排行榜前列。該劇旨在能讓人們看到人性的溫暖、信仰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為防腐提供警戒。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最新黨員觀看人民的名義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篇一:最新黨員觀看人民的名義心得體會
每一位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人民的名義》都會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下面談談我的深刻體會: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講述了因工廠拆遷、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復雜的官場關系和貫穿始終的“一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
通過一件件、一樁樁觸目驚心、震撼人心、發人深醒的典型腐敗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建黨以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嚴峻形勢和重要性。通過觀看這些腐敗分子的典型事例,使每一位黨員干部及職工都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禮,深刻領悟到: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僅靠黨紀國法的約束是不夠的,必須靠自覺、靠嚴格自律,保持嚴謹的生活態度和生活作風,要“慎微”,要“慎獨”。 同時,讓人們從靈魂上受到震撼,從心靈深處得到凈化,牢筑道德、紀律和法律防線,正確對待權力,正確把握人生。
權力是一柄雙刃劍,自己手中的權力既可成為為人民服務、為企業服務的工具,也可成為毀傷自己的利刃。對于無權無勢的人,在各種非分的誘惑面前即使有那個心,也往往沒有那個膽;即使有那個膽,也往往缺少付諸行動的條件。而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由于權力在握,在一般人眼里困難重重的事情卻可能易如反掌。這樣,當他們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為個人或小集團撈取好處的時候,權力對他們的腐蝕也就開始了。但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在歷史上和現實中,多少人自以為手段高明,自以為手中的權力和強大的后臺可以充當“保護神”,最終卻都難逃被押上審判臺的下場,被永遠地釘在恥辱柱上。
在社會道德目標不斷發生變化的今天,在腐化墮落、違法犯罪的道路上,一些人不斷地步那些翻身落馬者的后塵,重蹈覆轍,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警惕,思想上解除了武裝。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后,我再次深深認識到時刻自警,增強自律的重要性。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要時刻不忘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在權利與誘惑面前,要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在思想上、行動上、作風上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自覺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們忙于事務,不注意學習,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務主義中去。不注意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前人教誨語重心長,實實在在地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兢兢業業,如霆如雷。”這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句子。“ 兢兢”,是謹慎小心的樣子;“業業”,是誠惶誠恐的樣子。兢兢業業,就是一種極端負責、生怕有什么閃失的生活態度和工作態度。高度自覺的“自警” 精神,是全黨同志和全體人民思想道德的修養上都不可缺少的品質,“自警” 精神是抵御誘惑的武器,“自警” 精神是保持廉潔清正的最后屏障,“自警” 精神是平衡權利與責任的天秤。天下事無不成于節儉而敗于奢糜。我們要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時刻自警,增強自律,進一步開展好工作。
觀看了“人民的名義”電視劇后,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深受教育,也有幾多感慨。是啊,黨員干部也是人,是人也就會有私欲,那么在私欲面前,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要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認識到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善始善終完成黨交給的使命。
這部劇給我們每一個黨員敲響了警鐘,黨員、官職不是護身符,手中的權不代表自己的利益,處在黨員干部職位上,那就意味著你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因為在你的身上寄寓的是百姓的期待,國家的希望。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應該懷著敬畏和感恩心理,圍繞“權、利、廉、責、德”五個方面,時刻自我警醒,時刻自我約束,始終堅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做一個領導干部。
作為國家干部,如果不潔身自律的話,那么最終會得一應有原下場。曾多次將國家和人民的財產裝進自己的口袋的袁學林所說 “后悔了,我的心在流血”,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反而教材,此時此刻,毀掉的是他自己的前途,而痛心的是我們的黨和人民,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千萬不要讓利欲熏昏了頭腦。
篇二:最新黨員觀看人民的名義心得體會
近期,豆瓣評分超高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以獨特的題材、云集的戲骨、過硬的演技贏得了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引發熱烈的反響,對于國家播放反腐倡廉題材的影視劇作品給予高度肯定,更多的是透過影視作品看到國家從嚴治黨之力度、嚴懲貪污腐敗之決心,這是肅歪風、正黨風的堅定體現。
電視劇使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感觸頗深、收益良多的是電視劇中陳巖石老先生給漢東省常委上的那一堂黨課,沒有課堂老師的講授藝術,但真摯的感情流露讓人潸然淚下,他回憶中、歷史中、戰爭中的共產黨員讓我驕傲,讓我敬仰,讓我欽佩,也讓我汗顏。陳老說,在戰爭時候,只有黨員才有扛炸藥包的資格。這個資格是一種敢于為人民獻身的勇氣,這種資格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堅毅選擇。陳老還說,他入黨的時候,就沒有想過能活著回家。聽到這一句,眼淚再也忍不住噴涌而出,入黨莊嚴宣誓的時候,陳老是做好了為信仰、為人民付出一切的準備了的。入黨,意味著更危險的任務,意味著更重大的責任,意味著更艱巨的擔當,但是,沒有一位黨員選擇退縮,沒有一位黨員選擇逃避,能為保護群眾犧牲是光榮的,能為戰爭勝利出力是崇高的,能為堅定信仰獻身是值得的。我想,沒有人不怕死,他們也想活著,活著看到順利,但是,在他們心中,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叫信仰,信仰背后,站著人民!
回想我入黨時,沒有生與死的壓力,沒有需要與被需要的感覺,就是因為大家都交入黨志愿書,所以我交了,因為入黨是品學兼優的學生的特權,所以我想試試……入黨的初衷,在陳老一字一句的回憶中,顯得那么蒼白而又無力;入黨之后,除了變更政治面貌,定期參加學習,參加組織生活,交納黨費之外,似乎我并沒有做到其他的要求,學習依然像以前一樣的學習,隨后的實習也是按部就班,參加工作了也沒什么不一樣,入黨之后的作為,在陳老直擊人心的言語中,顯得那么糟粕而又無光;關于入黨的信仰,從學整整19年,識的的漢子數以千計,黨章的每一個字都認識,黨規的每一句話都能理解,但每當談起信仰時,內心總是感覺模糊,感覺虛無,當在工作總結中寫下堅定信念這類詞匯時,心是虛的,因為不真實,信仰的感悟,在陳老樸實無華的訴說中,顯得那么汗顏而又缺乏底氣。
在陳老的回憶中,那樣的黨員是他永遠難以忘記的摯友,永遠相惜相伴的知己,永遠心靈相通的同類人。這樣的黨員英雄,每位身上都有迥然不同的經歷,英雄的故事各有各的壯舉,但英雄的情懷無不相似,那是切實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情懷,那是信仰堅定到能為之付出生命而義無反顧的情懷。共產黨伴隨著艱難的環境、戰火的紛飛、生命的危險一路風雨,無數黨員先輩們用鮮血染紅了他們的信仰,用生命迎來了人民的順利,用犧牲換取了群眾的利益,用付出奠定了今天的美好新中國。他們其中,有無數先烈,永遠的留在了那段艱難奮進的歲月,沒有享受到一絲一毫他們用犧牲換來的勝利果實,但,我想,如果可以從新選擇,他們永遠不變,因為他們是共產黨員。
反思自身,生活在日益強大的祖國的庇護下,我們安居樂業,我們和平沒有戰爭,我們有學上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生活環境、生活質量的大大提升,我們心懷感激;看到抗戰歷史回顧中,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的英勇舉動,我們由衷敬佩;想到屈辱備受壓迫的日軍侵華時期,我們義憤填膺……但是,感激之余呢?敬佩之余呢?義憤填膺之余呢?我們做了什么?
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們扛槍抬炮;幸福時代,不再需要我們吃草根穿草鞋;發展時代,不再需要我們負重徒步幾十天……是時代太美好,以至于不需要那些美好的道德品質、優秀的傳統作風、堅定的理想信念了嗎?我想,不單單是我想,所有的人都會回答,不是,而且依然需要。是的,依然需要,只是付諸行動的寥寥無幾而已。
知行合一,用配得起的行動去踐行我們說得出的語言。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繼承先輩用行動積攢下的優秀經驗、立黨根本、執政要求、行事準則,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衷,切實為民服務堅毅前行,用行動續寫共產黨的榮光,用行動,在當下美好的時代,努力書寫更加美好的黨員故事,努力構建更加美好的幸福時代。
若有幸能活到陳老的年紀,當已然白發染鬢,追憶曾經,愿我一路無悔無憾,愿知己一路隨行,愿美好更加美好!當然,行動一直都在。
這部劇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響,是因為尺度,所看到的情節畫面就活生生的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老百姓感同身受,第一次感覺國家反腐貼近了每個普通人,這就是人民的名義。希望我們以后更多的好劇能不再因突破尺度而引起熱議,人們視公開為平常,希望就會像陽光一樣,重新回到我們的頭上。
篇三:最新黨員觀看人民的名義心得體會
腐決心和自信。下面談一談我觀看影片后的一些心得體會。
《人民的名義》講述的是從一位國家部委的項目處長被人舉報受賄開始,牽出了某省錯綜復雜的政壇內幕……
《蛻變》以講述實際案例的方式,揭露了“一把手”從心態失衡到貪欲無度、從心存僥幸到無視法紀的沉淪軌跡,深刻剖析了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對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依法行政、執法為民具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
該片揭示他們三個腐敗蛻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起初走上領導崗位的時候,他們都能克已奉公,但在紛繁復雜的社會大染缸中,在各種利益訴求的社會變革中,在燈紅酒綠的相互吹捧中,漸漸的迷失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逐漸背離了組織原則,利用手中的“公權”找到了尋租的落腳點,打開了“一夜暴富”的欲望之門,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在欲望面前,如果不知足和不能克制,最終一切愿望都可能落空。古往今來,一切貪官或走上斷頭臺,或身受牢獄之苦,之所以都不得善終,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克己”,使貪欲如火般燎原,如水般滔天。歷史和現實的經驗教訓反復告訴我們:放縱自己的欲望,對名利的不知足終究逃脫不了悲情的結局。
正如《蛻變》這部專題片,從四個方面深刻揭示了這個道理。告誡我們每個手中掌控著“公權”黨員干部,時刻謹記被稱為“國之四維”的“禮、義、廉、恥”德育準則;時刻銘記“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古訓。
我們每個掌握“公權”的領導干部和共產黨員,要把握好幾個
“度”,要堅守住從政的“四線”:警示一,官商交往須有節,領導干部要守住交友的警戒線;警示二,制度監督要到位,領導干部不能逾越制度的紅線;警示三,心存僥幸實自欺,領導干部不可觸碰黨紀國法的高壓線;警示四,拒腐防變當堅守,領導干部切勿逾越廉潔從政的底線。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任何掌握權力的人,都愛濫用權力,如果權力失去監督,不受制約,不能運行在“陽光”之下,必然會滋生腐敗,這是鐵的定律。所以,必須強化制度監督,確保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要實行懲防并舉,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有案必查、一查到底。
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來抓作風”的講話精神,始終緊繃廉潔從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仆,做人民的勤務員這根弦。民間曾經流傳一句話“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寶森”,這句話當然有失偏頗,但也說明了現在民眾對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的失望。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這句古訓告訴我們領導干部、共產黨員是否清正是建設廉潔政治的基礎,政府是否清廉是建設廉潔政治的關鍵,政治是否清明是建設廉潔政治的核心。我們應當在反腐倡廉的建設中保持清醒,在政治文明大局中不斷籌劃、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突出體現。
“無論是反腐意識的加強還是整體的政治引導,都要從年輕人做起。《人民的名義》傳達給年青一代一些觀念:你有天大的本事,對社會有再大的貢獻,都不能觸犯法律,一旦觸及,就要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