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濃縮為“兩聚一高”四個字,成為江蘇未來五年的發展取向、工作導向和奮斗指向。江蘇省委書記李強說:“聚力創新,大勢使然;聚焦富民,民心所盼。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2017關于兩聚一高大討論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2017關于兩聚一高大討論心得體會(一)
省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任務、總目標、總綱領,為江蘇未來五年的發展繪制了藍圖,明確了路徑。近期我們科技局通過多種途徑、各種形式開展“兩聚一高、三項任務大討論活動,使我們真正做到讀明白、想明白、說明白、干明白,同時將當好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的表率,切實把黨代會精神貫徹落實到科技創新各項工作當中去。結合我們科技局工作實際來說,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
首先要深刻領會,把握要義。全面理解“兩聚一高”科技內涵,創新工作方法,高水平高質量完成年度科技局目標任務及各項工作要點!耙恢币詠,我縣統籌推進創新型縣份、創新型園區、創新型企業建設,狠抓科技體制改革深化、創新主體提升等科技創新“六大工程”,產業技術創新不斷發展、創新載體建設取得新成效、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新突破、創新創業人才支撐作用逐步增強!
二是突出創新主體培育工作。新的一年里科技工作將進一步突出創新主體培育,實施科技領軍型企業培育行動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培育行動計劃、企業研發機構建設行動計劃、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行動計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我縣傳統行業要轉型升級向高端發展,關鍵要依靠科技創新,創新驅動的基礎在人才引領。縣黨委政府應該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我縣科技型企業發展,也應該全力幫助科技型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科技部門更應該搶抓住機遇,再接再厲,努力做大做強,爭取在科技創新中掌握話語權。
三是高標準高質量做好產學研工作。作為一名分管產學研的領導,必須堅持圍繞我縣產業發展需求探索建立縣眾創社區、眾創空間及產業技術研究院,并結合省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制定我縣眾創社區的建設方案,研究眾創空間的管理模式,制定相關政策確保政府能夠繼續加大投入,加快眾創空間項目孵化和初創型企業培育步伐,打造高層次人才集聚的眾創空間。并發揮高校、園區、企業等多重主體的協同作用,搭建科技成果轉化、眾創社區建設等便捷通道。
2017關于兩聚一高大討論心得體會(二)
聞雞起舞,登高望遠。丁酉新春來臨之際,江蘇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隆重開幕了。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來自各地各條戰線的代表委員帶著全省人民的重托,履職盡責,共商大業。這是一次增進共識、提振精神的盛會,一次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盛會。我們對省兩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今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無論是把握大局,還是開創新局,都需要苦干實干、積極作為。江蘇正處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第一個百年”目標即將變為現實;江蘇發展正從“數量追趕期”步入“質量提升期”,到了一個爬坡過坎的重大關口。站在新起點上,我們要錨定新坐標、瞄準新目標,展現更好的精神狀態,拿出更實的舉措,努力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奮力推動“兩聚一高”新實踐。
奮力實現“兩聚一高”好開局,創新的動力必須更強勁。創新引領未來。對江蘇來說,沖出轉型的關口、實現發展的鳳凰涅?,根本上取決于發展動力轉換的速度,取決于創新這個驅動發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為主動力。我們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快馬加鞭持續推進,把“創新之火”燒得更旺。要在緊緊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的同時,推進發展理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創新,讓改革創新成為江蘇最鮮明的時代特征。要把創新的厚實“家底”盤好用活,將創新“源頭活水”不斷注入發展之“渠”,既打牢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又為長遠發展注入新動能。
奮力實現“兩聚一高”好開局,富民的步伐必須更堅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廣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質量。聚焦富民,要強化民生導向、錨定“富民坐標”,讓百姓的口袋更鼓,飯碗更有含金量,把富民的政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要重視生態福祉和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提高群眾的生態財富和“隱性財富”。要激發廣大群眾創業的內生動力,實現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群眾勤勞之手同向發力,共同創造全省人民的幸福生活。
奮力實現“兩聚一高”好開局,實干的隊伍必須更壯大!皟删垡桓摺辈皇呛俺鰜淼模歉沙鰜淼。無論是聚力創新,還是聚焦富民,不能再去清談為什么、要不要之類的問題,而應考慮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不能再去提多少口號、搬多少概念,而應身體力行、尋找對策。面對待解的難題、難啃的“硬骨頭”,各級領導干部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作風,講真話、辦實事,腳踏實地、苦干實干。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全省廣大干部群眾以及全社會各方面各階層人士,都要自覺加入苦干實干的“行動隊”,增強執行力,形成干事創業合力,把思路變成舉措,把愿景化為現實。
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天,我們在春天里的謀劃,以及在今后每一天里的奮斗,都將轉化為豐收的碩果、書寫出“兩聚一高”的華美篇章!
2017關于兩聚一高大討論心得體會(三)
12月6日,“‘兩聚一高’在江蘇??智庫專家、媒體老總環省行”走進徐州,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東南大學特聘教授、省政府參事、中特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徐康寧和新華日報社副總編輯陳鋼,就徐州如何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進行了探討。
發揮“三個作用”, 小康建設期待徐州作為
陳鋼:徐州人杰地靈,歷史上書寫過許多輝煌的篇章,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賦予徐州新的使命,省委書記李強同志參加徐州代表團討論時提出,徐州不能簡單地講是蘇北,要發揮“三個作用”,請問張書記,徐州將如何發揮好李強同志提出的“三個作用”?
張國華:李強書記要求徐州“在蘇北決勝全面小康征程中發揮領軍作用,在推動淮海經濟區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在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濃厚氛圍中發揮先行作用”,我們理解,“領軍”是放在蘇北來定位、關鍵靠發展;“龍頭”是放在淮海經濟區來定位、關鍵看實力;“先行”是放在全省來定位、關鍵在擔當。我們將肩負起省委賦予的光榮使命,把發揮“三個作用”作為引領徐州今后發展的行動總綱。發揮“三個作用”,靠老辦法、老經驗肯定不行,我們將在全市開展“發揮‘三個作用’、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大討論,進一步解放思想,推動創新,向創新聚力、以創新開路,把徐州放在淮海經濟區大格局中來考量,全面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大力發展“四新經濟”,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對照“六個更”的要求,著力補齊居民收入短板、公共服務短板、生態環境短板,在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展現徐州作為、交出徐州答卷,絕不辜負省委對徐州的重托和期望。
徐康寧:如何發揮好“三個作用”,張書記用了三個詞來解讀:發展、實力、擔當,這三個詞我覺得是有機的整體,沒有發展的愿景、沒有發展的雄心壯志,其他都談不上;沒有足夠的實力,徐州也不可能在獨特的區位優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關鍵還是要有擔當,沒有擔當,前面這些任務都很難完成。這三點,為徐州發揮“三個作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振興轉型升級, 老工業基地鳳凰涅?
陳鋼:發揮“三個作用”離不開產業支撐,提到產業人們自然想起徐州是傳統的老工業基地,“老”,必然是優勢和逆勢并存,請問,徐州將如何發揮優勢揚長避短,讓老工業基地全面轉型,實現鳳凰涅??
張國華:李書記在省黨代會報告中強調,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聚力創新,引領發展轉型升級。作為老工業基地,徐州產業結構偏重,如何轉型出關,這是我們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我們將強化創新驅動主引擎,以創新驅動引領全面振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加快構建“產業+企業+平臺+高校+人才+金融+政策”的區域創新體系,加快建設“一院一城一谷”,打造徐州科技創新核心區。大力推進“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和現代農業建設,著力構建“6+6”先進制造業體系,把培育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作為主攻方向,全方位擴大雙向開放,大力建設綜合保稅區、電子口岸、鐵路口岸等“十大開放平臺”,發展壯大平臺經濟,創建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和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打造集聚高端產業、高端要素的“強磁場”,今年以來,已有華為、中興、甲骨文、大唐、浪潮、軟通動力、中科曙光、華道數據等一批知名ICT企業先后落子徐州。
徐康寧:今天這個時代,結構偏重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徐州的轉型如果做好了有很大示范性,因為我國有很多像徐州這樣的資源型城市。經濟學上有個術語叫“資源詛咒”,凡是資源比較豐裕的地方,如果不很快轉型升級,那么豐富的資源對你并不是福音,而是詛咒。世界上很多資源豐富的國家很落后,資源匱乏的國家卻很發達,就是這個道理。
農民觸網創業, 富民走出“徐州模式”
陳鋼:張書記講發揮“三個作用”時說到要著力補齊短板,這些年,徐州在補農民收入這塊短板上有很多創新之舉,比如農村電商就有效帶動了農民致富。但按照省黨代會提出的6000元標準,徐州的任務還很重,有什么思路和打算?
張國華:農村電商在促進農民就業創業上作用十分明顯。李書記在睢寧沙集調研電商時指出,政府要做“推手”,不能“墻里開花墻外香”。我們將按李書記要求,制定針對性扶持政策,加大培育力度,盡快在全市推廣,讓更多農民通過“觸網”創業實現脫貧致富。在富民上我們還將大力推進“八項富民工程”,即產業富民、就業富民、創業富民、物業富民、合作富民、幫扶富民、轉移支付富民、低保托底富民,通過這些實現普惠性富民,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水平。按照省定標準,徐州還有68萬低收入人口、269個經濟薄弱村,脫貧攻堅擔子不輕。在這方面,我們一是發展特色產業脫貧,二是加快轉移就業脫貧,三是推進專業合作脫貧,四是增加資產收益脫貧,五是探索易地搬遷脫貧,六是完善社會保障脫貧。特別要抓好因病因殘致貧返貧的托底制度設計,因戶施策、因人制宜,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堅決防止脫貧人口返貧。
徐康寧:富民不光要有創新的思路和扎實的舉措,還要激發民間力量。徐州民間力量被激活了,所以就形成了電子商務這樣一種獨特的模式。電商活躍后,帶動了物流,帶動了以家具為主的各種板材產業的發展,農村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進入到這個領域,徐州農民甚至還與一些跨國家居行業合作,加入到全球價值鏈。民間蘊藏著巨大的創新創業能量,沒有政府去引導、打造好的環境,這種能量只會處在一種潛力狀態。徐州的富民新模式還是分享經濟的一種,分享經濟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這么多農戶參與到這樣一種模式中去,大家共同在分享經濟模式中獲得自己的利益。
打造“四個中心”, 推動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陳鋼:李強書記對徐州提出的“三個作用”中,要求徐州在淮海經濟區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春=洕鷧^建設講了多年,此次在省黨代會報告中被提升到如此高的位置,地方積極性與省里的戰略謀劃實現對接,這對徐州是極大的利好和難得的機遇,徐州將如何當好這個“龍頭”?
張國華: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的新要求,盡快制定具體方案,有力有序推進。要在整個淮海經濟區大格局中來考量和謀劃徐州的發展,深化產城融合,持續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突出打造區域經濟、商貿物流、金融服務、科教文化“四個中心”,提升城市承載力,完善功能品質,促進周邊城市聯動發展。要科學制定城市生態安全格局戰略規劃,讓“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名片更加靚麗。積極參與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建設,重點規劃布局“兩軸(京杭運河、黃河故道)、兩湖(微山湖、駱馬湖)、多片區(每個縣至少要建設一個成片生態區域)”,打造生態景觀走廊、新型城鎮走廊、經濟發展走廊、綜合交通走廊、文化旅游走廊,加快創成中國人居環境獎,積極爭創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更好彰顯楚韻漢風城市特質,讓生態環境成為中心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徐康寧:淮海經濟區是一個跨行政區域的經濟區,要實現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目標,任務不輕松。張書記講的思路緊緊圍繞“首位度”這三個字展開,中心城市一定要有首位度,首位度首先體現在經濟總量、經濟實力方面,所以對徐州而言,必須要經濟轉型,同時要體現對四周的輻射功能,要能夠成為區域內的商業流通樞紐和交匯點,建成商貿物流中心和金融服務中心,現代經濟社會中金融是核心,淮海經濟區范圍之內客觀上需要有一個金融服務中心。
擔當是精氣神,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陳鋼:“兩聚一高”關鍵靠干,省黨代會報告指出要“大力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濃厚氛圍”,李強同志對徐州提出的“三個作用”中,特別要求徐州在這方面發揮“先行”作用。那么,徐州究竟怎樣“先行”?
張國華:李書記希望徐州發揮“先行作用”,體現了對徐州干部隊伍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要把對干部的嚴管和厚愛結合起來,深入研究干部要在哪些方面來擔當、怎樣評判擔當、怎么來實現更好的擔當等問題,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責任擔當,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積極支持干部創新創造、探索實踐,激發干部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提振精氣神,健全完善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大力弘揚求真務實、馬上就辦的作風,嚴肅整治為官不為現象,真正讓想干事者有機會、能干事者有舞臺、干成事者有地位、不干事者沒位置,盡心盡力當好服務發展的“店小二”。
徐康寧:“擔當”雖然就兩個字,可份量非常重。什么叫擔當?求發展就是一種擔當,尤其在發展的困難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要堅定發展信念不動搖;擔當,也要敢于突破,在改革創新過程中要允許干部去嘗試,甚至允許失敗。如果沒有這種擔當,就沒有改革新舉措。所以,擔當包括多個方面,它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品格,是發展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