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進一步深化學習“三講話一通報”內容,踴躍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中。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三講話一通報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三講話一通報心得體會】
精準扶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脫貧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的是黨員干部長期的堅持和貧困群眾自身的努力,F在正值精準扶貧攻堅的階段,是扶貧工作比較艱難的階段。這個時期更需要的是干部們堅持不懈的毅力。國家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共苦,共命運,F在人民群眾有困難,黨員干部職責就是要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要時時刻刻為人民著想。
扶貧攻堅跟帶兵打仗一樣,要選準扶貧干部這個“將”。有的地方選派扶貧干部搞攤派,重數量輕質量,只管派下去,不管是不是勝任,結果不僅沒帶領群眾脫貧,還影響干群關系,有損黨和政府的形象。選扶貧之“將”,就是要選擇一批有責任、有擔當、有干勁、有能力的干部去基層駐村幫扶,真正撲下身子,深入田埂地頭,察實情訪民意,切實做到對群眾致貧的來龍去脈了如指掌,對制定的政策措施心中有底。唯有做到精準識貧、精準扶貧,才能實現精準脫貧。
*總書在新年賀詞李曾說過,“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目標尚未實現,工作仍需努力,當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關頭。我們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兌現好“按時脫貧”的莊嚴承諾,只要各級干部黨員們遵循中央脫貧攻堅的方針路線,齊心協力,為脫貧攻堅不懈奮斗,以“擔當”精神,“公仆”情懷,踏踏實實、抱誠守真地為民眾造福,那就一定能在扶貧的戰場中,充分發揮出一線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
【篇二:三講話一通報心得體會】
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去年全國124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根據現行政策,貧困戶銷號退出后,要留出緩沖期,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幫扶力度不減,確保穩定脫貧。但有記者調研發現,眼下,一些基層把這種緩沖期家庭在建檔立卡數據庫中標識出來后,“晾”在一邊,不幫不扶,一些家庭重陷困頓。
很多時候,貧困與脫貧之間,只有指標量上的細微差距,并沒有明顯的鴻溝。倘若貧困戶剛達到脫貧指標線,就把這些貧困戶“晾”在一邊,不聞不問、不管不顧,那脫貧攻堅就毫無實際意義可言,到頭來還是不能真正改善貧困戶的現狀!耙幻撠毦腿鍪帧保狈罄m跟進,缺乏持續幫扶,很可能會出現“飽而復饑、暖而復寒”。如此反復、折騰,既影響黨和政府的威信,也勢必給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加不確定性。
不可否認,脫貧攻堅“這場持久戰”已經到了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越往后時間越緊、越往后任務越重、越往后也越艱難。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倘若達到“脫貧線”便不幫不扶,不注重“貧困戶的發展現狀”而片面追求“數字式脫貧”,疏遠的是黨群干群關系,涼的是百姓的心,有悖中央扶貧政策的初衷,更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步伐。
“脫貧線”不是扶貧攻堅的“休止符”。光達到“脫貧線”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扶上馬、送一程”,留出緩沖期,保持原有扶貧政策不變,幫扶力度不減,確保穩定脫貧。往往剛達到脫貧線或者還處在緩沖期的農戶,普遍抗風險能力差,遭一場災,或遇上扶貧產業市場行情不好,或家里出現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等變故,很可能就會返貧。脫貧攻堅是場拉鋸戰,絕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把幫助緩沖期家庭穩定脫貧,作為決戰決勝貧困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實際出發,注重長效,講究策略和科學方法,否則,扶貧工作就會陷入“欲速則不達”和“越扶越貧”的怪圈。一是脫貧攻堅始終要樹立統籌發展的理念,既要解決“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等迫切的民生問題,又要扶貧扶志并駕齊驅,輸血造血雙管齊下,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人而異、因戶施策,不斷增強“造血”功能,以為引領,努力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術”的“四有”新型農民。二是實行“回訪”制度,切忌“漫灌式”扶貧,急于求成患上“急躁癥”,要學會“把脈”出實招,善于“抓兩頭帶中間”,對有致富能力者錦上添花,對生活困難者雪中送炭,對中間者注重引導其向致富脫貧戶看齊,并幫助他們理清發展思路。
打贏脫貧攻堅戰,黨和政府希望看到的是貧困戶通過黨員干部的幫助,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發掘自身潛能,培養一技之長,擺脫貧困,找到致富路。誠然,脫貧攻堅是一場硬戰、更是一場持久戰,要打贏這場戰,黨員干部要懷著一顆赤誠的為民服務的初心、干事創業的信心、破釜沉舟的決心以及勇于擔當的責任心,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只有讓人民吃得飽、穿得暖、安居樂業,收入水平和經濟實力真正跨過“貧困基準線”才能算得上名副其實的“扶真貧、真扶貧”,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才會由“數字量變”到“生活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