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王伯祥心得體會
11月30日晚,我到百花劇院觀看了新編現代呂劇《百姓書記》,竟被感動得幾次落淚。
這部劇作是山東省申報十藝節“文化獎”評審的重點推薦劇目之一,以壽光縣委書記王伯祥的創業歷程為素材,藝術地再現了壽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面對改革大潮、敢于迎接挑戰的歷史。劇作恢弘大氣、劇情跌宕起伏,從群眾、同事、家人等多個角度展現了主人公頂住壓力和誤解、排除萬難帶領群眾引進技術、建大棚、戰鹽堿的感人事跡,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劇中的主人公王伯祥是現實中真實的人物,查百度,有如下介紹:
王伯祥,男,1943年2月生,山東省壽光市化龍鎮西北柴村人,曾任山東省壽光縣委書記、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2002年12月,因病辭去時任職務。在擔任壽光縣委書記期間,王伯祥同志以造福一方百姓為己任,堅持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執政理念,身懷愛民之心,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深入條件艱苦、矛盾集中、困難突出的地方,盡力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在他的工作中,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腳踏實地干事業的求實精神和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他連續三年組織20萬勞力上陣開發壽北,把占全縣總面積60%的不毛之地,硬是變成了全縣的“糧倉”和“銀山”。面對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局面,王伯祥同志主持論證上馬了一批重點項目,公開考選、大膽啟用優秀企業經營人才,較早地實行了企業股份制改造,為壽光企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看完演出后,我想了很多。實事求是地講,這完全應當是一個政府官員題中之意,對于一個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共產黨的干部更是不在話下。每一個公職干部都能做到的事,為什么他卻那樣令人感動呢?
有人說現在這樣的干部稀缺。但我敢斷言,這樣的干部的資源我們并不缺乏。我們一定擁有成千上萬個這樣的“王伯祥”。
在看《百姓書記》劇時,我的腦子里也顯現出在網上暴光的若干個鄉、鎮、縣、市...的政府辦公大樓,一個比一個闊氣,一個比一個氣派,比如天天見到的市政府行政辦公大樓,比如新浪網報道的河南信陽明港鎮花3000萬人民幣建造了8000平米的豪華辦公大樓,樓前有占地10多畝的花園,植有名貴花木,書記鎮長辦公室達200平米,并備有專用電梯。這真的讓人不可思議!
真的不知道這些同志和管這些同志的上級領導同志每天都在忙活什么?
《百姓書記》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某鄉長要以村為單位,把原有蔬菜大棚拆了重建,要成方連片美觀大方,利于上級和外人參觀。王伯祥知道后,立即打電話批評那個鄉長,他說:“只要有利于蔬菜生長,不怕大棚雜亂無章!”。現實中的他,常說:“在農民身上打壞主意,堅決不干!”,“百姓最重要!共產黨的干部首先考慮的是群眾利益,只要對群眾有好處,就勇往直前地去干。”
“雨天你是傘,黑天你是燈;冷天你是火,熱天你是風……”這是戲中群眾對王書記的評價。
觀看王伯祥心得體會
“將百姓的事情當成爹娘的事情”是王伯祥的座右銘,實際上,他也一直踐行著這一承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身邊的工作人員這樣做。該電影深刻講述了壽光縣委書記王伯祥自覺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突破重重阻力,不懼困難,帶領廣大干部群眾,解放思想、開拓進取、艱苦奮斗,努力推進地區建設發展的感人事跡。在抗拒拆遷的問題上,他能真誠與群眾交流,聆聽群眾的呼聲,了解隱情,最終贏得了群眾的配合與支持;在選人用人上,他求賢若渴,目光如炬,不遠萬里請回技術人才韓樂山,發展壽光蔬菜大棚經濟;在潰堤面前,他率先垂范,奮戰在搶險第一線,將指揮部的大旗插在了施工現場;面對紀委的調查、親友的質疑,他堅持正義,無愧于心,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與無私,贏得了百姓的尊敬與支持。
百姓書記王伯祥同志勤奮敬業、熱愛本職、夙夜在公的奉獻精神,大膽改革、敢于碰硬、敢于突圍的破繭精神,牢記宗旨、一心為民、心系群眾的公仆精神,勤政愛民、鞠躬盡瘁、廉潔自律的律己精神,為新時期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標桿、作出了榜樣。
百姓需要這樣的領導干部,沒有領導架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干實事有魄力,伯祥書記將是我黨領導干部永遠學習的光輝榜樣。
觀看王伯祥心得體會
近日,崔學選、王伯祥兩位先進典型的先進事跡在濰坊經濟開發區廣大黨員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紛紛表示要以崔學選、王伯祥為榜樣,認真學習他們忠誠于黨、真摯為民、苦干實干的精神,進一步堅定信心,積極作為,以實際行動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
濰坊經濟開發區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在學習實踐活動分析檢查階段,根據上級要求開展對照檢查,與崔學選、王伯祥的先進事跡為標尺查看不足結合起來,開展“三個一”活動。一是開展一次集中討論活動。各部門、各單位充分利用每周二、四晚上的集中學習時間,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崔學選、王伯祥的先進事跡,并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如何學習、弘揚崔學選同志的先進事跡開展大討論,對照榜樣認真查找不足,明確整改方向,推動工作開展。二是撰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每名黨員干部在集體學習的基礎上,還充分自學時間認真思考、深入剖析,談感想、話體會,把學習所感所想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撰寫出了有思想、有深度、有見地的心得體會,經濟區黨工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并在開發區門戶網站上予以刊登,營造了濃厚的“向先進學習、抓工作落實”的學習氛圍。三是開展一次“四查四看四樹”活動,一查黨性觀念,看是否像崔學選、王伯祥那樣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樹立關鍵時刻豁得出來、沖得上去的大局意識;二查思想品質,看是否像崔學選、王伯祥那樣具有強烈的愛民情懷,樹立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宗旨意識;三查工作作風,看是否像崔學選、王伯祥那樣具有滿腔的工作熱情,樹立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敬業意識;四查工作業績,看是否像崔學選、王伯祥那樣具有一流的工作成績,樹立攻堅克難、事爭一流的爭先意識。通過對照,廣大黨員干部認清了自身差距,找準了存在問題,共查擺問題153個,提出意見建議72條。
觀看王伯祥心得體會
學習了王伯祥同志的先進事跡,深刻體會到他的高尚品德和境界是自己學習的榜樣,以下是自己學習中的體會:
學習他們的崇高精神
王伯祥同志是新時期黨員干部的優秀代表,他的事跡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通過深入學習,我深刻認識到,向他學習就是要學習致力發展的強烈意識,一心為民的崇高品格,腳踏實地的優良作風,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
首先,堅持第一要務,服務發展,致力發展。王伯祥同志堅持以發展為先、以發展為大。王伯祥同志創造性地領導了壽光的蔬菜生產、壽北開發及工業項目的升級改造,創建了全國聞名、江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為壽光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向王伯祥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們那樣,求真務實抓發展,開拓創新求突破,當好致力發展的帶頭人。
其次,堅持黨的宗旨,心系群眾,為民造福。王伯祥同志始終把心思全放在工作中、放在群眾上,心里始終裝著、想著群眾。工作中,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戰斗在第一線,不畏艱險、身先士卒。時時處處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一心撲在工作上,想干事,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勤奮刻苦,無私無畏,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范。向王伯祥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們那樣,思群眾所想,辦群眾所盼,急群眾所需,一心一意為群眾,當好為民造福的帶頭人。
再次,堅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開創局面。王伯祥同志始終都能從實際出發,確定發展方向,明確工作重點,制定工作措施,并對每一件事情、每一項工作,都能直面困難和問題,腳踏實地、全神貫注抓落實。向王伯祥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們那樣,堅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當好開創局面的帶頭人。
最后,堅持立黨為公,清正廉潔,樹好形象。王伯祥同志從不利用手中的權力謀私利,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向王伯祥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們那樣,清正廉潔,嚴于律已,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做讓組織信任、人民放心的好干部,當樹好形象的帶頭人。
對照王伯祥同志的事跡,認識到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問題與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學習的主動性不強,方法不佳,心態不正,存在急用、實用、浮躁思想。對目前工作有用的知識則多學、深學,對工作無用的則少學、淺學,突出表現在對政治理論學習重視不夠。缺乏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立場、觀點、方法去指導、分析、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導致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不強,不善于從政治的高度來觀察、分析問題,對事物的認識不清、不深、不全,帶有盲目性。
2、思想較保守,進取心不夠強。有時思路不夠清晰,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推一推動一動,校長安排了就做,不安排不做,不去主動的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低下。
3、創新意識不強,工作主動性不夠。工作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習慣于領導安排,局限于主要領導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在具體工作中,就如何結合分管科室實際開拓創新、搞出特色上沒有自己的工作思路,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還不能用全新的思維和方式去開創新的工作局面。有時存在應付過關想法,導致工作缺乏耐心,產生急躁情緒,影響工作效果。
為了更好的落實學習,我在以后工作中,將在以下方面努力。我將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發展大局,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一是踏踏實實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尤其是腳踏實地,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二是樹立教師形象。在工作作風上,要堅持實事求是,做到知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不斷提高協調能力、落實能力;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推進分管工作上新水平。一是提高工作標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立足本職,敬業奉獻;二是刻苦鉆研,提高業務能力,使自己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工作的發展方向,更好地找準工作定位,創新工作思路,自覺地超越過去、超越自我,開創工作新局面;三是要立足于學校班子關注的工作重點進行思考和謀劃,當好校長的助手,當好學生的老師,認真研究和解決一些重點、難點問題,維護班子團結,增強班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