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小崗、大包干、紅手印……歷經(jīng)三十多年的傳誦和洗禮,這些符號已經(jīng)成為烙刻在勤勞善良開拓的中國人心中永遠不曾離去的印記。今天,沈浩以一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無愧天地和百姓的奮斗,給我們心中不曾離去的奮斗史詩中,增添了“第一書記”崇高的形象。
他傳承的是奮斗的精神。他把到小崗村工作看成是組織的信任和賜予,看成是花錢買不到的責任和榮譽。他解放思想,堅持原則,解決矛盾,干事創(chuàng)業(yè),帶領(lǐng)小崗村民進行二次改革,給小崗村民帶來了盼頭。大包干精神在新時期新階段得到了傳承和發(fā)展。
他演繹的是奮斗的感動。他官不大,責任卻很大,他對人民群眾有感情,撲下身子和小崗村民一道吃苦,把幾千號人的吃穿住行當作責無旁貸的責任和奮斗的動力,用一片真心換來小崗村民的一片真情。
他展現(xiàn)的是奮斗的光輝。他上有老母,家有賢妻和摯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團聚,愛家卻不能顧家。他三年又三年,以任勞任怨、無私無畏地為百姓干好事、干實事來彌補自己對家人的心靈愧疚。“我們離不開沈書記”……能夠讓人民群眾感到離不開,這是何等的境界,這是生命何等的光輝!
他將有限的生命化為對人民、對事業(yè)無盡的奮斗,他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的同時,也使他的名字在我們心中永遠不會離去,沈浩--第一書記。
【2】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沒有“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豪言壯語,沒有“不達目地,誓不罷休”的大膽承諾,沒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雄偉愿景,有的只是在聽到一句句樸實而熱情的“沈書記好”的問候時,那微翹的唇角、聚攏的魚尾紋和依稀斑白的發(fā)絲。
淳樸的《第一書記》,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世界給中國一個機會,中國還世界一個驚喜。同樣,小崗給了沈浩一個機會,沈浩還了小崗一個驚喜。
六年的駐村生涯,給昔日的“中國第一村”帶來了萬眾矚目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從那些有幸親自前往小崗村學習參觀的干部們的描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從村民的那句“沈書記來小崗是咱們的福氣”中幸福的音色和笑容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從各種新聞報道、一摞摞的日記本中不難發(fā)現(xiàn),絲毫沒有夸張的成分。他是一名了不起的黨員干部!他用自己的黃金歲月帶領(lǐng)小崗村民過上了碩果累累的生活。
可還有誰記得當初他剛進村時遭遇的種種質(zhì)疑、不屑甚至刁難讓他怎樣的輾轉(zhuǎn)反側(cè)、傷透腦筋?
其實,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干部,像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一樣,拿著“基本稱職”的年度考核表,只是,他比我們多一些夢想,多一點責任,更多一些信念。
是夢想,是“一個快40歲的人了,想把握住這次機會”,“想和小崗一起突圍”的夢想,讓他甘于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這個有著“邪氣”的村莊。是責任,是“我想為你們爭口氣”的作為一個丈夫、一個兒子、一個父親的責任,讓他即便在被村民深夜 “偷襲”,依然發(fā)信息告訴妻子“我很好,不用擔心。”是信念,是“小崗是鳳陽的小崗,是安徽的小崗,是中國的小崗,有一天它會成為世界的小崗”的信念,讓他頂住重重壓力,秉公執(zhí)法,修路、架橋,追回鏟車,新建大包干紀念館,招商引資……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全國各地都在倡導(dǎo)黨員干部要補充“理想信念之鈣”。的確,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能創(chuàng)造奇跡。
為了增加自己對電影《第一書記》的理解,我又認真地看了一遍電影。而“走心”是我在第二次看完后從沈浩書記身上獲得的最大方法和“訣竅”。
作為一名公務(wù)員,一個年輕的干部,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更應(yīng)該擁有堅定的信念,樹立正確的風向標,堅持扣好“第一粒扣子”的情懷,用實踐去踐行“走心”的工作方法。
面對村民的“鍍金”說,他沒有急于解釋自己不是來鍍金的,只是笑了笑,那笑容中我們看到了他的從容淡定。初次開會,便能準確叫出村民的名字,連村民家的雞晚上在院子里的樹上過夜都了如指掌,他的前期調(diào)查、摸底工作是有多么細致、多么深入。也因這“不同凡響”的出場,讓許多人對這個初來乍到的選派干部刮目相看。住在村民的雜物間,他依然鄭重地上交了自己半年3600元的生活費。這個小小的細節(jié),無不體現(xiàn)出他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形象。同樣,念著吳奶奶不幸的遭遇,他提出要親自為他的兒子披麻戴孝安葬,安撫、寬慰了老人多年受傷的心靈,最終,老人主動提出來愿意遷墳,“死人不給活人擋道。”
這一切的一切,歸根結(jié)底,還是“走心”工作法的魔力。只有工作“走心”的干部才能走進群眾的心里,讓他們樂于支持我們的工作。
我們總喊著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不知在面對群眾時,是否能一心為百姓謀利?當然,在面對群眾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在經(jīng)過多次上門溝通無效后,我們還是要堅持依法辦事。在電影中,沈浩千方百計追討公有集體資產(chǎn)——鏟車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當然,當村里要開個飯店,他也是第一個想到了曾經(jīng)“不打不相識”的楊德福家,并細心地送來了店面招牌,這“大人不記小人過”的寬廣胸懷,與他“走心”的工作法殊途同歸——決不能讓那些自私自利的群眾損害其他群眾的合法權(quán)益。這點,在征地、拆遷中尤其要把握好原則,守住“底線”,以防被一些希冀利用征地拆遷謀取暴力的群眾左右。這也是當前提倡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雖然我們許多干部不會像沈浩一樣被選派到村里擔任“第一書記”,不會直接與老百姓打交道,但如果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能在各自的崗位上,竭自己所能,“走心”地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用我們的真誠和熱情直接或間接地感染每一位群眾,還怕走不進群眾的內(nèi)心深處嗎?
期待更多的地方上演全村人共同過大年的熱鬧而和諧的場景。
【3】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自認為我的淚泉線不是很發(fā)達,很多感人至深的影片惹得周圍人哭哭泣泣時,我依然可以非常泰然的欣賞電影,任憑身邊的人已經(jīng)哭得泣不成聲。然而《第一書記》這部電影卻著實打動了我,許多片段都讓我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淚,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用真情實感打動我的影片。
沈浩剛到小崗村遭到一些村民刁難的鏡頭讓我著實捏了把冷汗,我想沈浩會不會沒準備好如何應(yīng)付這些人,然后感到很受挫,可沒想到沈浩剛到小崗村就能清楚地了解村民的情況,說出他們的名字和家庭情況,可見這是一個多么仔細認真的人,他提前做的工作又有多少。之后沈浩開始挨家挨戶走訪,摸清各家的具體困難以及村里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他通過收回村里集體財產(chǎn)、幫助貧困戶、為小崗村修路、修大包干紀念館、為招商引資動員村民遷墳等一系列事跡贏得村民的信任、支持和愛戴。尤其是動員村民遷墳的過程中,當沈浩正在享受難得的和家人團聚的時光時,村民打電話告訴他吳奶奶的事情之后,他立刻回到了小崗村看望吳奶奶,而犧牲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也許這就是共產(chǎn)黨員需要的舍小家顧大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精神。大雨磅礴之中,沈浩將自己的雨衣披在了吳奶奶身上,這樣的一個舉動讓我的眼眶頓時濕潤了,要知道也許就是這披雨衣的動作對吳奶奶來說是多么珍貴和溫暖呀。
還有吃年夜飯的那一幕一直縈繞在我心頭,當村民們輪流用手機給沈浩的妻子和女兒拜年時,我已經(jīng)無法克制住在眼圈中打轉(zhuǎn)的眼淚了,滴滴的掉了下來。看到淳樸的村民們用最樸實,最真誠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沈書記的愛時,我深深的感受到什么是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句話的分量。當我看到沈浩在大家都給他的老婆孩子拜年時躺在吳奶奶的床上非常踏實的睡著時,又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電話的另一頭沈浩的妻子和孩子會是一種怎樣的自豪和幸福也許是很多普通人所無法體會的,影片中沈浩的妻子其實并不支持他到小崗村任職,多次和他發(fā)生爭執(zhí),然而這一刻相信她也認同了沈浩當初的決定,所以我認為這部影片拍得確實很真實,許多畫面都充滿著人情味,包括家人對沈浩態(tài)度的改變都非常符合常理。
影片結(jié)束前沈浩書記的女兒在演奏鋼琴前說了一段話深深感動了我,其中一句"大家在,我也在"透露出女孩堅強勇敢的性格,這似乎意味著女兒延續(xù)了沈浩書記的偉大精神,一個沈浩倒下了,后面還有千千萬萬個像沈浩這樣的年輕人在崛起,這樣的想法使我備受鼓舞。我們學習沈浩同志,就要像他一樣,不計名利,不謀私利,扎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人民百姓,更不辜負組織對于自己的期望,真正做到為人民務(wù)實、清廉、實現(xiàn)自我人生價值,實現(xiàn)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優(yōu)秀作風。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雖然沈浩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身上學到的,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職責,將永遠銘記在我心中。要想加入共產(chǎn)黨這個中國最先進的組織,我們一定要心系群眾,為人民服務(wù),以沈浩事跡為榜樣,以沈浩精神為動力,始終保持一股迎難而上的勇氣,始終保持一股敢為人先的銳氣,始終保持一股干不上去誓不罷休的志氣,振奮精神、凝聚發(fā)展合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始終牢記沈浩精神,關(guān)心身邊的老師同學們,多為他人著想,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不一定要干出什么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只需要我們保持一顆為民服務(wù),助人為樂的心,全心全意為他人著想就可以在平凡中體現(xiàn)偉大,在小事中成就自我,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4】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剛剛看完《第一書記》,感覺還是挺感人的,眼淚也毫無吝惜的留了下來。這部電影拍得很有人情味,沒有太多的口號,沒有太多的標語,但它帶給我的卻是對沈浩同志無比的崇敬,你真正做到了一個人民公仆應(yīng)盡的責任 當我們提及到“安徽鳳陽小崗村”,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了“包產(chǎn)到戶”,“中國改革第一村”的盛名傳遍祖國大地。而今,再提到小崗村的時候,就不得不提到這么一個人——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
沈浩同志原本是在安徽省財政廳工作的,他只是來小崗村掛職的,在城市里工作,他會有舒適的生活,更多的升遷機會,照顧全家老小的機會,這個對一般人來說掛職完后就會急著回家的,因為農(nóng)村條件差,一般人受不住。換句話說誰想過苦日子?誰天生就喜歡過窮日子?
2004年他離開省城合肥,離開了自己的家人,來到小崗村擔任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一干就是六年。六年來,他的身影遍布小崗村的各個角落,村民的家中和田間地頭無不閃著他關(guān)切的眼神。六年來,一個個大項目先后落戶小崗,大企業(yè)的落戶為小崗村未來的快速發(fā)展蓄積了無窮動力。新世紀的小崗村在沈浩同志和村民們擰成一根繩的熱火朝天的辛勤耕耘下,不但成為了新時期和諧社會的標桿式農(nóng)村,更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的現(xiàn)代化新農(nóng)村。
影片中,小崗村村民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體摁下紅手印,我為之動容了,壓抑已久的淚水流了下來。影片的最后,年僅45歲的“第一書記”沈浩同志因積勞成疾突發(fā)心臟病,倒在工作崗位上,小崗村人傷心欲絕,第四次摁下紅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崗村。六年離家卻以小崗為家的好書記,舍小家,卻為大家,是他帶領(lǐng)著小崗村人民一天天地富裕起來。同時,我也開始真正地明白為什么沈書記的離去會令如此多的人民惋惜悲痛!因為他真正地踐行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諾言,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招商引資,小崗村發(fā)展規(guī)劃的大事;遷移墳?zāi)梗彺宕迕竦拇笫隆.斏蚝品艞壛撕陀H人的團聚趕回小崗,看到坐在雨中的李奶奶,他眼圈紅了,馬上把雨衣披到了李奶奶的身上。回到村委會,他在片中唯一一次大發(fā)雷霆,做出了寧可不上GLG項目也不能強迫遷墳的決定。要知道這個決定背后沈浩擔當著多大的責任,一旦項目不能上,之前多少人的努力就會白費。沈浩會面對多少的指責。可是他還是選擇了尊重人性,尊重死者,尊重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在政府利益和一個小老百姓的利益之間,他選擇維護了后者的利益,這才是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
沈浩用他的行動詮釋了更多真正共產(chǎn)黨員的意義,但歸根結(jié)底,得到群眾的認可,才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最大意義。片中那在席間手手傳遞的手機,就在訴說著百姓對沈浩的感激。他們沒有什么華麗的語言,也不懂得如何去表達心中的感激,但是我想在手機另一端的沈浩的妻子,應(yīng)該是欣慰的,因為丈夫贏得了人民的尊重和口碑。
我也是一個黨員,如果把沈浩同志比作一面鏡子,那么鏡中的自己就顯得相形見拙了。沈浩的精神世界到底有多大,誰也不知道,但是這幾句話可能是他在精神世界里孜孜不倦的追求:對事業(yè)要有進取心;對工作要有責任心;對他人要有寬容心;對自己要有平常心;對老百姓要有無私奉獻的愛心;對黨要有一顆赤誠之心。沈浩同志請你安心走好,老百姓會懷念你,我也會以你為榜樣,向你學習。以人為本才是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招商引資,小崗村發(fā)展規(guī)劃的大事;遷移墳?zāi)梗彺宕迕竦拇笫隆.斏蚝品艞壛撕陀H人的團聚趕回小崗,看到坐在雨中的李奶奶,他眼圈紅了,馬上把雨衣披到了李奶奶的身上。回到村委會,他在片中唯一一次大發(fā)雷霆,做出了寧可不上GLG項目也不能強迫遷墳的決定。要知道這個決定背后沈浩擔當著多大的責任,一旦項目不能上,之前多少人的努力就會白費。沈浩會面對多少的指責。可是他還是選擇了尊重人性,尊重死者,尊重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在政府利益和一個小老百姓的利益之間,他選擇維護了后者的利益,這才是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
沈浩用他的行動詮釋了更多真正共產(chǎn)黨員的意義,但歸根結(jié)底,得到群眾的認可,才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最大意義。片中那在席間手手傳遞的手機,就在訴說著百姓對沈浩的感激。他們沒有什么華麗的語言,也不懂得如何去表達心中的感激,但是我想在手機另一端的沈浩的妻子,應(yīng)該是欣慰的,因為丈夫贏得了人民的尊重和口碑。
【5】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很早就聽說過了沈浩同志的事跡,所以當我聽說學校組織去電影院觀看《第一書記》時,早早地就趕到影院觀后這部觸動每一個心靈的片子。
《第一書記》的原型就是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積極響應(yīng)省委號召,作為全省第二批選派到農(nóng)村任職干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zhèn)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任職近6年來,沈浩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為重,干事創(chuàng)業(yè),勤奮務(wù)實,勇于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忠實履行共產(chǎn)黨員的神圣職責,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廣大干部群眾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
雖然很多人已經(jīng)看過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跡,但是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墻在一個長長的寫意鏡頭中出現(xiàn)時,那所有觀影的人們都安靜了。沈浩故居、房東家的廚房、小崗村的牌坊、大包干紀念館、紅手印 這些符號,很快勾引了回憶。而修路、建房、遷墳等等情節(jié),也是熟悉的故事。
與以往的宣傳資料不同的是,電影真實客觀的記錄了沈浩在小崗村的工作與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基層工作者的形象。從電影的序幕一拉開,我已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好似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樂一同起伏。
這是一好電影,一個由好演員、好導(dǎo)演、好團隊用心演出的好電影。我為沈浩自豪,為正在奮戰(zhàn)在農(nóng)村基層的人們自豪;為自己曾是一名基層干部而自豪,也為沒能用更執(zhí)著的行動留在需要的農(nóng)村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