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單位節休加串休共有三天的假期。在這小長假里,人們往返于各地給逝去的親人掃墓,寄托哀思!每到這時,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起兒時學過的那首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每次讀過都會有多種滋味襲上心頭,痛楚、失落、懷念、凄涼„„
“春天”這個乍曖還寒的季節里,景色依然顯得那樣的冷清。只有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拼著命的從地面探出稚嫩的腦袋四處張望!在這個陌生的嶄新的世界里,它會經歷怎樣的生命旅程?冰雪還未完全消融,那些剛剛復蘇的萬物正在孕育著新的生命。
想想人生何不如此?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冒著生命的危險把孩子誕生在世間,那種撕裂般的疼痛,見證了孩子與您血脈相連。再苦再難您努力呵護孩子的笑臉,再苦再累父親也會保護好家人的平安。如今,昔日的孩子也不在年輕,父親那高大的腰身也不再堅挺!那曾經濃密的黑發被歲月打磨成稀疏的銀絲不在有型!此情此景心底總會涌起無限的傷感之情。世間為什么會有悲歡離合?月亮為什么會有陰晴圓缺?好懷念有父母相伴的日子!而此時,我只能茫然地目送那些與雙親散步的同齡人。那漸行漸遠的身影,深深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敏感神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一晃,母親去世已經多年!往事歷歷再現,一切又好似昨天。您的面容,您的身影,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與夢境中,有母親對孩子的舔犢之情,更有孩子對母親那無盡的眷戀的、思親之情!!!
第二篇
清明是祭奠亡人的日子,人們往往此時此刻會冷靜下來重新審視生命內涵。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財富是金錢還是情感?二者的比重是不是掌握于最佳點?。
不管日復一日如何忙碌奔波,不管地位怎樣不同,不管貧富有何懸殊。在清明這天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調正情感的鉛錘。人們會放下一切,一家人約個時間,聚在一起去給先人掃墓。在悼念已故親人中得到生命的啟迪。
雖然如今與親人陰陽兩隔。但在所有掃墓人的心中,親人沒有死,只是離開了紛繁喧鬧的人世,安靜地躺在地下休息。人們帶來許多祭品。點心,酒。更有甚者帶來模擬別墅 汽車 空調 彩電 冰箱。還有冥美元。冥歐元。人們生活步入現代化后。為地下的親人沒有趕上今天的現代生活而惋惜。子欲孝親不在的傷感希望能用這種形式去補償。
到了墓前,掃去灰塵, 碑前擺上祭品和鮮花。點上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