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政治局在29日的會議上,審議并同意印發《黨政機關厲行勤儉反對浪費條例》。會議指出,艱苦奮斗、節約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良好作風。中心歷來強調,各級黨政機關要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帶頭厲行節約勤儉、反對浪費浪費。
把厲行勤儉、反對浪費以黨內法規的情勢固定下來,是貫徹落實中心八項規定和群眾線路教育實踐活動獲得的重要成果,如何把這一成果很好的鞏固下來,就必須長時間建立“ 過緊日子”的思想。
曾幾什么時候,在社會上講排場、比闊氣的奢侈浪費之風廣泛流行,其本源是在很多人思想上以為:現在國家GDP排第二了, 經濟發展了,物質豐富了,人民生活水平進步了,過往緊日子過慣了,應當好好享受享受了。因而在攀比心理和從眾心理的支配下,有的人看見先富起來的煤老板、礦老板等給兒子結婚辦喜事一花就是好幾百萬,自己打腫臉沖胖子,也要弄上幾十萬;有的基層單位看見領導座的辦公室比較大,不管有無條件,也要折騰出個大辦公享受;有的看見一些領導的小車不斷更新,而且一次比一次高級,自己單位也要弄輛高級的座座;有的看到領導抽的是中華牌煙,覺得與領導交談抽的煙太次了拿不出手;幾此種種,你再艱苦奮斗沒人知道,但那些單位講排場、比闊氣很快就有人知道了。
實在仔細想一想,辦公室小點也能辦公,車座普通一點,也能代步,辦喜事錢少花一點也見得丟人。但為何在社會上就流行這類奢侈呢?這里除“三公”消費的因素外,主要是人們已淡化了“過緊日子”的思想。只看到國家富了,卻沒有看到我國還有七、八千萬貧困人口;只看到住別墅的人愈來愈多,沒有看到在柵湖區、窯洞里還住著很多群眾,只看到滿大街汽車愈來愈多,卻沒有看到“希看小學”的貧困學生還需要資助。由此助推了奢糜之風泛濫,浪費現象普遍,大家看見了也習以為常。對堅持艱苦奮斗作風的人被他人看做思想老化、跟不上情勢;對節約勤儉的人被以為是“土老帽”,對“吃不了兜著走”的勤儉行為被人稱作“吝嗇”,在餐館落實“光盤行動”被人瞧不起,領導下基層座普通車覺得“掉價”,座小辦公室覺得“不大氣”,吃自助餐覺得“不排場”。任此風發展下往,再富的國家也會“坐吃山空”,再厚的家底也會成為“無底洞”,再好的官員也經不住奢侈的“”,黨和群眾的心就會愈來愈疏,和群眾的間隔就會愈來愈遠。
“歷覽先哲國與家,成由節約敗由奢。”“奢”的本質是過分地奢念、苛求、奢看、奢糜、豪華、奢侈,忘掉了艱苦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