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核心主體是人才,根本途徑是釋放人才活力。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回答四個問題奮力追趕超越討論發言材料,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回答四個問題奮力追趕超越討論發言材料1】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從嚴治吏,核心是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活力。今年以來,陜西省委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緊緊圍繞落實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結合省情實際,深入調研論證,靶向施策改革,創新建立了互為配套、同向發力的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明確了導向、搭建了平臺、凝聚了力量,激發了廣大干部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強大內生動力。
1、聚焦難題 科學謀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力度空前情況下,旗幟鮮明地提出建立容錯機制,鼓勵改革創新,為干部松綁解套、為敢想的人“開綠燈”、為敢干的人“兜住底”。作為延安精神的發祥地,陜西省委強化“四個意識”,立足反“四風”、正黨風、轉作風、帶社風,緊緊圍繞把好干部用起來、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相繼出臺和完善了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研判、從嚴管理干部等一系列制度辦法,取得有目共睹的顯著成效。面對經濟新常態和從嚴治黨治吏籠子越扎越緊,一些干部認識跟不上,工作不適應,出現了廉而不為、嚴而慢為、懶政怠政等問題。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成為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亟待破解的重大實踐命題。
2015年2月,來陜視察時對陜西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這是交給陜西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盡管這些年全省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城鄉面貌顯著改善,但西部地區欠發達的省情仍然沒有根本改變,制約發展的瓶頸性問題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要實現追趕超越目標,把提出的具體要求落到實處,就必須調動全省各級各類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勵廣大干部自覺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始終保持追趕超越的精氣神。
新的省委領導班子統一思想認識、順應時代大勢、回應實踐需求,按照的講話精神和具體要求,從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鞏固學習教育成果、激發干部隊伍內生動力、實現追趕超越的高度,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創新建立了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把從嚴管理教育干部的成功經驗及時升華、固化為制度成果,構筑起釋放干部內動力、激發干部新活力、增強干部外壓力的長效機制。
2、明規定責 系統施策
用機制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活力是一項頗具創新性的系統工程。陜西省委準確把握中央精神,勇于改革創新,細化工作措施,硬化考評標準,狠抓制度落實,確保“三項機制”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頂層設計明晰內涵。省委建立的干部管理“三項機制”,簡言之就是能者上、錯者容、庸者下,給干事創業者撐腰、給改革創新者松綁、讓為官不為者讓位,三者有機銜接、互為配套、同向發力,在干部選任、管理、考核、監督、獎懲等各個環節形成無縫銜接的制度鏈條,從內到外讓干部管理各要素充分調動、全盤激活,全方位激勵干部立足崗位、干事創業。
三管齊下推“能者上”。“出勤不出力、上班不干事,工資照樣領、待遇照樣拿”,是長期以來困擾干部工作的痼癥頑疾。《陜西省黨政干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貧困縣扶貧績效考核結果為主要依據,評優評先、考核獎勵、選拔重用“三管齊下”、綜合施策,讓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受褒獎、獲重用,讓敢擔當、敢創新的干部沒顧慮、有舞臺。嚴格落實中央關于脫貧攻堅時期保持貧困縣黨政正職穩定要求,省委統籌考慮解決貧困縣黨政正職出路的“三個渠道”,即在市級班子換屆中預留適量職位就地提拔;在省直機關中預留一定的副巡視員職位解決職級;對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特別突出的破格提拔。寶雞市制定了《激勵干部干事創業擔當有為的若干意見》,提出每年評選表彰10名“忠誠干凈擔當”縣級領導干部、20名“創新實干”鎮街黨委書記(科長)、50名“愛崗敬業”普通公務員,使干部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十措并舉為“錯者容”。“想干怕擔責、創新怕失誤、不干不出錯”,是長期以來困擾干部工作的思想枷鎖。《陜西省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堅持中央“三個區分開來”原則,細化容錯的11種情形,健全糾錯機制,樹立和強化為創新者容、為擔當者容、為實干者容的鮮明導向,為敢想、敢闖、敢試者吃下定心丸。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工作部門履行容錯糾錯的主體責任,一級為一級負責、上級為下級擔當,支持干部放手大膽工作、干事創業。渭南將“沒有為自己、他人、單位謀取私利”作為容錯的前置條件,增加了“有利于改革創新、發展大局的創新工作,群眾一時難以理解和適應的”情形,同時做到“容錯不容貪、容錯不容罪、容錯不容偏”。漢中市堅持保護改革創新、鼓勵發展探索,從執行政策、推動發展、處理難題等多個方面規范了可以寬容失誤的14種情形,將容錯糾錯融入干部日常管理,為銳意改革、敢于擔當者撐腰壯膽。
七條硬杠讓“庸者下”。“干部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退”,是長期以來困擾干部工作的一大難題。《陜西省推進省管黨政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辦法(試行)》,抓住省管干部這一“關鍵少數”,根據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綜合運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扶貧績效考核及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維穩綜治、黨的建設等工作不力的責任認定結果,明確了對相關干部進行調離崗位、改任非領導職務、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等調整的7個方面情形,對現有規定中已經量化的做出強調,對過去沒有量化的做了最大限度的量化,劃出了干部下得服氣的硬杠杠,真正把規矩立在了先、挺在了前。安康市將干部“下”的范圍延伸到了市直事業單位和市屬國有企業領導成員,具體細化為9種調整類型、27種情形,明確了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職和雙重領導部門的領導干部調整程序等問題,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機制。
3、真刀實槍 效應凸顯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陜西省委把落實“三項機制”作為干部工作的總遵循,真考實評,嚴格追責問責,層層傳導壓力,轅門立木、說到做到,推行以來全省共鼓勵激勵干部1122人,容錯糾錯156人,能下調整489人,有效激發了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凝聚起實現追趕超越的精氣神。
釋放了制度機制活力。省委“三項機制”出臺后,各市、縣(區),省級各部門,國企、高教系統自始至終把學習宣傳貫穿始終,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擺在突出位置,結合實際,相繼出臺了既與省委“三項機制”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的實施辦法,構建起上下銜接、相互配套,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制度體系,在全省營造了對標追趕超越、落實“五個扎實”,爭先進位、比學干超的濃厚氛圍。黨員干部普遍認為,“三項機制”直面少數干部“動力不強、活力不足、壓力不夠”等問題,劍指“無利不想為、顧慮不敢為、懶散不愿為”等現象,緊盯“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等弊端,精準號脈、因病施藥,是根治廉而不勤、為官不為等重癥頑疾的“千金良方”。
調動了干部工作積極性。省委在干部考察和班子研判中,對照“三項機制”列出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立硬標尺,看處理復雜問題情況,研判理論素養、業務本領、實踐能力是否突出;看急難險重任務表現,研判是否沉著應對、勇于擔當、善于開拓;看日常工作狀態,研判是否愛崗敬業、埋頭苦干、勇挑重擔。在今年市縣換屆中,省委組織部對市級領導班子和縣區黨政正職開展了三輪研判,對“正面清單”識別出的823名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對觸碰“負面清單”的26名干部不予任職備案,還有68名干部因工作狀態不佳等被“調下”。延安市將20名表現優秀的縣區政府非常委副職調整到同級黨委重要崗位,“七一”市委表彰的5名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全部提拔重用,起到了用好一個干部、樹立一面旗幟、帶動影響一片的放大效應。
提升了考核工作實效性。省委把“三項機制”與考核工作緊密捆綁,通過修訂考核內容、調整分值權重,校正評價標準,改進考核辦法,建立健全顯績潛績兼顧、結果過程協調、重點全面銜接、成績公論互補的考核評價體系,為考準考實干部、獎優罰劣提供科學準確依據。省委組織部把干部個人及其單位近三年的考核情況,作為選用干部的硬指標、必備項。渭南市采取多維印證的辦法,全方位、多角度甄別干部,先后“刷下”70余名工作不在狀態、發展不夠有力、成效不夠明顯的干部。省國土廳推行四因素考核辦法,在全系統調整干部108人,使優劣清晰分辨、各得其所,滿意率達到90%以上。
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在“三項機制”的推動下,廣大干部遵規守紀、竭誠奉獻、推動發展的意識顯著增強。最近,省考核辦、省統計局就貫徹落實“三項機制”情況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綜合滿意度達到92.76%。其中對貫徹落實“三項機制”出臺相關舉措的評價為95.39%;縣鄉換屆工作中運用“三項機制”情況的評價為92.5%;落實“三項機制”選用干部的評價為91.67%;運用“三項機制”激發干事創業激情、解決不作為問題的評價為91.41%。這充分說明,“三項機制”保障“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要求的神已聚、勢已成、效已顯。
推動了追趕超越發展。“三項機制”的強力推行,在全省掀起了干事創業、追趕超越的熱潮。韓城市緊盯干部隊伍,抓住關鍵少數,各項經濟指標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闖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逆勢突圍、轉型升級的新路子。鎮巴縣用全面剛性黨建推進全覆蓋脫貧攻堅,全縣31名縣級領導、159個縣級部門單位、6465名黨員,全覆蓋包聯幫扶129個貧困村和結對幫扶1.9萬貧困戶。咸陽市加大對環保工作執法力度,僅今年全市就有40多名干部被執紀問責,其中黨紀政紀處分10人、誡勉談話20人,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17人,使環境也是生產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城鄉居民的幸福指數。
4、創新實踐 啟迪深刻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黨的各級組織要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陜西省委創新推行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抓住了關鍵、找準了痛點、凝聚了動能,為追趕超越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為干部干事創業注入了源頭活水,上合黨心、下合民意,做法務實管用,經驗彌足珍貴。
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實現追趕超越,必須堅持黨委一把手親力親為、一抓到底。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構建“三項機制”是一項政策性強、難度大的系統工程,陜西在具體工作推進中,省委主要領導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強化頂層設計,辯證精準施策,立說立行、一抓到底,展現出新一屆陜西省委領導班子抓“關鍵少數”、抓關鍵問題,用制度創新促進工作推動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實踐證明,只有各級黨委一把手堅持問題導向、敢于擔當,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善抓善管,就沒有邁不過的石坎、克服不了的困難、解決不了的問題。
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實現追趕超越,必須大膽創新、銳意改革。改革創新是一場深刻革命,最深層的是體制機制的變革。進入改革攻堅期、經濟轉型關鍵期,想干事怕擔責、想創新怕出錯日益成為干部干事創業的“攔路虎”。陜西省委聚焦難題、敢于亮劍、勇于創新,率先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劃定“容”與“不容”的界限,強化“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找準了干部管理的切入點,契合了發展新要求。實踐證明,只有用改革架橋鋪路,靠創新激發活力,以制度管黨治黨,大力營造崇尚實干、鼓勵改革、保護創新的濃厚氛圍,才能把追趕超越發展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實現追趕超越,必須突出關鍵、抓住“少數”。領導干部是干部群眾的帶頭人和主心骨。陜西省委緊緊圍繞發揮關鍵少數作用,扭住關鍵問題,出臺省管干部能上能下機制,抓住了干部選任工作的“牛鼻子”,用領導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社會營造一種風氣、提倡一種追求、引導一種方向,真正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形成了干部凝神聚氣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實踐證明,只有切實把好“關鍵少數”的選任關和監督關,充分發揮好領導干部身先士卒、一呼百應,以身作則、上行下效的作用,才能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成效,譜寫推動發展的新篇章。
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實現追趕超越,必須多措并舉、聯動發力。多法并施、同向發力是最大限度發揮制度效應的靈丹妙藥。陜西省委站在當前和長遠、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戰略高度,緊扣發展第一要務,注重吸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經驗,規避多頭考核、重復考核弊端,構建起指向明確、務實管用、配套聯動的“三項機制”,大大提振了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實踐證明,只有建立系統科學、互為配套、同向發力的制度體系,使之成為干部作風的“凈化器”、推動工作的“加速器”,才能走出一條追趕超越發展的新路徑。
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實現追趕超越,必須強化落實、注重實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陜西省委建立的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明確了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細化了領導干部抓落實的責任擔當,傳導了壓力、增強了動力、凝聚了合力,各地各部門緊密結合實際,相繼制定了既符合省委規定精神,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實施辦法,引領了干部最大多數,凝聚了發展新動能。實踐證明,只有夯實領導責任,強化制度剛性,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推動制度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才能在追趕超越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
【關于回答四個問題奮力追趕超越討論發言材料2】
人才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人才優勢是最根本的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對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涵蓋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等各個方面,為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黨和人民事業要不斷發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們要認真學關于加強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堅持以建設人才強省為目標,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構建科學規范、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人才發展治理體系,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活力,為建設更加美好的陜西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認真學重要論述,深刻認識做好人才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強調“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擇天下英才而用之”“讓人才事業興旺起來”等。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黨中央對各級各類人才的關心重視,彰顯了中國廣納天下英才的博大胸懷,極大地豐富了人才理論內涵。
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支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是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新局面的施政總綱。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核心主體是人才,根本途徑是釋放人才活力,本質要求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們只有始終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培養造就更多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理解透徹、貫徹積極的人才,發揮他們在黨執政興國中的關鍵作用,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才能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是把握世界大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我國國情得出的科學論斷,也是指引中國發展由“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的行動指南。我們只有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引導各類人才充分認識、深刻理解、主動踐行新發展理念,才能使其真正成為全社會的普遍追求和自覺行動,在陜西落地生根。
實現追趕超越的現實需要。來陜視察時,立足全國看陜西,作出“陜西正處在追趕超越階段”的科學判斷,并提出“五個扎實”的具體要求。在新發展理念下實現追趕超越,不僅要有熱情、有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要有充滿智慧、素質優良、敢闖善干的人才隊伍。我們只有緊緊圍繞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把更多有能力落實“五個扎實”的人才吸引到全省發展中來,讓他們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有建功立業的平臺,才能帶動廣大干部群眾踏實干事、創新創業,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實現追趕超越的正能量。
二、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造西部地區人才高地
機制好則人才聚,人才聚則事業興。陜西有普通高校80所、在校學生超過100萬人,有各類科研機構1000多家、專業技術人員110多萬人。我們要充分挖掘科教資源優勢,努力把陜西打造成西部地區人才高地。
給人才松綁,創新管理模式。隨著經濟社會深入發展,人才管理體制不適應的狀況日益凸顯。這就需要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向社會放權、為人才松綁,加快形成更加科學、更加高效的人才管理和人力資源配置體系。一是完善人才評價體系。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職業分層分類制定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對知識分子要強化知識產權、創新成果的評價比重,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對黨政干部要突出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導向,解決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等問題;對企業經營管理者要聚焦戰略眼光、開拓精神和管理能力;對社會工作等其他領域的人才要注重提升工作崗位效能。二是提高人才配置效能。堅持用當適任、用當其才,充分發揮用人主體的主導作用,全面落實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用人自主權。深化黨政領導干部、國有企業*員選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力爭把優秀人才放到合適崗位,讓他們各展所長、各得其所。三是加強人才柔性管理。加快人才市場體系和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專業人才市場和網上人才市場,形成人才自主擇業、單位自主用人、中介提供服務的人才資源配置模式。探索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各方面人才順暢流動的制度體系,健全人才向艱苦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傾斜政策,努力實現尊重人才意愿與滿足社會需求的有機統一。
向人才傾斜,強化激勵機制。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能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強化激勵是關鍵。要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讓人才實現名利雙收,最大限度激發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積極性。一是用事業激勵人。事業發展是吸引人才、激發人才的最大動力。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增強各類人才對全省事業發展的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提供便利條件。二是用榮譽激勵人。發揮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等導向作用,對業績突出的人才給予崇高榮譽和物質獎勵。提高人才政治待遇,加快建設新型智庫,暢通高層次人才建言獻策直接通道。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在全社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三是用待遇激勵人。探索推動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有效途徑,推廣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的經驗做法,鼓勵各類企業采取股權獎勵、股票期權、項目收益分紅等方式,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完善人才生活保障制度,下大氣力幫助解決配偶就業、子女就學、住房醫療等實際困難,免除他們生活上的后顧之憂。
為人才服務,搭建干事平臺。搭好臺才能唱好戲。近幾年,陜西深入推進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科技成果交易額每年跨越一個百億元臺階,2015年達到721.7億元。我們要以實施創新型省份、西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西安高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三大國家戰略任務為契機,加快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強化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功能,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會和空間。一是建設創新創業平臺。發揮全省各級開發區要素集聚作用,鼓勵以“人才帶項目”方式推進試驗區發展。大力推廣“眾創空間”孵化平臺,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鼓勵多種形式的科技創新教育基地。二是建設戰略合作平臺。深化與省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建立全省知識、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和共享機制,不斷增強創新資源的公共性和開放性。加強與國際知名大學、高端智庫的交流合作,在我省駐外機構設立人才工作站和海外引智工作站,吸引更多優秀拔尖人才為我所用。三是建設綜合服務平臺。扎實推進國家知識產權交易運行公共服務平臺和國家技術轉移西北中心建設,加快構建全省人才發展綜合網絡信息服務系統,打造集人才工作組織管理、教育培訓、信息服務、產學研交流合作等功能于一體的服務平臺。四是建設金融支持平臺。設立全省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探索科技貸款風險補償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積極培育綜合性專利運營公司,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創新領域。
助力人才成長,優化培養方式。人才培養是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要更加關注人才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創新培養模式,促進人才規模、質量、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相協調。一是堅持需求導向。圍繞我省重大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加強創新鏈與產業鏈雙向互動,大力培養能源化工、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3D打印、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動通信等前沿領域,以及現代金融、現代服務業、社會建設等方面的創新型人才。適應現代企業管理需要,培養一批視野開闊、能力突出、社會責任感強的優秀企業家。緊盯新型工業化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求,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著力培養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按照建設的要求,加快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二是拓寬培養渠道。充分發揮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基礎性、決定性作用,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升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水平。加快建立網絡化、開放式、自主性終身教育體系,多層次、多渠道、大規模開展繼續教育。支持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完善產學研用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三是強化支持保障。發揮政府投入的引導撬動作用,建立多元投入機制,綜合運用區域產業政策和財政稅收杠桿,加大人才開發投入力度。建立符合人才創新規律的經費管理辦法,改革完善科研項目招投標制度,健全競爭性經費和穩定支持經費相協調的投入機制。破除求全責備等陳舊觀念,完善對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促進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三、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人才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強,涵蓋領域廣,參與主體多,必須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履行好黨委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職責,更好地發現人才、團結人才、使用人才。
堅持黨管人才這個根本。黨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則。各級黨委要充分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健全黨管人才的運行機制,充分調動各部門和各方面積極性,形成人才工作的強大合力。
把牢市場導向這個關鍵。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最有效形式,人才工作也必須遵循規律,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一方面,要把權力放下去,落實政社分開、政事分開、政企分開和管辦分離要求,簡化人才招聘、評價、流動等環節審批流程,消除對用人主體的過度干預,更好發揮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把服務搞扎實,加強人才工作與企業發展、高校建設、科研院所改革、社會組織壯大之間的協調聯動,善于運用市場機制、市場手段,真正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用好分類施策這個方法。人才事業是一項宏大的事業,面臨的情況千差萬別,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領域、行業特點,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增強工作針對性、精準性。要加快造就高端人才,實施陜西“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拓展“三秦學者”崗位設置,鼓勵人才專業化服務機構發展。要大力引進急需人才,用好國家“*”和“*”,大力實施我省“*”,更好地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要用好現有人才,堅決破除制約人才作用發揮的瓶頸因素,認真兌現各項政策待遇,正確處理人才引進與人才培養的關系,讓人才留得住、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