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面貌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直接關系居民的生活質量。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2017年社區環境衛生整治方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年社區環境衛生整治方案1】
為進一步夯實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基礎,推動“四創”工作深入開展,切實改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提高城鄉環境質量和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根據《六盤水市“四創”活動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六盤水市鄉(鎮)、村(居)環境衛生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六盤水“四創”組發〔2017〕2號)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以人為本、強化基礎、建立機制、優化環境”的要求,堅持分級負責、上下聯動、廣泛動員、全民參與、綜合治理的原則,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著眼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實行區、鎮(鄉、社區)、村(居)三級聯動,全面整治城鄉環境衛生,推動“四創”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改善城鄉生產生活條件和人居環境,實現城鄉環境的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和優化,為實現率先小康打下堅實基礎。
二、目標任務
按照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要求,著眼于統籌城鄉生態環境建設協調發展,通過大力開展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達到“一樹一改兩加強三提升”的目標(“一樹”即引導廣大群眾樹立講衛生、勤清潔、重環保的理念;“一改”即徹底改善城鄉環境臟、亂、散、差的面貌;“兩加強”即加強城鄉環衛設施建設、加強城鄉創衛隊伍建設;“三提升”即全區廣大群眾環境衛生意識顯著提升、城鄉衛生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城鄉面貌整體形象顯著提升)。進一步建立健全城鄉環境衛生清潔管理的長效機制,推動環境衛生管理城鄉一體化進程,為加快城鄉經濟發展、提高城鄉居民衛生健康水平奠定良好基礎。
三、工作重點及內容
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要緊緊圍繞“四創”活動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的總體要求,從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以中心城區、公共場所、居民小區、城中村以及鎮(鄉)、村莊和道路、河流沿線環境衛生整治為重點,實施六大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程
(一)城市環境衛生提升工程。把城區環境衛生整治作為改善城市面貌的有效手段,切實抓好以居民小區、機關單位、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城區出入口為重點的區域環境衛生整治,消除死角,清除盲點,真正做到全天候保潔;進一步加大城市“五臟五亂”治理力度,清理不規范廣告牌匾、門頭字號和沿街廣告,加大對城市“牛皮癬”打擊清理力度,及時拆除、維修、更換有礙市容市貌的違章建筑和破損的公共設施;加強寵物管理,重點對無證飼養犬類、違規遛犬、放縱犬類破壞市容環境衛生、戶外排泄糞便、污染破壞環境以及大型犬和烈性犬出戶等行為進行整治,治理公共場所犬類危害;對各類洗車店、防盜網焊接噴漆點、車輛維修點、飲食加工點、街頭燒烤點、夜市攤點以及餐飲、住宿、美容理發等“五小”行業進行規范和嚴格管理,最大限度減少城市環境污染,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創造文明優美整潔的市容環境。(責任單位:區城市管理局〈區綜合執法局〉、各社區、區直包保單位)
(二)鄉村環境衛生清潔工程。按照“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要求,通過鎮(鄉)、村(居)衛生綜合整治,使每個鎮(鄉)達到“五有”、“六無”標準!拔逵小睒藴剩阂皇歉麈(鄉、社區)、各行政村有一批布局合理、維護到位的環衛設施,配備必要的垃圾清運車輛;二是有一支工作認真、責任心較強的環境衛生保潔和管理隊伍;三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環境衛生專項制度;四是有一套考核獎懲制度和村規民約;五是有足夠的經費保障!傲鶡o”標準:一是無暴露垃圾和露天糞坑。對路邊、河邊、橋邊、墻邊、公共地段、村莊內、鎮郊結合部的垃圾徹底清除,見不到暴露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徹底消滅露天糞坑;每個村應合理規劃設置足夠的垃圾收集堆放點,建設必要的環衛設施,方便群眾集中傾倒和統一轉運處理,防止垃圾外溢和造成環境污染;要依托農村改廁項目,大力開展農村衛生廁所改造,提高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和糞便無害化處理率,對已改建的農村無害化旱廁及轄區公共廁所、學校公廁,要下大力逐步改造成水沖式,同時要按照“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對廁所外觀進行改造,對庭院進行硬化和綠化,對連戶道路進行亮化。實現村莊無暴露垃圾,無散養家畜家禽,渠道無雜物(草)飄浮,房前屋后無雜物,村內無露天糞坑,巷道無積水污泥,全村無衛生死角,樹立村容整潔新形象。二是無水面漂浮物。定期對所有河道、水塘、水溝的漂浮物進行打撈;三是無亂貼亂畫和亂拉亂掛。對墻壁、門面、電線桿、樹木等實物上的亂貼亂畫、亂拉亂掛徹底清理;四是無亂搭亂建和建筑物嚴重破損現象。凡違規搭建的建筑物和破舊的危房全部拆除;五是無亂堆亂放。對主要道路兩側和農戶房前屋后的亂堆亂放全部清理,基建剩余的建筑材料、柴草等做到堆放整齊;六是無污水橫流。對所有陰溝、下水道進行疏通,農戶灶間、畜禽圈的污水有排放管道或溝渠,嚴禁任意流淌。堅持以村為單位,以排洪、排污、灌溉渠“三渠”,鐵路、公路、河道、通村道路(橋梁)沿線“四線”,城中村及居民小區、村莊周邊、房前屋后、公共場所、集貿市場等“五片”為重點區域,開展“人人動手、清潔家園”主題活動,綜合整治鄉村環境,集中對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糞便、白色污染物和柴草堆垛等廢棄物進行清理,努力實現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大力解決秸桿雜物亂堆亂放、道路、排污不暢、私搭亂建、隨意圍占等現象。(責任單位:農村社區包保單位,各職責任務相關成員單位,各鎮〈鄉〉)
(三)市場秩序及環境衛生改善工程。著力抓好城鄉集貿綜合市場、專業批發市場、便民疏導點、社區臨時便民疏導點的整治,對各類早市、夜市、馬路市場和占道經營的流動攤點要進一步規范管理或取締,對市場內外的環境衛生要進行集中清理與整治,特別要加強對家禽宰殺和水產品攤位的衛生管理,努力做到劃行規市、流商歸攤、坐商歸店,杜絕市場外溢現象;市場內環境衛生要做到定時清掃、清運,全天候保潔,做到衛生整潔,商品擺放有序,垃圾容器配備齊全,給、排水設施完善通暢,公廁、垃圾站建設符合要求,防蚊、蠅、鼠措施落實到位;嚴格市場管理,整頓交易秩序,清理整治無證無照經營、制假售假行為,維護市場良好衛生和經營秩序。(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城市管理局、區綜合執法局、區商務糧食局、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各鎮〈鄉、社區〉)
(四)交通秩序安全暢通工程。把規范城市秩序作為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措施,綜合執法、交警、道路運輸等部門要按照各自權限,密切配合,切實履行管理職責,從嚴整治交通秩序和打擊非法營運,嚴格落實交通法律法規,做到車容整潔衛生、經營文明規范;合理規劃設置機動、非機動車泊位和出租車停車位,加強對商場、酒店門前臨時停車泊位管理,完善城區道路禁停標識標牌;加強公交車、出租車行業管理,取締“三無”車輛,加大對車輛亂停亂放行為的處罰力度,保證車輛按序、按線、按位停放,徹底解決車輛停放無序、違章占道等影響城市形象的問題;集中對機動車亂鳴喇叭、違法調頭、逆行、超速行駛等違法行為進行整治,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責任單位:市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區道路運輸局、區城市管理局、區綜合執法局、區物業管理服務公司)
(五)城鄉綠化美化生態工程。要嚴格按照“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高度重視城鄉綠化、美化工作,抓好城市公共綠化、居住小區和單位庭院綠化、城市街道和環城高速公路沿線特別是城市出入口的綠化,打造優美的人居環境。社區服務中心要督促轄區內單位對沿街臨巷可以綠化的地方進行全面綠化,鎮(鄉)、村(組)要積極引導群眾在房前屋后和空閑地帶栽植花卉樹木,在村莊主要巷道、通村道路和連戶道路兩旁進行植樹綠化,毗鄰景區和開辦“農家樂”鄉村旅游的地方要對與景區景點連接道路綠化進行規劃,要對實施綠化的地方及早做好規劃預留,在栽植適宜季節進行綠化,全面提高城鄉綠化率。(責任單位:區生態文明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局、各鎮〈鄉、社區〉)
(六)旅游景區環境優美工程。要加強旅游景區景點及周邊環境衛生的整治和美化,堅決整治景區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刻亂畫等現象。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做到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等現象,建筑物及各種設施設備無剝落、無污垢,公廁空氣清新、無異味,定時清洗。要進一步強化景區資源和環境保護,景區衛生及時清掃,垃圾日產日清,果皮箱(垃圾箱)布局合理,標識明顯,數量能滿足需要,造型美觀,與環境相協調,推動旅游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切實加強對賓館飯店、公交站點、商場等涉及旅游產業發展的公共環境的環境衛生和飲食衛生安全檢查和整治,努力營造干凈整潔、安全衛生的公共環境。(責任單位:區旅游外事局、區生態文明建設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各景區所在鎮〈鄉、社區〉)
四、整治時間及要求
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是一項具有長期性、反復性的工作,必須根據整治任務和重點,堅持長期治理與開展集中整治相結合,堅持專業清掃與全民參與相結合,群眾自律與督促檢查相結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把握各個階段的工作側重點,力求取得實效。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制定方案、明確任務(2017年5月中旬以前)。要采取多種形式,充分發揮身邊好人好事的先進模范人物、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分子、老黨員、老退休干部、群眾代表等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召開村情民意懇談會、院壩會、黨員學習會、村民代表會等方式,積極宣傳開展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的意義、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等,使開展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整治輿論氛圍。
區、鎮(鄉、社區)、相關職能部門要相應成立組織領導機構,確定專人負責,制定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在制定方案過程中,各鎮(鄉、社區)要結合實際,擬定轄區環境打造所需并且分步實施的項目計劃、設備設施增設計劃和人員增添等計劃方案報區城市管理局(聯系人:李永紅;聯系電話:13985388211),由區城市管理局匯總后報區政府研究,確定實施和安排。
在美麗鄉村打造方面,以大河鎮為示范帶動,區城市管理局牽頭,大河鎮和相關部門配合,在大河鎮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有效清除主次干道、小城鎮范圍、居民院落、農貿市場、礦區家屬區、村寨等地區的臟、亂、差現象,同時由區城市管理局將212省道從大埡口至大河中學段采取項目實施方式安裝路燈;區交通運輸部門和大河鎮加強“大河?連山”路段作為省級示范縣道的管理,并由區城市管理局在原大河收費站處改造一個入城洗車點,延伸配合大埡口入城洗車點的沖洗,有效減少從212省道入城車輛的臟車入城現象;區城市管理局與大河鎮協調溝通,根據后期工作需要,按照城市管理標準,增添相應設備設施和人員,形成工作常態,建立長效機制,爭取將大河鎮整治成為全區的美麗鄉村環境整治示范鎮。
重大節假日期間,區城市管理局(綜合執法)要加大公園廣場的巡查、督查和整治力度,全力做好清掃保潔和垃圾收運工作,整治占道經營;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要加強食品安全、市場秩序監管;區旅游外事局要加強景區景點衛生與秩序監管;公安(交警)要加大治安巡查、巡邏、交通秩序監管力度,確保治安案件下降、交通秩序通暢;區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鐘山公安分局要加強公共場所、網吧等衛生與秩序監管,杜絕群體性安全事故和網吧吸納未成年人上網;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要加強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杜絕帶泥上路和建筑垃圾亂倒;各鎮(鄉、社區)要加大日常巡查、清掃保潔和垃圾清運力度,規范管理轄區衛生與秩序工作,營造干凈整潔、文明有序的節日環境。
第二階段:全民參與、集中整治(2017年5月中旬至9月底)。各鎮(鄉、社區)、區直各部門要組織轄區村(居)全體干部職工,集中力量,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開展集中整治,逐步形成每月至少組織開展兩次全民參與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的機制。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各鎮(鄉、社區)建立和加強專業清掃隊伍,確保城鎮街道、城中村、城鄉結合部、村莊(社區)、集貿市場、公路沿線、溝渠河道等垃圾堆積比較嚴重的重點區域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治理,衛生死角得到全面清理,市容環境衛生全面好轉。
第三階段:鞏固提高、建立機制(2017年10月以后)。要圍繞改善人居環境、優化發展環境的整治目標,按照整治工作的總體安排和要求,加強環衛設施建設和專業隊伍建設,積極拓寬環衛投入的渠道,建立城鄉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逐步把全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及保潔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任務落實。為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區委、區政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副書記楊繼軍任組長,區政府黨組成員、區城市管理局局長陳宏量任副組長,區城市管理局、區“四創”建設指導中心、鐘山公安分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生態文明建設局、區旅游外事局、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等部門和各鎮(鄉、社區)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在區“四創”建設指導中心,由區城市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區“四創”建設指導中心負責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各單位的工作開展。
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把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展群教活動“回頭看”的重要舉措,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與當前各項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做到集中整治活動與各項工作兩不誤、兩促進。對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要有明確的領導分工,確定專人負責,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落實工作措施,強化工作責任,明確工作要求,加強督促檢查,搞好指導協調。鎮(鄉、社區)要對整治活動每日進行檢查,區“四創”建設指導中心每日進行督查,每月按村(居)委會進行評比和總結,堅持做好經常性衛生檢查評比工作,獎優罰劣,建立我區鎮(鄉)、村(居)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區“四創”活動領導小組適時進行抽查,對成績突出的予以表揚,對工作不力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通報批評、黃牌警告、公開曝光、依規問責等處理,其結果納入黨政班子及領導干部個人實績考核內容,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確保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二)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以整治活動為抓手,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扎實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進一步改善城市市容環境衛生面貌和管理秩序,促進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各鎮(鄉、社區)要進一步落實區域環境衛生責任制,按照《鐘山區關于加強城市管理的實施意見》(區辦通字〔2013〕190號)要求抓好區域環境衛生的集中清理和日常管護。區城市管理局(綜合執法)、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區旅游外事局、區環境保護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生態文明建設局、區交通運輸局(道路運輸)、鐘山公安分局(交警)、鐘山規劃分局等相關部門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將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與本部門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實施行業管理,制定具體標準,加強銜接配合,做到城鄉聯動,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真正形成綜合治理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