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開學季,近期,多地教育部門為迎來新學期的中小學生送上“減負大禮包”。諸如嚴查“陰陽課表”、開學兩周內嚴禁組織考試、設立“無作業日”等等,各地招式繁多的減負新政能否真正給中小學生減壓?
開學季多地發學生減負“禮包”
近期,隨著全國中小學陸續開學,地方教育部門出臺的“減負禁令”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新學期開始,上海發布的減負新政備受關注,措施包括杜絕考試題目中的“超綱”現象,開學兩周內,中小學不得組織任何形式帶有學科測試性質的練習、測驗和考試,等等。
上海還明確,將探索建立校長、教師信譽檔案,對督導檢查、信訪等渠道發現的“陰陽課表”、違規進行考試和測試,組織跨校聯考、教師有償補課、與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利益輸送等違規的相關責任人記入其信譽檔案。
新學期,同樣的“減負令”也在全國其他許多城市出現。今年1月1日起,長沙市教育局發布《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六項規定(試行)》正式實施,措施包括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不得早于8時30分,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含自習)不超過6小時,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陽光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等。
根據報道,今年新學期,長沙很多學校也相繼推出各自的減負新政,諸如每周一為“無書面作業日”,每周五下午為“無書包日”等。
新學期,沈陽市中小學生也迎來了減負新政,去年底,沈陽出臺了被稱為“最嚴減負令”的20條減負規定,措施細致到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中高年級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初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5小時之內等。
此外,沈陽還規定,教師不得用考試分數對學生進行排名和編排座位,嚴禁將全班學科成績及名次發至家長微信群、QQ群等公共平臺等等,詳細列出多項硬招給學生“減壓”。
三令五申的減負令,你知道多少?
“減負”,這已是中國各級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的老話題,近年來,幾乎每逢開學季,中小學生減負都會成為輿論熱話題。
有統計顯示,早在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減負”就開始出現在國家層面的文件中。自1987年中國提出素質教育概念以來,“減負”更成為中國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路上一道繞不開的坎兒。
從1988年,原國家教委發布《關于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的若干規定》,到2000年教育部發出的《關于在中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再到2011年的全國兩會上,“減負”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國中小學生的減負可謂已經“減”了幾十年。
有評論指出,從中央到地方,在眾多被輿論稱為“最嚴”、“狠招”、“猛藥”的減負政策之后,中國孩子們的書包甚至從“雙肩包”升級為“拉桿箱”,“孩子比大人累、家長下班比上班累”的尷尬現象越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