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前晚迎來第二季收官之賽,上海復旦附中的16歲女生武亦姝獲得冠軍,圈粉無數,有網友說“武亦姝滿足了大家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這檔節目掀起了學習古詩詞的熱潮。不少孩子、家長一路觀戰。一位家長說,看完節目,還在讀幼兒園大班的兒子竟然主動要求背古詩詞了。
新華書店古詩詞相關書籍正在添貨
昨天,我們來到西湖文化廣場的博庫書城。不少中小學生和爸媽一起流連在各類書架前,孩子們在看自己喜歡的小說,父母則多半在比較各種教輔書籍,大家都在為開學做準備。
古詩詞和部分寫作書專門擺出一個展臺,旁邊不時有小學生駐足。
一位戴眼鏡的年輕爸爸,正翻看唐詩內容的繪本。他說女兒兩歲半,最近正在跟著視頻學詩歌,《山村詠懷》剛能背出“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詩詞大會我看看確實很好,武亦姝這樣厲害的選手,基本都是從小背起來的,都是童子功。讓女兒現在學詩歌,不是一定要求她會背,或者懂其中的意思,主要是想營造一個古詩文的氛圍,讓這顆種子在孩子心中先發個小芽。”這位爸爸說。
高年級的家長關注古詩詞的重點,就不太一樣了。
一位五年級男生的媽媽,已經給孩子每門科目挑了一本教輔資料,走到古詩詞展臺,翻翻看看。
“小學規定要背80首詩,現在才背了四十多首,任務沒完成肯定不行。”這位媽媽比較了三四本書后,最終滿意地選了一本,領著兒子去付款。
杭州新華書店慶春路購書中心的文學組主管韋瑋說,最近詩詞大會很熱,關注詩詞的家長確實多了。所以一些古詩詞相關的書籍正在添貨,準備周末擺出一個古詩詞的展臺,供讀者選擇。
“每年,唐詩鑒賞、詩詞鑒賞等書,開學前是一個銷售高峰。今年詩詞大會播完,正好碰上開學季,應該會有不少家長和學生關注。”她說。
曉風書屋體育場路店,也有個古詩詞的集中展示,根據年齡不同,做了組合搭配,推薦給讀者。
育才小學要求學生
6年要背240首古詩詞
詩詞大會上,武亦姝的多次精彩表現,讓觀眾們眼前一亮。其實,她的表現除了個人愛好和積累外,和學校的古詩文教學方式也有關系。
她在節目飛花令環節背帶“月”字的詩句,大多出自學校的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這套校本教材一共六冊,在復旦附中和語文課本同為必修,融入日常教學,其教學內容大大超出考綱要求。全校學生都要在課堂上研讀《論語》《古文觀止》及諸子百家選篇,每天晨讀誦讀古詩詞。
校本教材第一冊選了《詩經?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也是武亦姝在節目中贏得最多贊嘆的詩句。
我們再來看看杭州中小學,如何進行古詩文教學。
一位育才小學的家長說:“去年暑假,學校對一年級新生家訪,就有老師提前布置了暑假作業,其中一項就是要求每日背誦古詩,一個暑假累積下來,還真不少。”
我們采訪了育才小學,負責人莫慧萍說:“最近古詩詞很火,武亦姝表現很精彩。不過,學校在2007年建校時就很重視古詩文背誦。要求學生在一個學期背誦古詩文不少于20首,六年12個學期,共計240首。這還是最低標準,如果有對古詩文更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多背。到了高年級,會有一些古文加進來。”
杭州小學,一般要求學生背誦古詩詞共80首,育才小學為什么要背這么多?
莫惠萍說,背誦古詩文,為的是弘揚傳統文化。“古詩里蘊含的不僅是韻律,更多的是古人的教育哲學、待人接物的生活禮儀等,有很多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背誦一些經典篇目,肯定有好處。
“另外,看看比賽中這些選手的精彩表現,絕大多數都是從小積累起來的。小朋友背古詩,一開始可能不知道意思,但記憶深刻,當背誦的古詩積累到一定量時,就有效果了。比如看到楊柳,就能隨口背出‘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寫作文時就能信手拈來。
“現在,學校主張晨誦暮讀,早晨進校背背古詩,下午放學時一邊整理東西,讀讀古詩就出門了。每天早晚、閑暇時間、寒暑假等,讀讀背背,不增加課內負擔,對孩子們來說,還是比較輕松的。”
低年級孩子背古詩
先從《笠翁對韻》開始
每個學校對古詩詞的教學,也都各有章法。有的小學,讓低年級學生背誦《笠翁對韻》《聲律啟蒙》等。
西湖區一位教二年級語文的李老師說,《笠翁對韻》是古人學寫詩詞前,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可以說是古人寫詩前的必備讀物。讀得多了,對培養語感很有幫助。
舉個例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斗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跟著讀兩句,就能感覺到很強的節奏感,朗朗上口,易于背誦。每天的晨讀課上,都會花些時間讀讀背背。有名同學領讀,讀出一句,下一句全班接上。讀了半學期,已經背了半本書了。另外,每節語文課前兩分鐘,請一名同學上臺帶大家讀自己喜歡的詩,一學期下來,也能學會不少。這些碎片化的時間里,背背古詩,還是很好的。”李老師說。
天長小學一年級,今年放寒假前,老師給每個孩子發了一本《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要求寒假里學生每天誦讀一首古詩,誦讀的情況需要記錄并反饋。一位家長說,“這幾天孩子剛讀了李白的‘贈汪倫’,昨天我們帶孩子去運河廣場玩,小朋友走到廣場水池邊,看到池邊正綻放的一大片梅花,脫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孩子每日的誦讀,在生活中找到樂趣,還是很有意思的。”
高考古詩文默寫只有6分
年年有學生問“為什么要背這么多”
武亦姝火了以后,有媒體采訪她所在學校的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黃老師說,一個學生兩年里找了他五六次,問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詩文,可不可以不背。也有家長質疑:為什么高考只占6分的古詩文默寫,在復旦附中平常的測試中要占到二三十分,要學生花那么多的時間去背?
黃老師再三表達了對當下古詩文教育情況的擔憂,他說,很多中小學語文老師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高的產出、最高的分數”,讓語文教學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
我們在采訪中,也有一些中學生表示,“背誦古詩一般都是小學階段做的事情,那時候背得最起勁,最有熱情,一上初中,每天忙著刷題,哪有時間再去背。”
“高考古詩文默寫只考6分,憑什么要花這么多時間在上面。”杭州高級中學語文組的高利老師說,“確實每年都有學生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可以理解,但不贊同。”
“目前高考要求的詩詞曲必背篇目是10篇左右,古文也是10篇左右。和小學生的要求比,篇數少了,但詩更難更長,比如《琵琶行》有500多字,背誦難度大。除了這些內容,學校的校本教材,還有不少篇目要求背誦。
“書讀多了背多了,有些內容無師自通。比如‘山深聞鷓鴣’,乍一看是聽到鷓鴣的叫聲,詩讀多了,就能發現‘鷓鴣’表達了挽留的意向,表達對別人的思念等。所以有個詞牌名鷓鴣天,也多表達思念之情。”高老師說,古詩文背多了,除了高考6分填空沒問題,對寫作也有不少幫助,詩詞寫進作文,可以增添不少文采。此外,閱讀題里還有篇古文閱讀,如果平時多讀古詩文,涉獵廣一點,優勢就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