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小學一年級招生入學報名時間政策出臺
株洲小學招生入學政策出臺
3月3日上午,記者從株洲市中小學考試招生政策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株洲市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株洲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實施方案》、《株洲市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實施方案》、《株洲市普通高中招生實施方案》三個招生考試文件。這三份文件既凸出了“充分發揮考試招生制度對推動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的杠桿作用,立足實際,突出公平,注重引導,穩妥推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的總體思路,又確保了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堅持了依法依規、屬地管理、“相對就近,免試入學”、公開公平公正、“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這五大原則。
招生入學政策體現了政策的完善性和導向性:
1.體育考試納入學業評價維度。維持原來考試科目和將體育、藝術納入中考綜合評價基礎上,將體育考試科目納入學業評價維度。即體育測試結果由原來的一次運用,調整為兩次運用,既在“運動與健康狀況”綜合素質評價中運用,又納入“文體綜合”維度的運用。文體綜合包括政治、歷史、地理、體育等學科。考慮體育中考的延續性與導向性、城鄉差別,體育設置為50分。
2.語數外主體學科地位凸顯。語文150分,數學、英語各120分。學科分值的變化已經在2015年的中考文件中提前告知公眾。語文科目考試的時間由原來的120分鐘增至為150分鐘;英語由原來的100分鐘增至為120分鐘。
3.加強“審美與表現能力”這個維度的考核。為穩妥推進藝術素質測評,加強對“審美與表現能力”這個維度的考核,從起藝術科目采用考試方式進行考核,主要從學業指標(藝術綜合素養)、發展指標(藝術技能水平)和基礎指標(平時表現)三方面考核。
4.外地回株考生要參加我市統一組織的體育測試。凡回株洲市參加中考的學生均要參加我市的體育測試,回城區的考生測試時間是5月22日,考試地點設在工業學校。
5.創新型人才培養試點進一步加強。普通高中招生實施方案中,自主招生學校,由去年的6所增加為7所,新增學校為醴陵市四中。同時城區株洲市二中、南方中學自主招生創新型人才培養對象由去年的30名增加到50名。
6.公辦初高中銜接教育對口直升生比例略有升高。對口公辦初中學校的直升生指標數控制在對口高中招生計劃數的5%-15%內,具體比例由普通高中學校確定,由市教育局基教科審定執行。
7.特招特長生招生進一步加強。教育行政部門審定的市級和省級特色教育(實驗)學校、市級認定特色項目校(新增)相應特招特長生認定比例可“上浮至當年學校招生總計劃的25%以內”。
為確保良好的招生秩序,力爭讓教育政策的紅利惠及到每一個百姓。我們切實做好“五個規范”,確保招生公平、公正。一是規范初中民辦學校招生,民辦學校必須按計劃、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組織招生,嚴禁組織任何形式的文化考試。二是規范特招特長生的招生,嚴禁以特長生名義招收文化生。三是規范招生方式,義務教育階段任何學校任何類別的招生嚴禁組織任何形式的文化考試,嚴禁以減免學雜費、提供獎學金、辦重點班和實驗班、與家長簽訂協議等不正當手段招生。四是規范普通高中錄取程序,指標生,自主招生,特招特長生等招生要公開招生計劃、錄取時間、錄取方式,并在株洲教育網公示錄取結果,確保公平、公正。五是規范學籍管理,嚴格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確保普職比大體相當;嚴格實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未經教育行政部門許可的招生或超計劃招生都不不予注冊;嚴格按成績等第錄取,不接收任何條子生。市教育局監察科、基教科、民辦科分別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舉報。
同時,記者了解到,我市各學段學位比較充足,,株洲小學可提供個38010新生學位,其中城區可提供 12200個新生學位(株洲有小學畢業生37334人,其中城區小學畢業生11891人);株洲初中可提供37900個學位,其中城區可提供11980個學位(株洲有初中畢業生35553人,其中城區初中畢業生11013人);株洲可提供高中學段學位(普通高中、職業高中)36000個,高中招生計劃基本與去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