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校評價學生 教育部門評價學校
鄭州市教育局強調,民辦學校要精心選擇評價材料,精心設計評價工具。
具體要求:一是生活化、情景化;二是真實問題;三是考查高品質思維能力;四是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比如想了解家庭情況,可以問問這個家庭有幾間洗手間、幾間臥室。想了解一個學生的社會實踐情況,可以問學生最喜歡哪個景點,哪個城市,并說出理由。“今年肯定不會出現神題、怪題,因為我們將對47所民辦初中的評價內容進行再評價,發現違規情況一律按照違規進行處理。”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田保華說。
B
錄取時以分數呈現結果算違規
評價到底是不是考試?和考試有什么區別?
對此,田保華表示,“評價與考試有嚴格的區別。評價主體是多元的,不僅有招生學校,還有生源學校,不僅有老師,還有學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而考試的主體較為單一,以學生為主體。”
他強調,考試主要是針對學業,而評價則是方方面面。另外,評價的結論以等級呈現,不僅有量化評價結果,也有質性評價系統描述,考試則以分數呈現。
評價結果的呈現形式為等級。學生發展的五個維度,各占20%的權重。
錄取的依據:過程性評價的評價結果(等級)+階段性評價五個維度的評價結果(等級)。
也就是說,過程性評價從A開始排,階段性評價每一方面也有等級,錄取可以從A+5A、A+4A,A+3A……A用完了用B、C、D……一直往后排。
錄取時,民辦學校只要是以分數呈現結果就算違規。
C
評價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
在田保華看來,電腦排位是最不科學、對孩子傷害最大的方式,多方面考慮,鄭州沿襲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式。“民辦學校評價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評價材料的選擇和評價工具的設計。”田保華說。
他表示,“評價是教育改革中專業化程度要求最高、改革進程最容易變形、改革成效最為緩慢的一個領域,但無論從學生發展,還是從民族未來的角度看,評價都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
“考查的不一定是課本上的知識,是真實生活場景的再現,我們現在走出一小步,對鄭州教育、對中小學教育就是一個大的發展和有意義的引領。”他說。
五大評價標準
品德發展水平:包括行為習慣、公民素養、人格品質、理想信念等四項關鍵指標。
科學素養水平:包括實證意識、探究能力、科學思維、質疑創新、興趣習慣等五項關鍵指標。
學業發展水平:主要考查學生對各學科課程標準所要求內容的掌握情況,可以通過知識技能、學科思想方法、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關鍵性指標進行評價,促進學生打好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基礎。
身心發展水平:主要考查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情況,可以通過身體形態機能、健康生活方式、審美修養、情緒行為調控、人際溝通等關鍵性指標進行評價,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
興趣特長養成:主要考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個人愛好等方面的情況,可以通過好奇心求知欲、愛好特長、潛能發展等關鍵性指標進行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校長
解讀
強調綜合素養和表達能力
教育局的政策出臺了,民辦學校的校長們對政策有什么樣的看法和認識呢?
鄭中國際學校校長張心浩:
他說,今年民辦初中在命題上會突出基礎性、全面性、綜合性、實踐性、原創性、開放性。
也就是說,單純記憶或者計算類的題目和超越小學知識范圍的題目會很少,而涉及奧數和超越小學生認知水平的題目,將不會出現。
題目將側重于生活常識、科學常識、健康衛生常識、審美藝術等綜合素養,同時考查閱讀理解、語言的表達、知識的運用與實踐、邏輯思維、自主學習、觀察與分析、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等能力。
“每所民辦學校的評價內容反映了他們對學生的要求,與學校的辦學特色密不可分,家長可以提前搜集心儀學校往年的評價內容作為參考。”他建議。
一八聯合國際學校校長劉訓昌:
他非常認可綜合素質評價的做法。
在他看來,這種評價,從幾個特點來考核,要求學校從這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要求學生從這幾個方面來發展。“符合我們對學生的要求。”不過評定過程中,他認為“可行性非常難把握,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比如評價要求真實、有社會性,體現生活場景,這就提供了政策指導。
他說,學生的學業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分數不是全部要求,但課程標準也是上學期間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
怎么來評價一個學校的教育,就是通過這些課程標準來實施的。
“每一個知識都不是單一的,摻雜著很多學科的東西,現在教學不單獨說一些口號類的東西,而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
他說他們學校會顧全社會影響,按照教育局的規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