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yè)網訊 昨天是南京市規(guī)定的小升初跨區(qū)借讀生需回原籍登記報名的第一天。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在今年南京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尚未出爐的背景下,今年擇校政策不明,跨區(qū)擇校更是被傳將被嚴禁,因此不少家長為了掛靠上熱點學校的學區(qū),想盡各種奇葩方法鉆空子。南京有關招生專家通過首日報名情況的典型案例進行了一一點評。
現場直擊
記者昨天上午在南京市鼓樓區(qū)教師進修學校看到,在小升初跨區(qū)借讀生回原籍登記現場,已經有很多家長手拿裝著自己的戶口本、產權證等證件的文件袋,在登記窗口前排起了長隊。在登記過程中,也有不少家長的登記材料出現了“麻煩”。
夫妻離異有蹊蹺戶口移動不靠譜
登記窗口排起了長隊。新華報業(yè)視覺中心吳俊攝
一位年約40歲的學生父親,在窗口辦理登記手續(xù)時,教育局工作人員對他的材料產生了疑問。這位學生父親與妻子協議離婚兩年,在建鄴區(qū)的夫妻共有房產給了女方,而孩子則由男方撫養(yǎng)。父親帶著孩子遷戶到鼓樓區(qū)的爺爺奶奶家處。學生父親稱,他的小孩在爺爺奶奶那里居住,就可以在鼓樓區(qū)上學。
招生人員回應:從正常的角度,為了孩子的發(fā)展和生活,房子應該給帶孩子的一方。一方帶著孩子凈身出戶,到爺爺奶奶那里居住,這不利于孩子的發(fā)展。遷戶是他的自由,是可以的。教育局也會照顧,統一安排相對就近就學,但不能參加公辦學校的搖號。
亂掛戶口親戚家不能搖號聽分配
一位年輕的學生母親焦急地在窗口詢問,她的戶口本也遭到了疑問。這位學生母親居住在棲霞區(qū),但是戶口掛靠在鼓樓區(qū)的姐姐、姐夫家。同樣的情況在上午不只出現了一例。一位學生父親出示的產權證書表明房子在江寧區(qū),而戶口則在鼓樓區(qū)。更令工作人員質疑的是,戶口本該學生家長與戶主關系一欄中,赫然是“其他親戚”。這位家長表示不愿意遷戶到房產所在地,不能參加公辦學校搖號也要在這邊上學。“我小孩年級前20名,他要沖沖的。”家長表示。而現場有家長為了讓孩子在鼓樓區(qū)就讀而亂掛戶口。
招生人員回應:按照規(guī)定,戶口應該遷往房產所在地。有很多家長不愿意遷,教育局會統一安排,但不能參加公辦學校的搖號。而不回戶口所在地就讀,也要進行登記。
名校學區(qū)房吸引大兄弟姐妹都要“分一點”
一位家長拿著房產證來登記。他介紹,一家有三個兄弟姐妹,各分得了父母房產的5%,因為這個房子對應金陵匯文學區(qū),孩子們都要在這里上學。而這位家長承認自己在外區(qū)有100%的產權房。
招生人員回應:根據政策凡持老人產權證上學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學生的父母雙方都未購房或未分配住房,確實沒有自己的住房,二是父母婚后,孩子出生后的戶口一直都與老人在同一戶籍上,且從未遷動過;三是父母、孩子與老人實際常住在一起。戶口掛在四老家的,必須是戶口從未移動過,這種中途遷入的,一概都不符合要求。
【家長心態(tài)總結】
跨區(qū)擇校難,更多家長想擠進教育強區(qū)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在登記中想打擦邊球的家長,說到底,本意上都是希望孩子能夠上個好一點的初中。不過,和往年不太一樣的是,有更多家長想把戶口遷到教育強區(qū)來。
“聽說今年跨區(qū)擇校非常難,那么進入名校比較多的區(qū)對孩子來說機會更大一些。”一位家長分析說,“名校空余學額有可能會拿出來搖號,那么進入鼓樓這樣的區(qū),就有進入熱點初中的機會啊!”
政策解讀“鉆空子”的要服從分配,無權搖號
據了解,目前家長最常見的“鉆空子”的做法有:一種是“倒掛四老家”,即家長自己有住房,將一家三口的戶口掛在爺爺奶奶或公公婆婆家;第二種是“掛入親朋家”,即家長將全家人的戶口遷入姑媽、舅舅或朋友家中,出現一大家七八個人住在面積僅三四十平方米的房內;三是“瞎掛別人家”,即家長將戶口掛入一所好學校附近的不認識的人家。更有甚者,將戶口掛到辦公用房或是查無此門牌號碼。
“對于打擦邊球的情況,一般來說,將由區(qū)教育局統一為孩子安排一所區(qū)內初中入學,但是不一定能上掛靠戶口的施教初中,也不能參加熱門公辦初中搖號。”鼓樓區(qū)有關招生負責人解釋說。
“小升初”跨區(qū)借讀登記今天啟動
不少家長為上名校在戶籍上做“文章”
南報網訊 (記者 錢紅艷)今天(4月24日)是我市規(guī)定的小升初跨區(qū)借讀生回戶籍所在區(qū)教育局登記報名第一天。跨區(qū)擇校的學生家長紛紛回原籍登記,以保證戶籍所在學區(qū)內公辦校的學籍。記者采訪發(fā)現,為了上名校,不少家長在戶口上做起了“文章”。
今天上午,在鼓樓區(qū)教師進修學校登記點,不大的辦公點擠滿了家長。工作人員多張桌子排開,逐個完成審核、登記、發(fā)表、回收表等一系列動作,一上午下來工作人員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小升初跨區(qū)借讀生回原籍登記需要帶齊《借讀生回戶籍地登記通知單》、戶口本、房屋產權證以及一寸照片,缺了其中任何一樣,都得在登記的“流水線”上中途“退出”。而且即使材料齊全,還得保證孩子的戶口和父母房屋產權證在同一地。
“孩子的戶口在鼓樓區(qū)爺爺奶奶家,我房子在秦淮區(qū),為什么不能登記?”采訪中一位家長提出質疑。這位家長說,他家孩子在鼓樓區(qū)上力學小學,但是因為自己的房子和孩子戶口不一致導致上初中成了問題。
鼓樓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這種情況不符合跨區(qū)借讀登記的條件,因為孩子在鼓樓本區(qū)就讀,戶口也在本區(qū),所以不需要登記,但是家長的做法很明顯是為了上好學校空掛戶口。這種情況要么服從鼓樓區(qū)統一調配到一所公辦初中,要么將戶口遷到父母房產名下就近入學。而持老人產權證上學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父母的確無房,孩子出生后戶口一直與老人在一起,還必須實際居住在一起。對于“實際無房”者,教育部門會統一安排學校,不能參加公辦電腦搖號。
采訪中,記者還發(fā)現,有的家長名下有兩套住房,為了上一個好學校,將孩子戶口從其中一套住房遷到另一套住房,卻沒有實際居住在戶口所在的那套房。這種情況在登記時也會遭遇麻煩。
南京市有關招生專家提醒,雖然今年的小升初新政還未出爐,但是仍有一些家長忙著掛靠戶口,而無論今年招生政策如何,這些違規(guī)行為都是無效的。專家表示,針對一些違規(guī)情況,各區(qū)教育行政部門一是勸家長按市教育局有關要求做,二是凡戶口亂移動的統一安排孩子入學。“特別要提醒的是,以前曾出現過家長自己提前聯系好學校,最后就不來登記的情況。但今年擇校形勢嚴峻,請家長一定要登記,從而保障孩子在戶籍所在地享有義務教育學位。”
新聞鏈接
以下幾種情況通過動戶籍上名校沒用,只能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到一所學校就讀,也不能參加公辦熱點學校搖號。
1.學生家長自己有房,但認為對應的施教區(qū)學校不理想,于是將戶口遷入到集體戶內,想通過這一辦法上集體戶口對應的好學校。
2.父母沒有自己的房子,小學時把孩子戶口掛在爺爺處,上爺爺房子所在施教區(qū)的名校。臨近小升初報名時,又將戶口遷入外公所在的一所名中學施教區(qū)內,認為戶口在哪里就應該上哪里對應的中學。
3.孩子父母本身有房,但外婆的房子所在的施教區(qū)學校好,于是父母假離婚,媽媽將自己與孩子的戶口遷至外婆處,認為既能上臨近的名校,又能參加電腦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