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有145元收入,對于居住在大城市的居民來說并不算多,但這對于生活在我省鄉村的百姓來說,卻是一筆不菲的生活資金。
1月5日上午,從銀行領出上個月的養老金后,澄邁縣福山鎮文社村65歲的村民符成貴高興地來到菜市場買菜,他先買了1包紅梅牌香煙,再買了1斤排骨、2斤白菜以及1斤豆腐,這是他和老伴兩天的伙食,共花去40元。因為花得有點多,回家后,老伴陳金香還嘮叨了他幾句。
“每個月都有錢領,你怕啥!狈少F笑著安慰老伴道,“現在政策好,60歲以上老人每個月能領到145元錢,用完了,下個月還有錢領。”
去年開始,年滿60歲的老伴陳金香也開始領取了養老金,這讓符成貴兩口子喜出望外,兩人每個月能領到290元,“基本上夠買菜錢了!
50元、70元、85元、145元……2010年起,符成貴開始領取基礎養老金,同時也見證了金額的不斷變化。
“說明政府越來越關心百姓生活了!狈少F說,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吃好,多活幾年,可以領到更多養老金。
“十二五”的5年,是我省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大幅提高的5年,百姓更多地分享到了經濟發展的成果。
5年來,我省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調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水平,2013年7月,將新農;A養老金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100元,比制度實施之初增長了81%。
我省自7月1日起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統一上調15元;自1月起,將農村居民每人每月135元、城鎮居民每人每月145元的基礎養老金統一提高至每人每月145元,提標后,我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居全國省區前列。
1.對1998年7月1日后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準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于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2.對其中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的,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月平均工資x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目前,a=0.6,今后隨經濟發展情況調整。
注:比較上述兩個公式,可以看出,(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這個方式,通過自己的工資與平均工資取平均數的方式,盡量中和高工資的人和低工資的人,使退休后的基礎養老金差別縮小(一般而言,收入高的人繳費工資高,收入低的人繳費工資低)。但是,如果這個人的繳費工資太低了(目前政策設定為低于平均工資的60%),則對這個人繳費和領待遇的比例而言,就是繳費太少而領待遇偏多,這對其他參保人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鼓勵大家在工作的時候多繳費,年老后多領待遇。因此,設置了a,減少了繳費少的人今后可領的養老待遇。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