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漲工資最新消息
從教育部獲悉,目前中青年教師已成為主體,高校教師45歲以下占比超七成。下一步,將改革教師績效工資政策,大幅度提升教師工資績效部分的比例。此外,"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需要根據學齡人口高峰遷移做適當師資儲備。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教師隊伍建設第三方評估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石中英介紹,截至,全國有各級各類普通學校專任教師 1507.67萬人,比2010年增加102.22萬人。年齡結構不斷優化,中小學教師40歲(不含)以下占55.99%,高校教師45歲(不含)以下占71.65%,均比2010年有較大幅度提高,中青年教師成為主體。近5年來,6所部屬師范大學招收5.2萬多名免費師范生,落實5.3萬多名免費師范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近11.7萬人培訓。
目前全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已全面落實績效工資,多數地區非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實施工作穩步推進。各地要穩步落實,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此外,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2013年啟動至今,中央財政下達綜合獎勵補助資金43.92億元,惠及604個縣的94.9萬名鄉村教師。截至,中央安排預算內資金141億元,建設教師周轉宿舍25.2萬套,入住教師31.2萬人,建設規模888.6萬平方米。目前全國有24個省份采取在學免費、學費返還等方式,實行地方師范生免費教育,每年約有3.4萬名師范生和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比2009年增加75%。
石中英坦言,到2020年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時期,目前,我國教師工資不高、工資增長幅度低,未能反映出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應具備的地位待遇。農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局面尚未完全形成。吸引、鼓勵、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還需要政策引導。
此外,雖然我國教師隊伍基本具備了合格學歷,但面對新時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挑戰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有待提高。我國教師隊伍的區域、城鄉、學校和學科之間配置的不均衡,沒有很好地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發展相協調!叭娑ⅰ闭叩膶嵤,需要根據學齡人口高峰遷移做適當師資儲備。
因此,未來五年將繼續推動地方實施師范生免費教育,培養“一專多能”的本土化鄉村教師。推動地方全面落實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引導地方財政加大投入,力爭將這一政策擴大到所有鄉村地區,同時引導各地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實行工資傾斜政策。
此外,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保證教師工資水平穩步增長。改革績效工資政策,大幅度提升教師工資績效部分的比例。探索在職業學校設置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探索地方政府、高等學校、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四位一體”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模式,強化技能訓練。完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到職業院校擔任專兼職教師的相關政策。建立符合職業院校特點的教師績效評價標準。
2016公務員漲工資最新消息
公務員漲工資最新消息還沒出來,小編從網上搜集整理的公務員漲工資的最新消息,本文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據統計,在目前各地公務員工資的四個組成部分中,職務工資約占20%,級別工資約占25%,地區附加津貼約占45%,各種補貼約占10%。職務工資比例雖不高,但由于地區附加津貼基本按照職務發放,職務工資整體所占比例接近七成。職務對工資水平具有決定性作用。職級的功能被明顯弱化。
據竹立家介紹,現在的制度是,擔任了什么領導職務,就是什么級別,這是職務和級別的直接掛鉤。職務和級別并行以后,這兩者的聯系應該是間接聯系。職務、職級雙重晉升的機會,既能夠為擔任領導的公務員保有職務晉升的動力,又為踏實工作的普通干部預設了正常的職級晉升機制,使職務和職級成為黨政干部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的職業發展雙階梯。而本次改革將強化職級與經濟待遇的決定功能,將公務員經濟待遇的分配主要由職務決定轉向主要由職級決定。
公務員職級工資制改革最新消息顯示,為解決基層公務員積極性問題,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表示,在現行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基礎上,要按照中央要求,完善級別晉升制度,進一步強化級別的激勵作用,注重向基層和低職務人員的傾斜。
早在2004年《國家公務員法》向國務院提交初審時,就涵蓋職務與職級制度的規定,試圖為中國公務員另辟上升階梯:即使沒有職務升遷,也可以通過職級晉升獲得待遇的提高,這就是雙梯制。
2004 年10月中旬,時任中組部部長的賀國強發表講話說,要抓緊出臺一些經實踐檢驗比較成熟的改革措施,如職務和職級相結合的制度、領導干部職務任期制度、交流和任職回避制度等!暗胤焦珓諉T對于這種改變命運的新制度翹首期待。”參與起草《公務員法》、多年研究職位分類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曾多次到地方調研。
然而,事過十年,“雙梯制”還在徘徊。“很簡單,這樣很有可能導致科長拿了廳長的工資,有哪個領導愿意呢?”上述基層組織部長指出改革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落實的原因。
即便沒有統一方案出臺,一些地方已經躍躍欲試。2010年1月1日起深圳就規定所有新進入行政機關的公務員,一律實行聘任制。同時開始正式推行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將公務員分為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和專業技術三類,并為后兩類建立獨立的職務序列,工資待遇不再與行政職務級別掛鉤。
《福建省健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實施方案》顯示,福建將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在縣以下機關全面實施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
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工作人員介紹,這意味著,某個公務員雖然職務上他只是科長或者股長,但是他的職級不斷在增長,他也就有可能以科長的身份拿到廳處級的工資!奥殑张c職級并行在國內一些省份已經開始試點,今年下半年有可能要全面推行,福建將根據國家的部署有序推進!
雖然試點公務員聘任制的地方不少,可推行和職級掛鉤的公務員薪酬制度,卻少有跟隨者。然而,試點省份城市中至今沒有一份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得以公開。
事實上,十八大以來,對于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探索,就是對“雙梯制”的延續。2013年1 月,人社部部長尹蔚民稱,今后我國要建立公務員分類管理制度,推進公務員分類管理,集中力量破解重點難點問題,研究制定分類管理配套政策,建立符合不同類別公務員成長規律和特點的職務序列,改變公務員晉升渠道單一的狀況。與此同時,需要探索建立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在公務員法規定的制度框架內,保持現有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晉升制度不變,建立職級晉升制度,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強化職級在確定公務員工資、福利等方面的作用。
當年11月份出臺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提出,要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加快建立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和聘任人員管理制度。
據悉,今年將加快公務員分類管理和聘任制試點進度,擴大試點范圍;同時,作為公務員法配套法規建設的重要內容,分類管理法規制定今年也將提速,加快建立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公務員職務序列和管理辦法,抓緊制定聘任制公務員管理辦法,并及早著手研究完善各類公務員的考錄、考核、獎勵、培訓等相關政策。
關注職務與職級制度設計的宋世明說,科學的公務員分類是建立這一制度的根基。分類管理是實現公務員科學管理的前提和基礎,是公務員法確定的一個重大原則,也是一個重要的制度創新。1923年出現于美國的以“事”為中心的職位分類,以及近年來英國、法國等品位與職位相融合的分類制度,應視為中國官制的發展方向。
職位分類制度是推行職務與職級并行的基礎。公務員分類在中國法律層面早已明確。但在實踐層面,公務員分類一直處于試點探索階段。公務員法實施以來,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已在工商、稅務、質檢、公安、海關、證監會等部門和上海、深圳等地進行了分類管理和聘任制試點。
地方也聞風而動,各自嘗試:河北將把公務員分為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并對公務員堅持平時考核和定期考核的有機結合;廣西將從公務員分類管理、推行基層公務員職務職級并行制和基層公務員的考錄選拔三方面進行公務員管理工作的改革。
直至目前,《公務員法》也僅針對綜合管理類公務員的職務進行了明確劃分,并未對行政執法類公務員職務劃分做出明確規定,因此,職業發展渠道比較單一。
分類能夠促成公務員職業化,促進各行各業的公務員安心專注于某一個行業、某一個崗位的工作。社會管理的精細化對提高國家公務機關的效率、質量,進而對提高社會治理水準是十分有益的!皼]有專業化的管理,其他的制度設計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宋世明補充說。
據統計,中國在職公務員數量約為700萬,126萬個各類事業單位在職人員30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無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財政統一支付,而社會企業單位則由單位和個人按照一定標準繳納。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23日審議了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最新消息
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那么,延長退休年齡會不會影響到退休人員的工資呢?退休人員的工資會不會漲呢?接下來華律網小編就為您收集了這方面的最新消息,希望對您有幫助。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在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一書中,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發表署名文章《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提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我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老齡社會。人口老齡化導致撫養比不斷增高,收支缺口也將迅速擴大,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加,未來養老保險制度運行面臨很大挑戰。
目前全國各地都出臺了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辦法。然而,由于地區之間存在負擔比的差異,導致繳費壓力輕重不一,資金余缺各有不同。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全國統籌,可以化解地區負擔比差異,切實發揮互助共濟的功能。
首先,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加強個人繳費與待遇水平之間的聯系,做到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鼓勵參保繳費。隨著退休人員預期余命的延長,合理調整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改進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辦法,研究完善個人賬戶余額繼承政策。
第二,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統籌考慮制度設計、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相關問題,積極穩妥推進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增強調劑基金余缺的能力。
第三,豐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來源渠道。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推進基金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投資運營。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第四,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綜合考慮我國人口結構、就業結構變化趨勢和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要求,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適時適度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領取年齡。
第五,加快發展補充養老保險。完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政策,擴大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鼓勵職工參加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推動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
第六,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增長機制。以職工和居民收入為基礎合理確定基本養老金水平,建立綜合考慮收入增長、物價變動等主要因素的正常調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