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大規模并購最新消息
被市場稱為國企改革的“落地年”,由國資委監管的112家央企可能會重組為30到50家左右,這是未來5至7年內國企改革將要實現的目標,屆時將有一半以上的央企不再由國資控股。市場認為,下半年將出現一個比較大的國企兼并重組浪潮。
據權威人士透露,“國資委已經就推進央企重組專門下發了文件。”國有資本將被劃分為公益類和商業類。本輪大規模央企兼并重組將首先集中在商業競爭類國企領域,特別是完全競爭性行業,資源要素將會進一步向大企業大公司集中,防止類似南北車那樣在參與全球項目時出現同業惡性競爭等情況。
事實上,自2005年央企推行多元化發展以來,央企便出現了同類型企業競爭的局面。國資委未來將進一步推進央企“合并同類項”。“央企分類”就成了“合并同類項”的基礎工作。
而“央企功能界定分類方案”被看成這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的切入點,也被定義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組建兩類公司(國資經營公司和國資運營公司),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推進布局結構調整等多項改革的前置性措施。
年底,由國資委牽頭制定的關于央企功能界定分類方案的初步意見已經形成,按照國資委的方案,未來112戶央企將被分為三類,分別為公益保障類、特定功能類和商業競爭類,而且不同類型的央企未來的改革方向也各有重點。
就具體類別的定義而言,按照國資委的想法,以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目的,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的央企被定義為公益類的央企,例如中儲棉、中儲糧等;特定功能類的央企則是以服務國家戰略、保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運行為主要目標,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這其中包括石油石化、電力、通訊等領域的18家央企以及11家軍工企業;而商業競爭類的,則以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兼顧社會效益,共有77家。
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后,以減少央企數量、突出央企主業和增強央企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央企曾經歷過一輪兼并重組高潮。目前,隨著央企改革的不斷深化,再次到了整合關鍵時期。
“在強化主業的同時,本輪兼并重組將會更加市場化和公開化,避免行政性劃撥,比如央企非核心業務尤其是三產,將會通過資本市場公開出售。”上述人士說。
他表示,現在同類企業太多,這是2005年推行多元化的結果,包括核電、水運、鐵路等很多行業內都存在不止一家央企,有些行業甚至有六七家之多,以后還要進一步合并同類項。
數據顯示,由國資委監管的112家央企,旗下共有277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目前,總市值超過10萬億元。去年年底,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宣布整體并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今年3月9日南車北車宣布合并,而近期,另兩家央企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合并也已經實質性啟動,將組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此外,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今年兩會期間透露,國家已開始研究中鐵和中鐵建合并計劃。
多位專家表示,新一輪國企改革無疑是瞄準了做強這個目標,即通過具有較強規模基礎和一定競爭優勢企業的強強合并,在資源配置上實現優化,從而構建起更為突出的競爭優勢。
“下一步我國很多央企所面對的不是在國內市場的競爭,而將面對國際市場上更加強勁的對手,在分類改革完成的基礎上央企將迎來重組潮。”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央企占據了工程建筑、金屬產品與銀行業的第一位,原油采掘、船務、煉油與貿易領域的第二位,但在其他45個產業領域中,我國央企排名靠后,甚至像中國南車(601766)、中國北車(601299)、國家核電這樣的企業都沒能進入世界500強名單。
李錦認為,央企在全球競爭中總體處于弱勢地位,還存在央企之間惡性競爭的現象,特別是在關鍵戰略性領域的央企強強合并,有利于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反制跨國公司的惡意并購,更好地維護我國產業安全,更好地實施“走出去”戰略。
也有專家提醒,在推進強強合并的同時,應該引入有效規范央企的管理機制,積極培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避免因為濫用市場壟斷地位可能出現的對消費者的實質性利益損害。另一方面,下一步的央企整合中應尊重市場規律和企業自愿原則,確保改革穩健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