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浙江中醫藥大學招生網和天津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天津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56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9330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浙江中醫藥大學,不過每年浙江中醫藥大學在天津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江中醫藥大學
1、天津高考2022年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綜合(化 或 生 或 史)最低分需要5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827名;
2、天津高考2022年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綜合(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711名;
3、天津高考2022年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綜合(化 和 生)最低分需要6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949名;
4、天津高考2021年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330名;
5、天津高考2021年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綜合(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777名;
6、天津高考2020年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綜合(物 和 生)最低分需要5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936名;
7、天津高考2020年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綜合(史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936名;
8、天津高考2020年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綜合(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706名;
二、浙江中醫藥大學在天津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浙江中醫藥大學在天津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584 | 17454 | 省政府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化 或 生 或 史 | 本科A | 587 | 16827 | 省政府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化 或 生 | 本科A | 597 | 14711 | 省政府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化 和 生 | 本科A | 621 | 9949 | 省政府 |
2、2021年浙江中醫藥大學在天津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566 | 19330 | 省政府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和 生 | 本科A | 583 | 15939 | 省政府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化 或 生 | 本科A | 594 | 13777 | 省政府 |
3、2020年浙江中醫藥大學在天津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本科A | 578 | 18990 | 省政府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和 生 | 本科A | 597 | 14936 | 省政府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史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597 | 14936 | 省政府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化 或 生 | 本科A | 598 | 14706 | 省政府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化 和 生 | 本科A | 624 | 9478 | 省政府 |
填報征集志愿的條件
1、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
2、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
3、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
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征集志愿對象:
1、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
2、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征集志愿的幾種類型:
1、第一類是院校在正式投檔時生源不足導致缺額;
2、第二類是院校投檔時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檔形成的缺額;
3、第三類是院校生源足額,但后期在該省追加了招生計劃。
二本軍校的分數線是多少
二本軍校的錄取分數線大致和往年沒有太大的差別,高考政策的調整不會影響太多,二本軍校的錄取分數線依舊在440分之上。
往年的高考報名人數已超千萬人,競爭趨勢依然緊張熱烈,對于想要報考軍校的同學們來說,分數就是最大的優勢。
軍校在類別的劃分和層次的選擇上一般不會明確區分一本和二本,但是也有所屬層級的不同,一般二本層次的軍校主要都是一些學院類別的軍校,在錄取分數線上也可以區分出來。一般的學院類別的軍校例如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軍事經濟學院、軍事交通學院、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等,這部分院校的錄取分數一般是在二本分數線的水平,但是最低錄取分數也基本在450分到500分之間,具體分數線詳情需要參考院校在歷年分數線以及當年的招生計劃等。
三、浙江中醫藥大學學校介紹
浙江中醫藥大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學校始創于1953年6月,時名為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醫學院,校址位于杭州市慶春街原浙江大學舊址;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3月整體遷至杭州市濱江高教園區辦學;2006年2月更名為浙江中醫藥大學;2015年9月富春校區(濱江學院遷建工程)投入使用,開啟兩校區辦學模式。學校占地千畝,總建筑面積逾47萬平方米。 學校下設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康復醫學院、第四臨床醫學院、杭州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與信息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創新創業學院等,舉辦1所獨立學院(濱江學院)。擁有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新華醫院)、附屬第三醫院(浙江省中山醫院)、附屬杭州市中醫院。 學校是全國首批招收和培養中醫藥研究生、在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院校。現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醫學技術、基礎醫學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獨立學院),其中碩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學歷留學生700余人。 學校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自主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全國名中醫、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一大批高層次人才。現有在職教職工(校本部)1350余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30余人(含直屬附屬醫院)。擁有教育部“*”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級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浙江省國醫名師、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等一批專家學者。 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開設了中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中藥學、藥學等醫類及相關本科專業32個,其中中醫學、中藥學、臨床醫學、藥學、針灸推拿學、護理學、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公共事業管理8個專業為國家一流建設專業,中醫學、臨床醫學、中藥學3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等一批省部級以上教學平臺。曾先后兩次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畢業生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穩居全國前列,其中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綜合通過率連續3年全國第一。 學校全力推進學科建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在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國家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中醫學、中藥學入選浙江省第二批重點建設高校優勢特色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獲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建設項目A類3個、B類6個。建有2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以及國家中醫藥科研重點實驗室、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科創平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5項,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1項。主辦《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浙江臨床醫學》2種學術期刊。先后與省內外10余個市(縣、區)以及浙江省國貿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產學研戰略合作,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和中醫藥事業發展。 學校發揮中醫中藥特色優勢,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英國、捷克等30余個國家及地區的90余個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先后聘請50余位外國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南非西開普大學建立孔子學院,在羅馬尼亞、以色列、白俄羅斯建立海外中醫中心。學校是首批獲得港澳臺地區招生權、首批免試招收香港學生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建有浙江省來華留學生中醫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境)外學生。 進入新發展階段,學校將秉承“求本遠志”的校訓,堅持“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理念,倡導“求真、求實”的校風,弘揚“大醫精誠、銳意創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設特色鮮明、守正創新的一流中醫藥大學。 (以上數據更新至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