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學習兩會精神大討論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兩會精神大討論心得體會1】
“對社會廣泛關注的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案,由山東高院異地復查、公開聽證,并由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提審,依法改判聶樹斌無罪。”3月12日9時,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時提到聶樹斌案。無獨有偶,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也在報告中提到了聶樹斌案。
“兩高”不約而同地提到聶案,絕非偶然。眾所周知,去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改判聶樹斌無罪。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改判,于聶樹斌而言,21年之久的蒙冤終于昭雪,其家人等到了正義;于我國刑事司法史而言,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式的改判,其中有太多值得剖析和總結之處。
最高法和最高檢拿聶案舉例,顯然是側重于反思。正如周強提到聶案所說:“冤錯案件的發生,讓正義蒙羞,教訓十分深刻”。曹建明也表示,深刻反省檢察環節自身把關不嚴的沉痛教訓,著力健全冤錯案件發現報告、審查指導、監督糾正、賠償問責等長效機制。不避家丑、聚焦教訓,不正體現了責任擔當?有勇氣直面自身問題,才能更正錯誤,避免再錯。
其實,這不是“兩高”第一次在報告中提及冤假錯案。從至今,“兩高”已連續四年提及冤假錯案。連續四年提及冤假錯案,并非例行公事,說說而已,也不是走走過場,止于給國人一個交代,而是接受評判,更準確地說,是接受全國人大代表審議、全國政協委員討論,原因很簡單,周強、曹建明作報告的場合,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他們的報告是要經代表審議和表決的。
更重要的是,“兩高”報告提到聶樹斌案的同時,更找到防止聶案重演的制度設計,即“疑罪從無選擇”。周強在報告中兩次提及堅持疑罪從無原則。如果真能做到加強人權司法保障,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不折不扣地落實罪刑法定、證據裁判、非法證據排除、疑罪從無等原則,就一定能夠減少乃至杜絕冤假錯案。
事實上,從至今,疑罪從無原則都出現在最高法工作報告中。有個背景是,中央政法委于2013年7月出臺《關于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防止冤假錯案早已成為司法工作中重中之重的任務,這既需要司法工作人員秉承良知,更需要通過制度安排約束住司法工作人員不敢也不能亂來。
我們既要看到司法機關糾錯的決心和魄力,也應正視當前仍有為數不少冤假錯案的殘酷現實。一方面該糾錯的糾錯,另一方面更要防止冤案重現,到了那一天,“兩高”報告也許就無需提及冤假錯案了。
“刑事司法的最高境界是無冤”,當然,這是理想狀態,雖不能至也要心向往之,最大程度減少冤假錯案。“公堂一言斷勝負,朱筆一落命攸關”,正因如此,司法工作人員更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維護司法公正,才能更好地塑造司法公信力。
【學習兩會精神大討論心得體會2】
作為中國政治文明拔節生長的印記,全國兩會一直以來都是基層民意的直通車,傳遞最現實的骨感,融聚最廣大的共識。透過兩會的“窗口”,折射出中國社會最真實的“圖景”。
在今年的兩會上,“好聲音”頻頻傳出。前有陳道明批評“有些演員職業精神遠不夠”,后有張大勇提倡依靠科技保護野生動物;既有高阿莉呼吁將關注點從學區房移至家庭教育,又有凌峰建議將暴力傷醫與襲警一樣從重從嚴處理……應當說,這些被輿論關注、被網友叫好的聲音,直擊社會積弊,給出解決建議,體現了代表委員的責任擔當。
但“天下事,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好聲音”不僅要在公眾耳畔長久回響,更要從善言轉變為善政,這對黨和政府是一個考驗。畢竟,回應百姓民意的最佳方式,不是遮遮掩掩、支支吾吾、口頭好答應,而是從善如流、從諫如流,給出擲地有聲的解決辦法。這點在今年兩會對全面兩孩政策的解讀和釋疑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針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適應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加強生育醫療保健服務”的要求,衛計委表示要加強婦幼保健機構建設、財政部回應將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從異地就醫結算到擴大醫保范圍,從網購退貨辦法到緩解交通擁堵,可以說,在兩會上,再小的癥結也被對癥下藥,再大的梗阻也被精準聚焦,這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設立的初衷,更是中國現實政治最生動的寫照。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何嘗不是治國理政思路方式的進步與改變?依法治國的大時代里,號稱“民事權利宣言書”的民法總則的制定,又成為我國建設的標志性事件。但更令人鼓舞的是,草案中每個細則的修訂,都來自于代表們的充分討論。無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限修改為八周歲,還是增加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需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貫穿始終。
其實說到底,所謂“效率爆棚”,不過是將民心民意付諸了行動;所謂“執行力驚人”,不過是去除了拖沓推諉的舊疾;所謂“驚人之語”,不過是部長局長們的真情流露;所謂“從善如流”,不過是科學的意見得到了尊重……但就是這些實話、實情、實事,讓百姓看到眼里、記在心里,讓人們對現實充滿期待,對未來充滿信心。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兩會接近尾聲,但對熱點的關注卻不會消退,期待更多“好聲音”誕生,更期待議政建言一一落實,惠民利國,這才是兩會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