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及開學時間和新生入學指南軍訓須知
西華大學是2003年4月16日經教育部批準,由原四川工業學院和原成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2008年9月25日經四川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四川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并入西華大學。四川工業學院的前身四川農業機械學院建于1960年,是國家為實現農業機械化在全國7個大區分別布點所建立的綜合性農業機械學院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為省屬重點工科大學,1983年更名為四川工業學院。學,F有校本部、彭州校區、成都市人南校區、郫縣校區、安德校區。校園面積近3000畝。校本部座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毗鄰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區,西依望叢帝鄉、揚雄故里,岷江水自都江堰而下從校園蜿蜒流過。校園環境大氣優雅,植被蔥郁,景色宜人,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自然環境,是成都市園林式單位和四川省綠化先進單位,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以“求是、明德、卓越”為校訓,秉承“知難而進,自強不息”的辦學優良傳統,堅持“教學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钡霓k學思路,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堅持內涵發展,提倡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并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育具有西華特色的校園文化和大學精神。
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學,F有20個學院,59個本科專業,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學校面向全國25個省(市)招生,并招收空軍國防生和健美操、乒乓球、跆拳道高水平運動隊學生,F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0000余人,研究生1200余人。擁有33個碩士學位點和專業學位領域,14個省級重點學科和實驗室,12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國家和省級特色專業,35個研究所、檢測中心。建有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中心。具有開展“雙學位”教育的資格,具有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權資格,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與國內幾所重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各類建設人才15萬余名,已經成為四川省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
校園網主干1000兆、出口2×100兆。教務管理、黨政辦公、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等均實現網絡化。圖書館藏書及電子文獻總量360萬冊。
學校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并有一批享受國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和教授,4名院士受聘出任學校省級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4名院士、43位全國知名教授受聘擔任學校的兼職教授。學,F有教授和副教授700余名。
學校堅持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承擔了多項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重點攻關項目和部省級重點科研課題,以及大量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在現代制造技術、流體機械、信息技術、新材料研究、汽車清潔能源、區域經濟等領域獲得多項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和科技進步獎。
學校遵循“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重素質”的原則,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一、二課堂互動,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不斷增強。近幾年來,我校學生在全國“挑戰杯”、“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比賽”、“機器人足球大賽”等國內外重大競賽中,獲得國際獎6項、國家級獎67項,省級獎133項。學校是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近幾年來,我校大學生參加全國及省市的文化藝術比賽共獲獎125項;在國際體育活動賽事中獲1項第八名,在國家級、省市級各類體育競賽中取得團體冠軍24個,獲得165人次個人第一名。學校連續十年被評為大學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和全國先進單位。學生的實干和創新精神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同14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并與美國6所州立大學合作,建立了“1-2-1”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堅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知難而進,自強不息”,努力培養具有覺悟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級專門人才,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大膽創新,努力在自身層次上辦出特色,建設一批國內省內的一流學科,把學校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西部大開發和四川省的跨越式發展做出貢獻。
學校簡介西華大學是2003年4月16日經教育部批準,由原四川工業學院和原成都師范高等?茖W校合并組建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2008年9月25日四川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并入西華大學。四川工業學院的前身四川農業機械學院建于1960年,是國家為實現農業機械化在當時的全國7個大區分別布點所建立的綜合性農業機械學院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為省屬重點大學,1983年更名為四川工業學院。
學校現有校本部、彭州校區、成都市人南校區、安德校區。校園面積近3000畝。校本部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毗鄰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區,西依望叢帝鄉、揚雄故里,岷江水自都江堰而下從校園蜿蜒流過。校園環境大氣優雅,植被蔥郁,景色宜人,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自然環境,是成都市園林式單位和四川省綠化先進單位,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谟芯和無線相結合的校園網為教學、科研、管理、后勤服務以及師生員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營造了良好的數字環境,校園網主干1000兆,教務管理、黨政辦公、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后勤服務等均實現網絡化。圖書館藏書及電子文獻總量360萬冊。
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學,F有16個學科型學院,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6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另有5個獨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具有11個領域),63個本科專業,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共有全日制在校學生近35000人,其中學歷型研究生和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共1500余人。學校面向全國27個。ㄊ校┱猩,并招收空軍國防生和健美操、乒乓球、跆拳道高水平運動隊學生。具有面向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
學校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并有一批享受國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和教授。4名院士受聘出任學校省級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4名院士、43位全國知名教授受聘擔任學校的兼職教授。學,F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780余名。
學校以“求是、明德、卓越”為校訓,傳承“知難而進,自強不息”的優良辦學傳統,堅持“教學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钡霓k學思路,確立了培養“具有高尚的人格素養,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具有扎實的實際能力,具有奮進的改革精神的優秀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始終以人才培養為辦學的根本任務,堅持內涵發展,提倡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并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育具有西華特色的校園文化和學術精神。
學校重視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一、二課堂互動,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不斷增強。近幾年來,我校學生在“挑戰杯”、“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比賽”、“機器人足球大賽”等國內外重大競賽中,獲得國際獎7項、國家級獎191項,省級獎232項。在國際大學生體育活動賽事中獲第6名、第8名和第10名各1項,在國家級、省市級各類大學生體育競賽中取得團體冠軍39個,獲得206人次個人第一名。學校連續十年被評為大學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和全國先進單位。學生的實干和創新精神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學校擁有4個國家級和14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重點學科和1個省級重點培養學科,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9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6個省級本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54個研究所、檢測中心。
學校堅持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參與或承擔了多項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重點攻關項目和部省級重點科研課題,以及大量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在現代制造技術、流體機械、信息技術、新材料研究、汽車清潔能源、區域經濟等領域獲得多項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和科技進步獎。
學校加強了國際交往,同15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美國12所州立大學合作,開展了學生“1+2+1”人才培養及教師研修項目;與日本山口大學、韓國又松大學、奧地利格拉茲工業大學等高校開展學生交換生、教師交流、科研合作等項目。
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各類建設人才16萬余名,已經成為四川省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學校正在深化改革,堅持科學發展,努力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大膽創新,在學科上辦出特色,把學校建設成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西部大開發和四川省的跨越式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