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廊坊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和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四川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19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8142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廊坊職業技術學院,不過每年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廊坊職業技術學院
1、四川高考2022年考生上廊坊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1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1423名;
2、四川高考2021年考生上廊坊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1578名;
3、四川高考2020年考生上廊坊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四川高考2022年考生上廊坊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2917名;
5、四川高考2021年考生上廊坊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6759名;
6、四川高考2020年考生上廊坊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7704名;
二、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196 | 281423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329 | 172917 | 省政府 |
2、2021年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333 | 231578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341 | 156759 | 省政府 |
3、2020年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321 | 167704 | 省政府 |
二本志愿填報技巧有什么
低分段:建議二本低分段的考生報考本省位于地市或者偏遠省份位于地級市的院校,尤其是二本“壓線”的考生,可以將這類院校作為選。
中分段:二本中等分數段的考生可以報考農林類、師范類、中醫類等院校。這類二本院校較多,可以選擇的范圍較大,建議考生在安排二本志愿時,將省內院校與省外院校結合起來考慮為佳。
211院校排名
211院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全國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9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4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0 | 西北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1 | 中國農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37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38 | 武漢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40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41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7 |
42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43 | 暨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9 |
44 | 河海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45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0 |
46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49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50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51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6 |
5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6 |
5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54 | 合肥工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55 | 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57 | 西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8 | 湖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9 | 鄭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0 | 東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1 | 北京郵電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7 |
62 | 華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64 | 上海財經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9 |
65 | 云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66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67 | 西南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2 |
68 | 東華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3 |
69 | 中國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70 | 海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71 | 北京化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5 |
7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7 |
73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4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5 | 南昌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0 |
76 | 中國傳媒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0 |
77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78 | 北京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79 | 空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80 | 江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3 |
81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5 |
82 | 中國礦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7 |
8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84 | 福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1 |
85 | 北京林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2 |
86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87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4 |
88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5 |
89 | 長安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90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91 | 貴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92 | 中央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96 |
93 | 北京體育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8 |
94 | 河北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9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9 |
96 | 東北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97 | 東北林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98 | 四川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99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05 |
100 | 新疆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101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3 |
102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4 |
103 | 天津醫科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104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16 |
105 | 大連海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9 |
106 | 廣西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2 |
107 | 華北電力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108 | 內蒙古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9 |
109 | 海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43 |
110 | 石河子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67 |
111 | 寧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2 | 延邊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3 | 中央音樂學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5 |
114 | 西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00 |
115 | 青海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16 |
三、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介紹
廊坊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市屬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是河北省優質高職院校、河北省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診斷與改進工作試點建設院校、河北省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廊坊市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是“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國際聯盟會員和“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優秀競賽基地。 學院始建于1957年,2003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廊坊市農業學校、廊坊市財貿學校、廊坊市工業學校三校合并,升格為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分三個校區辦學,總占地面積467畝,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48萬冊,建有各類實驗實訓室127個及6000平方米的眾創空間。現設置10個黨政職能部門、13個教學單位、3個教輔機構,教職工759人,在校生1萬余人。學院建有43個高職專業,其中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級骨干專業1個、省級精品課程6門、院級重點專業8個、院級精品課程69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6門,形成了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現代服務業、現代制造業、現代農業和信息產業四大專業群。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32人、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143名、“雙師型”教師265名、河北省技術能手16名,擁有最美河北人、河北省模范教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市管專家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學校教師承擔科研項目、教改項目和科技攻關專項,形成一大批優秀研究成果和發明實用專利。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與德國國際合作協會(GIZ)簽署農業專業合作備忘錄,“中德合作園林技術專業試點班”進入初步準備運行階段;與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國際學院簽訂“3+1”專升碩合作協議,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技術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礎。 學院長期致力于服務京津冀產業發展、培養和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立足于人才培養、服務社會、技能傳承、學生發展四大職能,著眼于國家戰略、社會需求、區域經濟、學院實際四個層面,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創新興校、文化優校、特色名校,創新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培育打造社會服務、校企融通、技能文化“三個品牌”,做強社會服務,做實校企融通,做亮技能文化,以品牌促融入、以融入促提升、以提升促發展,實現了辦學能力、辦學質量、辦學水平的新跨越,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社會影響力明顯提升,學院逐漸彰顯出“‘三品’同育,融入提升”的辦學特色,并取得顯著的辦學成果。 學院辦學水平不斷提升,連續多年保持了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并榮獲“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省文明校園”等30余項榮譽。近三年來,300余名師生在國際、國內、省內專業技能大賽中獲獎,先后榮獲“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比賽物聯網分項國際比賽一等獎”,并榮獲“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二等獎”“全國文秘速錄技能大賽二等獎”“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三等獎”等18項國家級獎勵,同時榮獲“河北省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一等獎”“河北省會計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河北省電子信息職業技能發動機檢測與維修大賽團體一等獎”等177項省級獎勵,其中省級一等獎25項。 學院堅持服務國家戰略,主動融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之中,牽頭組建河北省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與京津冀100多家企業、院校聯手組建京津冀航空服務業產教聯盟、現代商務產教聯盟,成立京津冀航空服務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緊密對接京津冀及廊坊主導產業,近4年,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1.3萬余名;主動融入國家脫貧攻堅戰,充分發揮涉農專業及師資優勢,在阜平建立“食用菌學院”,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組建了以侯桂森教授為首的“食用菌技術”團隊,長期服務于太行山區,“食用菌技術”在京津冀地區形成了產業鏈,獲得“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獎”“河北省山區創業獎”。《經濟日報》《河北日報》《廊坊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多家主流媒體,多次對學院典型經驗做法宣傳報道,學院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增強。 新的歷史時期,學院以****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加強內涵建設,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努力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努力書寫辦人民滿意高職教育的“奮進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