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永遠是我們心中的凈土,家鄉是生命的搖籃,記載著自己的人生軌跡。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鄉,喜愛家鄉的理由何止千百條。想起自己的家鄉,就會想起家鄉的親人,想起帶給自己快樂的童年和充滿樂趣的美好青春。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于家鄉的變化手抄報內容,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家鄉的變化作文
每個人都有的家,每個人都有出生的地方,成長的地方,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那么在過去的這些日子里,我們的家鄉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以前,我們的家鄉是一個魚米之鄉。有樹,有河,河里有小魚小蝦,河面有荷花,還有像花灑般的蓮子。而且每家每戶四周都有池塘,那樣,叔叔可以去打魚,阿姨可以在池塘邊洗衣服,小朋友可以在池塘里游泳,在邊上嬉戲。現在呢,魚米之鄉變成了經濟發達的城鎮,池塘大都填平了,在上面建起了一幢又一幢高樓大廈。
以前交通和經濟都沒有現在這樣發達,路上很少有轎車和摩托車,人們以踏自行車和步行為主。“鳳凰牌”自行車在當時稱得上是最高級的交通工具了。這種自行車的輪子很大,座位很高,是用鋼鐵做成的,所以很昂貴,幾百塊錢一輛。可是現在這種上海名牌自行車已經很少見了。
聽媽媽說以前很少人家有電視機,而我媽媽家是村里最早有電視機的,是一臺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村里的人吃完飯就到我媽媽家看電視,屋外站著一排一排的人很熱鬧。媽媽還說以前的人們是用柴燒飯,挑水喝,在河里用手洗衣服。
現在呢,現在的人們開著小轎車、摩托車在街上穿行,現在的汽車有很多款式很多品牌,而且現在每家每戶都有電視機、燃氣爐、電飯鍋和洗衣機等。
以前人們能穿上“的確涼”布做的衣服。是相當不錯了。而現在呢,服裝品牌多種多樣,有迪士尼、埃米希等等。只要有錢要有盡有。
以前生活的確很困難,現在人們的生活改善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奔向了“小康之家”,這些變化都是因為改革開放的政策。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更應該好好學習,為祖國美好的未來貢獻我們的力量。
家鄉的雅稱
古今之人都十分眷戀自己的家鄉,因之,對“家鄉”一詞倍覺親切,并賦予許多高雅質樸的代稱,且常見于文人雅士的名篇和詩作中,今人對家鄉則統以“老家”二字呼之,尤顯得親切感。
考以桑梓二字代稱“家鄉”,最早見于《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古人住宅旁邊常栽有桑樹和梓樹,是他們父母或長輩所種的,后人用來比喻“家鄉”,是對它表示敬意。此外,還有以“故鄉”、“故園”、“梓里”……等等的代稱也不少,茲擷取數例于下,以饗讀者。
桑梓 柳宗元《聞黃鸝》詩:“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故鄉 李白《靜夜思》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故園 杜甫《上白帝城二首》詩:“取醉他鄉客,相逢故園人。”
家鄉 賀知章《回鄉偶書》詩:“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梓里 劉迎《題劉德文戲彩堂》詩:“吾不愛錦衣,榮歸夸梓里。”
鄉國 蘇軾《游金山寺》詩:“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鄉邦 鮑照《還都》詩:“君王還京國,游子思鄉邦。”
鄉關 崔顥《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鄉井 崔桐《醉李補闕雨中寄題》詩:“白發返鄉井,微官有子孫。”
鄉曲 司馬遷《報任安書》:“仆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
宣傳家鄉的標語
1、還白塘湖一片潔凈,讓人類永遠幸福。
2、天藍水清,潔凈白塘。
3、善待白塘湖,就是善待自己。
4、保護白塘湖,人人有責!
5、白塘湖是我家,保護靠大家!
6、讓白塘湖永保藍天碧水!
7、人人齊參與,保護白塘湖。
8、白塘湖與人類共存,開發與保護同步!
9、人人撒播環保種,白塘湖收獲迷人景。
10、伸出你的雙手,捧出你的愛心,讓白塘湖多一份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