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端午節小報怎么制作呢?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的簡單三年級端午節小報,希望喜歡!
簡單三年級端午節小報
端午節相關諺語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山西)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端午請菩薩,端六發烏賊。(江浙)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蘇)
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西北)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山東)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 (山東)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江浙)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江浙)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櫳。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櫳。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櫳,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廣東)
端午之惡日傳說
民俗專家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端午節最早是作為"惡日"來過的,從唐代開始,人們才逐漸把端午節當成佳節良辰來看待。 據山東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張勃介紹,一般認為,端午節的形成源于古代的避"惡日"。端午日與夏至日臨近,這一時期,陽氣最盛,各種蚊蟲出現,而且時逢"重五",五是陽數,重五也有"極陽"之意。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陰陽和諧,對于這種陽氣極盛的日子一般認為不吉利,惡癘病疫多泛濫,于是形成"躲午(五)"習俗,后來以訛傳訛,遂成端午。
端午的很多節俗都是圍繞祛邪避邪展開的,如喝雄黃酒、插艾草、掛菖蒲(菖蒲葉子像劍,取祛邪之意),還有給孩子系五色絲繩,戴祛五毒的肚兜,縫裝有香料的荷包等,以達到祛邪、祛蟲的目的。
據考證,龍舟競渡最早也與祛邪有關,人們通過某種儀式把邪氣放在龍舟上,開展競渡,看誰送得快、送得遠張勃說,端午最早因節令而形成節日,更多和氣候變化聯系在一起,從魏晉時期,端午開始和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這給節日注入了文化內涵。由于人們對屈原高潔節操、偉大人格的認同,屈原與端午節之間產生了某種互動關系:端午節因屈原有了更為豐富的節日內涵,屈原則由于端午節而被人們不斷地記起,不斷地懷念。
端午之回族風俗
在我的家鄉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一帶,五月五也就是端午節有很多習俗。主要是:一、插楊柳。早上五??六點鐘,家家門上要插上柳枝,以示吉祥。二、綁花線。早上起床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人,都要在四肢上系上五色線合成的花線,預示一年不被蛇咬。三、戴荷包。家里人都要戴上用香草芯做成的荷包,以示一年不生疾病。四、烙花饃。婦女們還用白面捏各種動物,然后在鍋里烙熟,形式多種多樣,說吃了可以不生百病。五、吃甜醅。是一種用莜麥加上酒曲經發酵釀成的食物,吃多了可醉人,意思是吃了一年可以發財。六、點高山。我們的祖先就住在山上,西海固地區到處是山,以山大溝深著稱,因而在五月五這一天,在全村最高的山上堆上柴燃燒起來,濃煙滾滾,全村人都聚集在這里,好不壯觀。據說插楊柳、點高山這些習俗流傳于隋唐時期,一次玉皇大帝派監察神去視察人間,監察神看到隋朝上下官官相護,魚肉百姓,民不聊生,皇帝更是荒淫無度,花天灑地。監察神回到天宮將據實向玉帝匯報,玉帝很生氣,要用火燒人間。此言一出可難壞了監察神,但為了保護天下百姓,不得不出一計,就讓百姓在自家門上插上楊柳,在最高的山上燃起大火,讓玉皇大帝一看他執行了圣旨。當然,隨身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端午節的內容也更加豐富,不少南方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在北方地區也有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