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迎國慶65周年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黑板報資料大全
國慶節歷史由來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么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思而學教育閱讀配圖
國慶節簡介
英文:National Day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慶的慶祝形式曾幾經變化。右下圖為擺放花卉慶祝國慶的天安門廣場。
gq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游行活動,但未舉行閱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游行。1984年,國慶35周年,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游行。在此后的十幾年間,均采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游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游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3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的兩次。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10月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成大閱兵式和群眾游行活動。
游行結束,人們經常聚在公園或公共場所共同歡度節日,盡情歡歌暢飲。
世界各國國慶節由來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占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侖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加納等國也是如此。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國慶節有關稱呼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名稱有所不同。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
每逢國慶日,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逢五逢十的國慶日,有的還要擴大慶祝規模。為慶祝國慶日,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1949——1978】國旗、國徽、國歌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開幕。9月27日,一致通過了關于國旗、國歌、國都、紀年的四個決議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長和高的比例為3:2。國旗的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為黃色,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這首歌原為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影片《風云兒女》描寫的是“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侵占了中國的東北三省,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一些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線。歌曲隨電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運動的開展,流傳于全國每一個角落,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國歌的誕生
在新中國建立前夕,人民政協開會商討國歌。著名畫家徐悲鴻和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委員力薦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毛澤東、周恩來當即表示支持他們的意見。但有人認為新中國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時了,主張改詞。周恩來發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這句話,讓我們耳邊警鐘長鳴。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聶耳(1912-1935年)。《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劇作家田漢作詞;中國新音樂運動的創始人聶耳作曲。這首歌原為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影片《風云兒女》描寫的是“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中國的東三省,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一些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線。田漢在寫完這部電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動派逮捕,主題歌詞是寫在一張香煙的錫箔襯紙上。聶耳主動拿去歌詞,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譜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譜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隨電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運動的開展,流傳于全國每一個角落,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
“文革”中,由于田漢被打倒,歌詞不讓唱了,《國歌》只能由樂隊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義勇軍進行曲》新詞。改定國歌歌詞后,各方面對此一直有不同意見,要求恢復國歌原來的歌詞。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撤銷1978年3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國歌的誕生及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關頭,凝聚著中華兒女“不做亡國奴”的怒吼。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于1935年,當時中華民族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這首在中華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戰斗的號角,鼓舞了中華民族兒女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去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去建設。
1931年“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序幕,“不作亡國奴”的吼聲喚起了全國人民高昂的愛國熱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田漢、聶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中。
1934年春,田漢決定寫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在他剛完成一個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題歌的歌詞時,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另一位共產黨員、戲劇家夏衍接手將這個故事寫成了電影劇本,聶耳主動要求為田漢寫就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譜曲。當他讀到歌詞“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他仿佛聽到了母親的呻吟、民族的呼聲、祖國的召喚、戰士的怒吼,愛國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壯、激昂的旋律從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譜初稿。后來又在躲避國民黨政府追捕的顛沛流離中完成了曲譜定稿。一首表現中華民族的剛強性格,顯示祖國尊嚴、充滿同仇敵愾、團結御敵豪邁氣概的革命戰歌就這樣誕生了。這是聶耳短暫一生中的最后一個作品。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國的大地上傳唱開來。伴隨著“一二·九”運動的學潮,救亡運動的巨浪,抗日戰爭的烽火,解放戰爭的硝煙,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譽海外,在全世界傳播。1940年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在紐約演唱了這首歌,接著他又灌制了一套名為《起來》的中國革命歌曲唱片,宋慶齡親自為這套唱片撰寫了序言。在當時的反法西斯戰線上,《義勇軍進行曲》代表了中國人民最強音的一支戰歌。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在盟軍勝利凱旋的曲目中,《義勇軍進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會議設立由55人組成的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馬敘倫為召集人。截至當日,第六小組共收到應征國歌632件,歌詞694首。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主持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郭沫若、茅盾、黃炎培、陳嘉庚、張奚若、馬敘倫、田漢、徐悲鴻、李立三、洪深、艾青、馬寅初、梁思成、馬思聰、呂驥、賀綠汀等人。在座談會上,馬敘倫等主張暫用《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徐悲鴻、郭沫若等許多委員表示贊成。因原歌詞有“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等歷史性的詞句,郭沫若、田漢等建議將歌詞修改一下,郭沫若并擬就了三段。但是,張奚若、梁思成認為這首歌曲是歷史性的產物,為保持其完整性,詞曲最好不作修改,并舉法國的馬賽曲為例。黃炎培先生也贊成不修改歌詞。剛從國外回來的宗教界代表劉良模介紹了《義勇軍進行曲》在國外傳播情況后,認為《義勇軍進行曲》獲得了國內外人民一致頌揚,在國際上有它的影響,應采用作國歌。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副主席贊成這種“安不忘危”的思想,認為新中國要達到真正安定、安全,還需要與內外敵人及各種艱難困苦奮斗。周恩來副主席說:“用原來的歌詞才能鼓動情感。修改后,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情感。”國歌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民族氣質和精神面貌,《義勇軍進行曲》創作于中華民族危難關頭,正是表現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毛澤東主席贊同和支持歌詞不改。經過討論,除國徽一項繼續由原小組設計外,其他各項議題均獲一致意見。會議結束時,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和大家一起放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就國歌一致通過了4個決議案: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為北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公元,今年為1949年;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征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用洪亮的聲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著毛主席按動升旗電鈕,伴隨五星紅旗冉冉上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響起。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關于國旗、國歌和年號的“新華社信箱”中,對將義勇軍進行曲采用為國歌作了如下解釋:“義勇軍進行曲是十余年來在中國廣大人民的革命斗爭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經具有歷史意義。采用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的國歌而不加修改,是為了喚起人民回想祖國創造過程中的艱難憂患,鼓舞人民發揚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熱情,把革命進行到底。這與蘇聯人民曾長期以國際歌為國歌,法國人民今天仍以馬賽曲為國歌的作用是一樣的。”
幾經起伏,數度滄桑,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正式賦予國歌以憲法地位
《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唱了17年。十年動亂期間,田漢受到“四人幫”迫害,他寫的歌詞不能再唱,正式場合只能演奏國歌的曲譜。
粉碎“四人幫”后,由于還來不及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進行全面清理,有些人以“國家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不能反映變化了的現實”為理由,提議重寫國歌歌詞。1978年3月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成立了國歌征集小組,由一位作曲家配詞提交大會代表討論,最后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了新的國歌歌詞。國歌的作者被注明為“聶耳曲,集體填詞”。
對新的國歌歌詞一直存在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新歌詞氣勢雄偉,高度概括,政治性強,有“奔向共產主義明天”等鼓舞人心的內容。同時,也有許多同志認為,新歌詞的內容、文字韻律都推敲不夠,從文字上看歌詞太平,缺乏激情,缺乏形象性,只是把幾個口號湊在一起。從韻律上看,新歌詞平仄、音韻都不如原歌詞,有拼湊的感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領導全國人民全面清理“文革”中的錯誤,深入總結建國以來的歷史經驗,恢復并根據新情況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國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對1978年憲法進行系統修改的工作被提上日程。這一時期,黨和國家糾正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大量冤假錯案。國歌歌詞原作者田漢得到昭雪平反。
從1980年到1982年,憲法修改委員會收到了各個方面提出的大量意見,認為《義勇軍進行曲》反映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體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激勵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多年來已經深入人心;建議廢除1978年通過的國歌歌詞,恢復1949年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決定的《義勇軍進行曲》。同時,建議像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那樣,作一個決議把國歌確定下來。憲法修改委員會一致同意將1949年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決定的《義勇軍進行曲》恢復為國歌。
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莊嚴通過現行憲法的同時,通過決定: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撤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978年3月5日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定。
2003年4月和8月,*兩次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及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人民團體黨組發出通知,征求對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意見。安徽、山東、海南、江蘇、陜西等省市及解放軍總政治部的同志都提出國歌是國家的象征,建議在憲法中作出明確規定。黨中央采納了將國歌寫進憲法的建議,在2003年10月舉行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中,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寫進憲法,作為一條修改建議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經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全體代表審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賦予國歌以憲法地位。
對于中國人來說,《義勇軍進行曲》最能喚起內心的強烈共鳴。全國各族人民同唱這一首國歌,將不斷激發出愛祖國、愛人民、一往無前、自強不息的精神,增加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為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奮斗。
國慶祝福語
1、把這滿街飛舞的彩帶,化作關切,遙寄給你。但愿我們間的關切,不再是國慶佳節來臨的時刻。
2、國慶節假期七天長,應到戶外去逛一逛;調整心態快樂無束,大自然中感受清風;吃吃美食來個幾盅,快樂國慶無比輕松。
3、朋友需要放在心上,忙了,一條短信,一個電話就方便著聯絡。手機可以動不動就換一款更潮流的,但朋友,那是一輩子的事情,祝國慶快樂!
4、歡度國慶,舉國同慶!在這美好日子里,讓我用最真摯的祝福陪你度過!祝:萬事大吉,心想事成,家和萬事興!國慶快樂!
5、國慶節你給我什么禮物?其實一個微笑就夠了,如薄酒一杯,似柔風一縷,這是一篇最動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溫馨又飄逸。
6、任時光匆匆,歲月流逝。永不腿色的是祝福;永不改變的是友情。我深深的祝福你開心快樂每一天。愿這短短的話語給你帶來國慶的快樂!
7、國好家好國家好家家都好國圓人圓國人圓人人皆圓,把一份濃濃的思念,和一串串蜜蜜的祝福寄給最知心的你,國慶節快樂。
8、國慶之風清月明,攜汝之手,共沐月光,纏綿細語,慢慢道來。
9、慶國慶,大家齊歡樂,五十六個民族共歡騰,祝我們的祖國欣欣向榮!
10、國慶節中秋節相聚,親朋好友相聚,情人戀人相聚,你我他相聚,大家一起為明天更好而相聚吧!
11、在這漫漫的國慶長假里,常常憶起共處的歲月。找點時間,約個地點,帶上祝福,來個非常體驗!
12、天藍藍,草青青,國慶長假振人心!山秀秀,水清清,攜手遍地去旅行。捆肚皮,少買衣,今年費用歸你請!
13、與你相遇在秋高氣爽的國慶,想你在初冬漫漫的圣誕,只想輕輕的問你:國慶給我一次美好的約會,好嗎?
14、國慶又逢仲秋月圓,偉大祖國大好河山,蒸蒸日上繁榮富強,神州共奔富麗康莊。
15、把這滿街飛舞的彩帶,化作關切,遙寄給你。但愿我們間的關切,不再是晉慶佳節來臨的時刻。
16、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里,親愛的,讓我們講同珍惜這美好的時光,讓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都快樂、幸福!
17、祝愿祖國繁榮昌盛富強,早日實現統一。也祝你幸福安康如意,早日達成心愿。
18、祝福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強,祝福我們的生活步入小康,祝福我們偉大的黨,國慶節快樂!
19、國慶樂;人團圓,心團圓;思故鄉,念臺灣;家要和,國要興!
20、裝一袋陽光兩把海風,自制了幾斤祝福,從心靈的深處切下幾許關懷,作為禮物送給你,祝國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