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課題意義
作為一個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設計是大學階段的最后一次大型課程設計,是大學階段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對我們所學知識的一次綜合運用,使我們所學的各方面知識系統化、實踐化。土木工程專業決定了我們將來要從事的工作:就是運用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來指導將來的民用及工業建筑物的設計、施工、管理等各個環節。而畢業設計的實質目的就是讓我們深入了解了工程建設設計與施工的過程,對一般框架類型的房屋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自己的課題出發,學會應用知識于現代建筑的具體實踐之中,從設計之中來培養我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使我們我不僅能學到與設計相關的知識,發現自身的不足,還能了解框架結構的特點和設計方法等。這對我以后的工作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二、國內外發展狀況
在現階段,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企業迅速崛起,從而產生了各色各樣的商務活動,直接導致了商務大廈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經濟發展區塊如沿海一帶。但是由于城市空間的有限,這就要求商務樓設計要做到物盡其值,這也就需要各設計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的設計水平,做到與時俱進。
在國外,不管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著各自的發展狀態,但是不管是何種發展狀態,經濟都在不斷更新和發展當中,商務樓的使用和各項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其設計技術也在不斷的升華中。而現代商務樓作為城市公共化的空間,就要讓人們能夠感覺到其公共性,即所謂的“可進入性”形式。比如在光線感、透明度、亮度、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進行表達,創造出某種空間秩序,使來訪者更加清楚建筑物所創造的不同空間層次氛圍,傳達這種場所的開放精神。信息時代的來臨,則更加突出了這種需求。并且在強調開放之余,還強調信息的高速流通,人們日常交流的便捷等。
因而對現有商務樓的需求從功能、形式上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人們由物質的需求轉向對信息的需求,交流的需求。因而現有商務樓,尤其是商務大廈,往往集辦公室、展示廳、會議廳、洽談室、研究所等功能于一體,這樣不但節約城市用地,節省城市市政設施投資,縮短交通聯系路程,而且讓人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交流和溝通。
三、研究內容、方法、手段及預期成果
1、研究內容
本工程地面以上五層,建筑面積500㎡(允許誤差5%)。一層層高4.2m,其余層高3.6m。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
(1)建筑部分: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了解商務建筑設計的交通組織,內外空間環境設計、結構形式、體量原則的設計要求,合理的空間組織和建筑設計造型等相關知識,確定建筑方案,進行平面、立面、及剖面設計;選定內外裝飾裝修材料,繪制建筑施工圖。
(2)結構部分:確定結構方案,進行結構布置及選型,對主要框架進行具體的荷載、內力計算及截面設計(先手算,后電算校核),設計樓梯、雨篷及現澆板等非標準構建,計算主要基礎的配筋,繪制結構施工圖。
2、方法、手段
采用框架結構近似計算法。求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采用彎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采用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采用多人團體共同設計,結合所學過的知,通過查閱參考資料初步設計,再交指導老師審查,審查通過后,利用CAD和手工完成繪圖,利用word或手工等完成設計說明及其他內容的編寫。
3、預期成果
(1)3000個漢字以上的外文文獻翻譯
(2)2000字以上的開題報告
對本次畢業設計的總思路,設計任務的完成等環節做的總體計劃。
(3)設計說明書、計算書一份
包括目錄、設計說明書的英文摘要(約200-300詞),前言、正文、小結、參考文獻等。其中正文包括:建筑設計、結構選型、完整的結構計算步驟、數據及表格。
(4)圖紙部分
1)建筑施工圖5-6張,主要包括
①、建筑設計總說明,主要材料表,門窗表
②、底面建筑平面圖
③、二層建筑平面圖
④、三、四層建筑平面圖
⑤、屋面平面圖
⑥、南立面圖、北立面圖、側立面圖、剖面圖
⑦、節點詳圖
2)結構施工圖6-7張,主要包括
①、結構設計總說明
②、基礎平面圖和斷面圖
③、二層結構平面布置及樓板配筋圖
④、三四層結構平面布置及樓板配筋圖
⑤、屋面結構平面布置及屋面板配筋圖
⑥、框架梁、柱配筋圖
⑦、其他構件詳圖
四、時間安排
序號 | 設計個階段名稱 | 日期(教學周) |
1 | 建筑設計 | 3 |
2 | 結構體系的選型、結構方案 | 1 |
3 | 荷載計算 | 1 |
4 | 上部結構計算 | 4 |
5 | 計算機計算與分析 | 1 |
6 | 地基基礎設計 | 2 |
7 | 繪制施工圖 | 3 |
8 | 機動與答辯 | 1 |
合計 | 16 |
五、完成任務所具備的條件因素
1、調查及搜集各種通用圖集和設計規范以及國家、地方標準
2、參考相關書籍資料
3、運用計算機進行結構計算及繪圖
篇二
題 目: XXX綜合實驗樓設計
一、選題依據(擬開展研究項目的研究目的、意義等)
信息時代的今天,學校的硬件設施也必須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對現代化的校園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實驗樓是一個學校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建筑物,實驗樓的藝術美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此外還必須有較高的實用性、經濟性。實驗樓具有價格較高,品類較多、選擇性較強,安全要求比較高的特點,從一片荒地,到屹立的實驗樓,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等等,來自過程與細部,都比較全面地涵蓋了土木工程專業理論的各個方面,不僅鞏固了四年來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實習中的理論聯系實際,也為即將步入的社會實踐打牢基礎,更重要的是為現代建筑事業的研究與發展添磚加瓦,所以選擇具有代表性實驗樓作為設計。
通過畢業設計應全面掌握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結構選型、平面布置、結構布置等一些基本理論都要熟悉,以便于以后應用,同時繪制建筑的總平面圖、底層及標準層平面圖、剖面圖、樓梯詳圖、及結構的基礎平面圖、基礎詳圖、結構平面圖、框架配筋詳圖、樓梯詳圖等,還要有結構計算書,施工設計應包含施工方案、施工組織、施工方法等設計內容,從而全面掌握建筑設計中辦公樓設計的基本原理、功能組合,完成一棟建筑的結構設計,并進行相應的建筑、結構、施工設計等。
(結合自己的題目論述 選擇該題目的目的、進行畢業設計的意義)
二、國內外同類研究或同類設計的概況綜述(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提出問題,找到研究主題的切入點,附主要參考文獻)
隨著我國的建筑法規的健全,對實驗樓的規管力度的加大,實驗樓的安全性能會得到保證在設計中,認真貫砌“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
現代實驗樓:學校的規劃設計,追求創造一個功能完備、設施齊全、有利身心健康、環境和諧優美、人文內涵濃郁豐厚、國際化現代化的新型學校,是教書育人、傳承文明,造就二十一世紀新型人才的理想園地。整體建筑體現出嚴謹、務實、前瞻、邃密的辦學理念,而實驗樓是這些內容的主要體現者。實驗樓,尤其是綜合實驗樓是學校的焦點,甚至是學校的標志性建筑。
實驗樓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將表現為:更加細分和規范,規模越來越大,資金來源越來越廣,先進的教學設施包括試驗中心、藝術教育中心、多媒體中心和學生服務中心。現代實驗樓越發趨于將各類設施(不同實用功能的房間)統一于一體。這就給設計與規劃帶來更進一步的探究與挑戰 。也促進了建筑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分析、綜述目前國內外同類建筑的設計趨勢,仍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不應少于7篇,應以期刊為主)
[1] 劉佳梅,梅山一中教學樓和實驗樓的建筑設計,梅山科技,008年 02期
[2] 張俊峰、崔春之、劉軍,某實驗樓的建筑設計過程,山西建筑,2008年 11期
[3] 郭娟娟, 某中學教學實驗樓連廊結構設計,山西建筑,2007年 27期
[4] 楊建國、吳萍、李金榮,教學實驗樓通風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中國建設信息,2008年 05期
[5] 艾學明,公共建筑設計,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6] 沈蒲生、蘇三慶,高等學校建筑工程畢業設計指導,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三、研究方案(研究內容、目標、研究方法、技術路線、擬解決的'問題、特色或創新點等)
(結合自己題目闡述自己準備如何開張自己的設計,可以從建筑和結構兩方面展開,包括應考慮的方面、具體開展設計的步驟等)
隨著我國的建筑法規的健全,對實驗樓的規管力度的加大,實驗樓的安全性能會得到保證在設計中,認真貫砌“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
設計的主要內容:
(一)、建筑設計部分:
(1)本工程位于青島市城陽十五中校園內,實驗樓的總建筑面積為5000M2 10%左右,建筑層數為4層。
普通實驗樓的平面組合可采用綜合式組合,即可以有走道,套間,或大廳的綜合組合形式,內部空間要解決學生的課間休息及交往活動,解決師生的交往活動。特別應解決好各種流線問題,各功能應分區明確合理。要有較好的疏散方式,滿足防火要求,立面及造型應反映教育建筑的形式。其中普通實驗室36間,教學辦公室8間,多媒體實驗室4間,語音實驗室4間,計算機房2間。另有樓梯間,廁所,門衛,等許多輔助房間自定。
由于多媒體放映室等所需的空間跨度比較大,本實驗樓采用框架結構,基礎采用獨立基礎。框架結構的優點是建筑平面布置靈活,可以形成較大的空間滿足使用,框架結構的墻體是填充墻,起圍護和分隔作用適合普通教室之間的分隔,框架結構的特點是能為建筑提供靈活的使用空間,但抗震性能差,根據青島地震情況,在建筑抗震設計方面無需嚴格要求。
(2)平面布局
根據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合理安排建筑個組成部分的位置,并確定它們的相互關系,考慮當地環境,建筑物內部以及內外之間方便和安全的交通聯系,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另外主要房間的布置,不僅影響平面視圖效果,也會對裝飾裝修以及給排水造成影響,對其平面設計必須滿足以下幾點:
A房間滿足活動空間和家具擺放,布局合理,施工方便;
B門窗滿足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風;
C滿足審美要求。
(3)交通聯系設計
充分考慮水平交通聯系和垂直交通聯系以及與各個房間的關系,做到交通路線簡捷明確,聯系通行方便,人流通暢,緊急疏散時迅速安全,滿足一定的采光通風要求,考慮整體視覺效果。
(二)結構部分的設計主要包括:
(1)計算簡圖的確定:框架各構件在計算簡圖中均用單線條代表。各單線條代表各構件形心軸所在位置線。梁的跨度等于該跨左、右兩邊柱截面形心軸線之間的距離。為簡化起見,底層柱高可從基礎頂面算至樓面標高處,中間層柱高可從下一層樓面標高算至上一層樓面標高,頂層柱高可從頂層樓面標高算至屋面標高。
(2)結構設計與布置:結構設計資料以及結構布置及結構計算簡圖的確定。首先,本次設計采用框架結構,屋蓋和樓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然后選用荷載匯集及一榀主框架進行設計。計算內容包括:風荷載計算、荷載組合及內力分析、現澆板計算、樓梯計算、基礎及基礎梁計算、樓蓋計算。其次,結構的布置考慮對荷載分布情況及性質.滿足剛度均勻,力學模型清晰,盡可能限制大荷載或移動荷載的影響范圍,使其以最直接的線路傳遞到基礎。
(3) 水平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采用D-值法,對于層數較多的框架,梁、柱的線剛度可能較為接近,甚至梁的線剛度小于柱的線剛度。這時,框架節點對柱的約束為彈性支承,柱的側向剛度不僅與柱的線剛度和層高有關,而且還與梁的線剛度等因素有關。另外,柱的反彎點位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取決于該柱上下端轉角的比值。
(4)結構的豎向荷載計算: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由于實驗樓為5層,各個房間跨度不統一,按照多層多跨計算,首先 ,將多層框架分層,以每層梁與上下柱組成的單層框架作為計算單元,柱遠端假定為固端,其次,用力矩分配法分別計算各計算單元的內力,由于除底層柱底是固定端外,其他各層柱均為彈性連接,為減少誤差,除底層柱外,其他各層柱的線剛度均乘以0.9的折減系數,相應的傳遞系數也改為1/3,底層柱仍為1/2,最后,分層計算所得的梁端彎矩即為最后彎矩。
(5)地震荷載作用下框架內力及側移計算(忽略);
(6)結構內力組合計算:結構設計,要找出結構最不利內力,那首先要找出哪些荷載能夠出現,哪 些能夠同時出現,這些能夠同時出現的荷載進行組合求出結構最不利內力.當然為了找出最不內力,先求出每種荷載下結構的內力,根據荷載組合情況,求最不利內力組合下的內力值了
(7)結構配筋計算:包括梁截面設計計算、柱截面設計計算、基礎配筋設計計算。
四、進程計劃(各研究環節的時間安排、實施進度、完成程度等)
(一般分為建筑、結構兩個大方面,可細分為四到五步分開執行,時間具體到天。)
3.29——4.04 完成實習材料和開題報告的書寫
4.05——4.11 完成建筑設計初步方案
4.12——4.25 完成建筑設計的平、立、剖的設計圖和上機繪圖
4.26——5.30 完成建筑結構計算,做結構圖和施工總平面圖
5.31——6.06 整理設計材料,完成設計論文的撰寫
6.07——6.10 提交設計材料及評閱修改
篇三
1.課題名稱:
鋼筋混凝土多層、多跨框架軟件開發
2.項目研究背景:
所要編寫的結構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結構的設計,建筑指各種房屋及其附屬的構筑物。建筑結構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構件,即組成結構的單元如梁、板、柱等,連接而構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稱荷載)的平面或空間體系。
編寫算例使用建設部最新出臺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該規范與原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相比,新增內容約占15%,有重大修訂的內容約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規范內容的部分約占50%,規范全面總結了原規范發布實施以來的實踐經驗,借鑒了國外先進標準技術。
3. 項目研究意義:
建筑中,結構是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節能節材、滿足建筑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業化水平密切相關,對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由于結構計算牽扯的數學公式較多,并且所涉及的規范和標準很零碎。并且計算量非常之大,近年來,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緊張以及商業競爭的激烈化,更加劇了房屋設計的復雜性,許多多高層建筑不斷的被建造。這些建筑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勞動量上,都客觀的需要計算機程序的輔助設計。這樣,結構軟件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棟建筑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結構體系、結構布置、構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強度等級以及主要機構構造是否合理。這些問題已經正確解決,結構計算、施工圖的繪制、則是另令人辛苦的具體程序設計工作了,因此原來在學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將被運用到具體的程序代碼中去,精力就不僅集中在怎樣利用所學的結構知識來設計出做法,還要想到如何把這些做法用代碼來實現,
4.文獻研究概況
在不同類型的結構設計中有些內容是一樣的,做框架結構設計時關鍵是要減少漏項、減少差錯,計算機也是如此的。
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GBJ68-84) 該標準是為了合理地統一各類材料的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制定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荷載規范、鋼結構、薄壁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等設計規范以及地基基礎和建筑抗震等設計規范應遵守的準則,這些規范均應按本標準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具體規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結構設計規范時,可參照此標準規定的原則。本標準適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構筑物)的整個結構,以及組成結構的構件和基礎;適用于結構的使用階段,以及結構構件的制作、運輸與安裝等施工階段。本標準引進了現代結構可靠性設計理論,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分析確定,即將各種影響結構可靠性的因素都視為隨機變量,使設計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統計數學的基礎上,并以主要根據統計分析確定的失效概率來度量結構的可靠性,屬于“概率設計法”,這是設計思想上的重要演進。這也是當代國際上工程結構設計方法發展的總趨勢,而我國在設計規范(或標準)中采用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是迄今為止采用最廣泛的國家。
結構的作用效應 常見的作用效應有:
1.內力。
軸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壓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彎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內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構成的力偶矩。
2.應力。如正應力、剪應力、主應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某點位變(線位移)或某線段方向的改變(角位移)。
4.撓度。構件軸線或中面上某點在彎短作用平面內垂直于軸線或中面的線位移。
5.變形。作用引起的結構或構件中各點間的相對位移。變形分為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
6.應變:如線應變、剪應變和主應變等。
極限狀態 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就不能滿足設計規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狀態稱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極限狀態可分為兩類:
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達到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的極限狀態:
(1)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作為剛體失去平衡(如傾覆等);
(2)結構構件或連接因材料強度被超過而破壞(包括疲勞破壞),或因過度的塑性變形而不適于繼續承載; (3)結構轉變為機動體系;
(4)結構或結構構件喪失穩定(如壓屈等)。
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使用功能上允許的某一限值的極限狀態。出現下列狀態之一時,即認為超過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1)影響正常使用或外觀的變形;
(2)影響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損壞(包括裂縫);
(3)影響正常使用的振動;(4)影響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狀態。
結構設計的基本任務,是在結構的可靠與經濟之間選擇一種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價,使所建造的結構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滿足預定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為達到這個目的,人們采用過多種設計方法。以現代觀點看,可劃分為定值設計法和概率設計法兩大類。
1.定值設計法。將影響結構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載、材料強度、幾何參數、計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隨機變量,而且采用以經驗為主確定的安全系數來度量結構可靠性的設計方法,即確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況下結構的荷載效應S(內力、變形、裂縫寬度等)不應大于結構抗力R(強度、剛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前,我國和國外主要都采用這種方法。
2.概率設計法:將影響結構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隨機變量,而且采用以統計為主確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標來度量結構可靠性的設計方法,即非確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觀念來設計結構,也就是出現結構荷載效應3大于結構抗力R(S>R)的概率應小于某個可以接受的規定值。這種方法是20世紀40年代提出來的,至7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已進入實用階段。我國自80年代中期,結構設計方法開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過渡。
面向對象編程
使創建Windows程序較為容易的關鍵技術是面向對象編程,或OOP。這種技術可以創建可重用組建,它是程序的組成模塊。
幾個定義
控件 提供程序可見界面的可重用對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標簽和命令按鈕。
事件 由用戶或操作系統引發的動作。事件的示例有擊鍵、單擊鼠標、一段時間的限制,或從端口接收數據。
方法 嵌入在對象定義中的程序代碼,它定義對象怎樣處理信息并響應某事件。例如,數據庫對象有打開紀錄集并從一個記錄移動到另一個記錄的方法。
對象 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義其特征的屬性,定義其任務和識別它可以響應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體是Visual Basic中所有對象的示例。
過程 為完成任務而編寫的代碼段。過程通常用于響應特定的事件。
屬性 對象的特征,如尺寸、位置、顏色或文本。屬性決定對象的外觀,有時也決定對象的行為。屬性也用于為對象提供數據和從對象取回信息。
5.設計主要內容
本軟件適用于現澆鋼筋混凝土多層、多跨的框架的設計。畢業設計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平面鋼架分析程序的改造
對結構力學教研室版平面鋼架分析程序進行修改和補充。要求:
(1) 編寫自動生成節點坐標和單元節點編號的程序,或以圖形方式輸入計算簡圖。
(2) 修改程序,使之適合多工況內力計算; (3) 根據輸入、輸出數據的特點,設計適當的人機界面。輸出應可選的顯示各構件端力和內力圖。
2.編寫鋼筋混凝土多層多跨框架機構的構件
這篇土木工程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的關鍵詞是土木工程,畢業設計,報告, 設計程序
(1) 根據有關的規范,應明確計算的各種荷載(恒載、樓屋面活載、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等)的計算方法,在次基礎上編寫自動生成各種荷載作用下的結點荷載和單元荷載的程序。
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確定。自振周期用經驗公式確定。
(2) 計算各種荷載單獨作用時框架各桿件的內力。計算結構存放在各自的桿端力(隨機)文件中。
對豎向荷載下的梁端彎距進行塑性調幅。
(3) 在(2)中產生的桿端力文件基礎上,分別計算各種可能的荷載組合下,梁、柱控制截面的內力。計算結果存放在適當的文件中。
(4) 從(3)生成的文件中選出最不利組合,同時給出截面配筋。
梁、柱截面配筋的確定應考慮抗震設計的要求。
(5) 部分編程較熟練的同學可根據計算結果和構造規定,用Auto-CAD VBA 繪制梁、柱配筋圖。
5.成果形式
本畢業設計的成果應包括:
1.可運行的、并能給出正確計算結果的源程序
在存放源程序的軟盤中,應至少有一個算例的數據文件,可在基本不需另外鍵入數據的前提下,顯示正確地運行結果。
2.軟件使用手冊
這是為用戶準備的關于軟件使用方法、操作步驟和其他必要的文字材料。
3.軟件說明書
這是軟件作者的工作檔案,是軟件維護的基本資料。其中應包括:
(1) 軟件所依據的工作檔案、力學和工程結構模型的較為詳細的描述,主要的計算公式及其使用的符號的含義,重要算法的文字說明:
(2) 程序的結構:模塊的劃分的情況、各模塊相互之間的關系及各模塊的功能;
(3) 帶有較為詳細的注釋的源程序文本。其中應注明各標識符的含義(盡可能的采用通用公式中的符號)。各程序段的功能、相應的數學公式和特殊算法的說明; (4) 為使他人根據軟件說明書讀懂你的程序所必需的其他資料。
(5) 部分編程較熟練的同學可遞交梁、柱配筋圖紙一張。
4.對自己所編程序的評價
(1) 對算例計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必要的分析;
(2) 總結軟件設計過程中的經驗和及教訓,提出設計改進意見。
以上各項資料處源程序文本以軟盤形式提交外,其余均用計算機打印。
6.進度計劃
第一周 畢業實習,參觀工程,收集資料 。
第二周 需求分析:描述計算機模型,編些初步的軟件說明書。
第三周 軟件設計:選擇模塊劃分的方案
第四周 模塊設計:數據輸入界面設計(梁柱截面數據)
或 數據輸入界面設計(可視化圖形輸入)
第五周 數據輸入界面設計(框架數據、附加荷載)
第六周 模塊設計:荷載計算(恒載、活載),相應的內力計算
第七周 荷載計算(風荷載、地震作用),相應的內力計算
第八周 模塊設計:梁配筋計算
第九周 梁荷載組合,確定梁配筋
第十周 梁荷載組合,確定梁配筋
第十一周 模塊設計:柱配筋計算
第十二周 柱荷載組合,確定柱配筋
第十三周 柱荷載組合,確定柱配筋
第十四周 軟件測試 或用AutoCAD VBA 繪制梁、柱配筋圖;
第十五周 軟件測試
(1)、大學畢業生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六篇)
(2)、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模板范文(三篇)
(3)、漢語言文學開題報告范文樣本(三篇)
(4)、最新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三篇)
(5)、2022年優秀課題開題報告格式范文
(6)、2022年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兩篇)
(7)、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
(8)、醫學類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參考(二篇)
(9)、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參考(二篇)
(10)、學位學術開題報告范文參考(三篇)
第十六周 整理源程序,編寫軟件說明數和用戶手冊
第十七周 編寫軟件說明書和用戶手冊,形成畢業設計全部文件,準備答辯。
第十八周 畢業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