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陳與義翻譯賞析,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陳與義的作品,這首詩以紅、綠、藍、白相間,著色鮮艷,全用白描而不事雕琢,光景名麗,流蕩自然。
原文:
襄邑道中
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
百里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云不動,
不知云與我俱東。
襄邑道中字詞解釋:
1、襄邑:宋代縣名,即今河南睢縣,當時有汴河通東京(今河南開封)。
2、榆堤:即指汴河之堤,當時種滿榆樹。
3、不知:不知道。俱東:俱:一起指一起向東。
襄邑道中翻譯:
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連船帆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紅色,
船帆趁順風,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著天上的云,它們好像都紋絲不動,卻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東行前進。
襄邑道中背景:
這首詩作于政和七年(1117),作者任滿經襄邑入京,詩人此行是任開德府教授期滿,入京待選,因此志得意滿,心情舒暢。于是便寫下了這首即景抒懷詩。
襄邑道中賞析:
全詩寫坐船行進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寫兩岸飛花,一望通紅,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紅了。用“紅”字形容“飛花”的顏色,這是“顯色字”,詩中常用;但這里卻用得很別致。花是“紅”的,這是本色;船本不紅,被花照“紅”,這是染色。作者不說“飛花”紅而說飛花“照船紅”,于染色中見本色,則“兩岸”與“船”,都被“紅”光所籠罩。次句也寫了顏色:“榆堤”,是長滿榆樹的堤岸;“飛花兩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節,兩岸榆樹,自然是一派新綠。只說“榆堤”而綠色已暗寓其中,這叫“隱色字”。與首句配合,紅綠映襯,色彩何等明麗!次句的重點還在寫“風”。“百里”是說路長,“半日”是說時短,在明麗的景色中行進的小“船”只用“半日”時間就把“百里榆堤”拋在后面,表明那“風”是順風。作者只用七個字既表現了綠榆夾岸的美景,又從路長與時短的對比中突出地贊美了一路順風,而船中人的喜悅心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間。
古人行船,最怕逆風。作者既遇順風,便安心地“臥”在船上欣賞一路風光:看兩岸,飛花、榆堤,不斷后移;看天上的“云”,卻并未隨之而動。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動,那么在“臥看”之時就應像“榆堤”那樣不斷后移。于是,作者恍然大悟:原來天上的云和自己一樣朝東方前進。
作者坐小船趕路,最關心的是風向、風速。這首小詩,通篇都貫串一個“風”字。全詩以“飛花”領起,一開頭便寫“風”。如果沒有“風”,“花”就不會“飛”。次句出“風”字,寫既是順風,風速又大。三、四兩句,通過仰臥看云表現閑適心情,妙在通過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寫的基礎上進一步驗證了既遇順風、風速又大,而作者的閑適之情,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表現。應該看到,三、四兩句也寫“風”,如果不是既遇順風、風速又大,那么天上的云便不會與船同步前進,移動得如此迅疾。以“臥看滿天云不動”的錯覺反襯“云與我俱東”的實際,獲得了出人意外的藝術效果。
個人資料: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陜西西安),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他生于宋哲宗元?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