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快遞查詢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為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創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并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是“七五 ”、“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項目學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和 “985”工程建設,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學校。2000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原西安醫科大學、原陜西財經學院并入原西安交通大學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濟、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設有26個學院(部)、8個本科生書院和12所附屬教學醫院。現有教職工5561人,專任教師2861人,教授、副教授1700余人。學校教師隊伍中有兩院院士25名,其中14名為雙聘院士。國家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47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5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16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3人,“*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1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34名,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35名。
西安交通大學現有全日制在校生 30682 人,其中研究生 14697 人。全校有本科專業84個,擁有27個一級學科、15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5個一級學科、24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有8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7個省(部)級一級重點學科,155個省(部)級二級重點學科。25個博士后流動站,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59個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10余年來,形成了興學強國、艱苦創業、崇德尚實、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和愛國愛校、飲水思源的品格,堅持“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的辦學特色,不斷開拓創新,精勤育人。蔡鍔、黃炎培、邵力子、李叔同、凌鴻勛、鄒韜奮、陸定一、侯紹裘、錢學森、王安、田炳耕、江澤民等,為歷屆學子中的杰出代表。茅以升、吳有訓、朱物華、張光斗、張維、吳文俊等200余位校友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遷校50余年來,西安交通大學為國家輸送了大批的各類專門人才,畢業生在社會各界享有良好的聲譽。
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實現了辦學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學校積極推進基于通識教育、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2+4+X”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新模式,實現從知識傳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轉變。2006年始,西安交大在國內高校率先實行“書院制”,全體本科生進入書院。書院和學院的“雙院制”培養模式為學子
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07年,學校創辦“錢學森實驗班”,因材施教,培養拔尖人才;創辦醫學“宗濂實驗班”,探索符合醫學教育規律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興建了旨在發展學生科技興趣愛好、鼓勵發明創造的“工程坊”,鼓勵學生“小發明、大創造”。2010年,學校首屆“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實驗班”開課。作為目前國內僅有的兩所開辦“少年班”教育的高校之一,西安交大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寬松的學習氛圍,強大的師資配置,良好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迄今為止,學校取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0項,現已建成34門國家精品課程,擁有8個國家級教學基地,9個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26篇,并有40篇獲提名獎。
西安交通大學科技工作以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瞄準國際前沿、突出自主創新、加速成果轉化為發展戰略,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科技競爭力。2000年至今,本校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的“973計劃”項目21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438項,基礎研究項目數和經費在全國高校位居前列。2000年以來,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5項。依托學科與人才培養優勢,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與政府、大中型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注重解決行業關鍵性技術問題,充分發揮科技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學校精心營造“思想活躍、學習活躍、生活活躍”的大學文化氛圍。擁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203個文化社團。科技、文藝、體育等活動豐富多彩。“九州名家”、“縱論四海”、“思源大講堂”、“學而論壇”成為學生開拓視野的經典品牌。近年來,交大學子在亞太機器人大賽、國際大專辯論賽、國際辯論邀請賽、國際英語演講大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亞洲區選拔賽、國際數學建模大賽、世界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大賽、“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智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愛迪生杯”技術創新競賽、全國航空航天模型(科研類)錦標賽、中國勵志計劃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摘取桂冠。
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交往廣泛,自2000年以來,邀請了14位諾貝爾獎、1位菲爾茨獎獲得者及2000余位國外教授來訪講學,合作研究、學術交流的世界各國學者、企業高層、政府要員達17000余人;先后派出赴國外訪問、進修、研究及攻讀學位的教師和學生8000余人次,參加國際會議2000余人。與美、日、英、法、德、意、新、韓等42個國家和地區的145所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目前有來自86個國家的1098名外國留學生就讀于西安交大。
西安交通大學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現有興慶、雁塔和曲江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98.94萬平方米,各類建筑總面積203.85萬平方米。坐落在興慶校區的圖書館是1995年5月4日經*宣傳部批準用錢學森學長之名進行命名,江澤民主席為之題寫了館名的“錢學森圖書館”,總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閱覽座位3518席。圖書館累計藏書507.01萬冊(件),報刊10053種,現刊4089種。引進國內外電子資源252種;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近28639種,電子圖書107萬冊。15種百年以上歷史的世界著名期刊。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與校園網、CERNET 和 Internet 連接,校內外用戶均可通過遠程終端或互聯網訪問。學校有具備國際先進大學水平的校園計算機網。學校建有條件良好的現代化學生公寓及學生綜合餐廳,有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的“思源學生活動中心”,有設施先進的體育運動場。學校獎助體系完備,本科生年度獎學金達1200余萬元,年發放助學貸款1440余萬元。學校設立的用于研究生培養的創新基金,每年額度5000萬元左右。學校還建有現代化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2009年6月5日溫家寶總理親臨學校,與交大師生親切交談,溫總理“百年交大永遠年青,永遠富有生機!”的寄語牢記于師生心中。江澤民學長先后四次撥冗專程回母校看望師生,并稱贊母校“校園蒼松翠柏,環境優美,是學習的好地方,應該出科學,出智慧,出新的科學家。”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安交通大學不斷適應國內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逐步搭建起適應國際潮流的高等人才培養基本構架,建立起現代化的科學決策體系、執行體系和監督體系,使學校的管理模式和國際接軌,奠定了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堅實基礎。
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使命:致力于培養崇尚科學、求實創新、勤奮踏實、富有社會責任感和高尚品質的杰出人才,保存、創造和傳播知識,為中國乃至世界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做出重要貢獻。
愿景: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保持領先,創造卓越成就,到本世紀中葉,把西安交通大學建設成為大師名流薈萃、莘莘學子神往、棟梁之材輩出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