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內蒙古農業大學招生網和陜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陜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42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31476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內蒙古農業大學,不過每年內蒙古農業大學在陜西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陜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內蒙古農業大學
1、陜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內蒙古農業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586名;
2、陜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內蒙古農業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465名;
3、陜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內蒙古農業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882名;
4、陜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內蒙古農業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428名;
5、陜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內蒙古農業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1476名;
6、陜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內蒙古農業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383名;
7、陜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內蒙古農業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277名;
二、內蒙古農業大學在陜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內蒙古農業大學在陜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24 | 78586 | 省政府 |
2、2021年內蒙古農業大學在陜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18 | 76465 | 省政府 |
2021 | 陜西 | 理科 | 專科 | 342 | 122882 | 省政府 |
2021 | 陜西 | 文科 | 專科 | 428 | 37383 | 省政府 |
3、2020年內蒙古農業大學在陜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31 | 76428 | 省政府 |
2020 | 陜西 | 理科 | 專科 | 346 | 131476 | 省政府 |
2020 | 陜西 | 文科 | 專科 | 403 | 55277 | 省政府 |
錄取通知書寄來不在家怎么辦
錄取通知書送過來自己本人不在家也是沒關系的,只要自己的家人或親戚朋友等,代收也是可以的,只要電話保持暢通就可以,自己家里有人就可以,可以讓家人帶著身份證去取就可以了。還有鄰居、親戚、朋友等代收。
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
根據教育部規定,錄取通知書需在本批次錄取結束后一周寄發,一般7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發放、接收時間。
對于錄取通知書下發的時間,具體郵寄時間視兩地距離而定,原則上按比較遠的地方先發,一般寄出后10天內可到。
若考生半個月后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可聯系高校招辦,最遲都會在上學前一兩周發到考生手中或考生原來所在的學校。
高考志愿專業怎么選擇
1、選專業看個人興趣
大學幾年都是圍繞你所選擇的專業來學習,所以千萬要慎重篩選,最好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志愿專業,這樣就不會因為學不進導致掛科等,總之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日后學起來也更輕松,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優先考慮到孩子的意愿。
2、選專業根據大學優勢來定
先敲定一些感興趣的志愿專業,再根據專業來篩選大學,因為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特點,最直觀的就是那些特色院校,如師范類、財經類、交通類、醫學類等等,它們在各自領域內都有很不錯的優勢。
3、選專業注意橫向比較
父母和考生明確選擇志愿的方向后,要做兩個方面的專業比較。一是同類性質院校比較,衡量選擇擬報考專業的院校實力;
二是不同類性質院校但有同類專業的比較,衡量選擇不同院校的專業實力。此外,相同名稱的專業在不同類院校中培養的方向和側重點也有不同,父母和考生還要注意這方面內容。
三、內蒙古農業大學學校介紹
內蒙古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林為主,以草原畜牧業為重點辦學特色,具有農、工、理、經、管、文、法、藝等8個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具備培養高職高專、學士、碩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體系。2001年成為國家西部大開發“一省一校”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2012年成為國家林業局(現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進入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支持院校行列。 歷史沿革 1952年,原河北農學院、平原農學院的畜牧獸醫系和山西農學院的獸醫專業整建制遷至歸綏(現呼和浩特),組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所本科高等學校——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1958年,內蒙古林學院成立。1960年,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更名為內蒙古農牧學院。1999年,內蒙古農牧學院和內蒙古林學院合并組建內蒙古農業大學。 辦學規模 學校現設動物科學學院等23個院部(含職業技術學院),現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35080人(校本部28561人)。現有研究生4583人(其中全日制3067人),博士研究生639人。現有留學生154人。學校總占地面積1.4萬畝(包括科技園區),校園占地總面積3360畝(校本部2630畝)。校本部教學行政用房面積40.92萬平方米,標準田徑場(館)4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億元。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3個,有自治區一流建設學科11個。現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種。現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專業82個,擁有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2個(含8個專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 師資隊伍 校本部現有專任教師1351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761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6.32%;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19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8.45%,其中博士學位教師占52.11%。有“*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資助2人,中組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1人,國家、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1人,國家、自治區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5人,全國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3人,自治區深入工農牧業生產第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18人,獲國家“青年女科學家獎”1人,自治區“333人才工程”首席專家3人,“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8人,入選自治區“草原英才”91人、草原英才團隊36個,內蒙古自治區杰出人才獎10人。獲全國林業和草原“教學名師”2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28人、自治區級教壇新秀18人。入選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3人、委員9人。獲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在線教育“智慧教學之星”榮譽稱號教師9人。 教學工作 學校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3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個、有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2個。有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和農業部首批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3個。“十三五”承擔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國家級6項、自治區級175項。有自治區級品牌專業40個、重點建設專業6個、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有自治區級精品課程72門、優質精品課程4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4門、自治區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立項14門。“十二五”省部級規劃教材38部,蒙古文教材24部,獲得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全國農業教育優秀教材獎7部,獲得國家林業局林科高等教育優秀教材獎3部。“十三五”省部級規劃教材58部,蒙古文教材44部,獲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全國農業教育優秀教材獎5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73項,獲全區民族教育優秀科研成果獎13項。 科學研究 “十二五”以來,學校先后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近3000項,科研進賬經費逾12億元,其中,包括杰青、優青、重點項目、重點國合等在內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76項,總經費2.75億元;主持“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項,總經費1.29億元。2017、2018年農業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特色動物基因組及乳酸菌等研究領域的3項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2人、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人;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科技和社科成果獎78項,其中一等獎13項;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依托“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擔國家國際合作重點項目15項。立項建設校級科技創新(培育)團隊30個,其中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團隊3個、農業部創新團隊2個、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團隊9個。建成國家級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臺站和人文社科基地)66個。 社會服務 2013年學校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計劃。入選“十三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相關崗位科學家與綜合試驗站教師13人,學校獲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獲批自治區科普示范基地2個。2018年成立鄉村振興研究院,全面統籌和管理科技成果轉化和社會服務工作。通過“校-地-企”合作,建設了7個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站、30多個特色產業基地與科技服務點。自主培育研制的益生菌菌種、獸用疫苗等成果實現了轉化,簽約金額累計5000余萬元。近年來,學校橫向項目年均合同金額2000余萬元。2013年至今,開展各級各類科技培訓班146期,為區內外培訓各類科技人才8000余人次。學校與正大集團、伊利集團、蒙牛集團、蒙草抗旱集團、金宇集團、賽諾羊業、民豐薯業等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土右旗人民政府共建“敕勒川農博園”,3萬平方米智能溫室和24畝日光溫室建成投入使用。 開放辦學 先后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和蒙古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的7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及學術交流關系,成立了“中加可持續農業研究與發展中心”“馬利克管理中心內蒙古農業大學分中心”。近五年,學校選派教師到國外訪學、學術交流500余人次,國外來校開展學術交流、訪問講學、科研合作等活動的專家教授800余人次。學校成立了“‘一帶一路’研究所”,參加了有關“一帶一路”教育援外項目及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2012年學校成為商務部援外培訓項目承辦單位,承辦多邊和雙邊援外培訓25期,累計培訓來自52個國家的600余名學員。2015年學校成為“教育部出國留學培訓與研究中心”,累計培訓學員8000多人次。學校自2005年開始實施“2+2”合作辦學項目,共選送248名學生到國外合作院校學習。學校自2005年開始招收留學生,先后招收來自蒙古、俄羅斯等15個國家的各類留學生526人。 社會榮譽 學校黨委榮獲全國和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學校被授予全區“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區首批“文明校園”稱號。職業技術學院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教務處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先進教務處”和“優秀教務處”等稱號,校團委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學校多次獲得“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優秀單位”“全區高校學生工作和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動物科學學院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獸醫學院被評為“全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校史展覽館被確定為“內蒙古大學生德育基地”。(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