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沮喪是來自于“比較心”。我比別人出身差;我比別人天生長相差;我比別人運氣差;我比……這樣子比下去可能比不完了,但是明知“比”的心態(tài)不好,但我們仍然要比一比。如果是這樣,我們不妨先把鏡頭朝向自己,想一想從小到大的自己,以及那些不如你的人,再想想自己此時的心情,你將能夠體會一個失敗者的心情。
不要左顧右盼別人路上的風光,增添自己的煩惱,擾亂自己前進的步伐,回首之際,你當發(fā)現(xiàn)你錯過途中向你微笑的花朵。
英國作家約翰·克萊斯,可以說是全世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多產作家,他一共出過564部小說,如果你以一年出10本來算,他花了將近五六十年時間在寫小說。出了那么多書,你可能會以為他是百戰(zhàn)百勝的作家,那你就錯了,他曾經被退稿達753次!
試問你承受得住753次的沮喪嗎?
愛迪生這個童年被老師認為愚鈍的人,他可是創(chuàng)造出1093項發(fā)明,不折不扣是個發(fā)明大王,你可知道他失敗了多少次,他失敗了3000次。所以作為大師的他會如此說:九十九分的努力,一分的天才。
美國的學者吉思克爾說:“成功無法門,但失敗一定會有所收獲。”愈早失敗對一個人愈有益,這樣你才能在年輕時,獲得大智慧。
臺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25歲紅透寶島,《雙響炮》、《澀女郎》、《醋溜族》等作品在臺灣深受喜愛;在內地,他的漫畫也非常暢銷。可小時候的他卻是一個問題孩子,并認為自己非常笨。十多歲以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對文字反應遲鈍,但對圖形很敏感。于是他在學校里畫,回到家里也畫,書和作業(yè)本上的空白地方都畫得滿滿的;在學校受了哪個老師的批評,一回到家就畫他,狠狠地畫,讓他“死”得非常慘,后來就有媒體發(fā)現(xiàn)了他,為他開設漫畫專欄。因為找準了自己的最佳結合點,他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漫畫家。
有一個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你一定比你想象的還要好,但是許多人并不這樣認為。”許多杰出人士在小小年紀時,就懷有大志,就想與眾不同,無論遭遇任何磨難,仍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你是不是有這樣的信念,有別人打不倒的自信心呢?你的堅持有多強,你的自信就有多強,你的路就有多長。
每一個人都應該永遠記住這個真理,只有不斷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個真正聰明人。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稟性和天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切入點。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稟賦發(fā)展自己,不斷地超越心靈的絆馬索,你就不會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陽,而湮沒在他人的光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