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內部培訓有這樣一種現象:放錄相。但培訓一段時間后,發現一點效果都沒有,老板告訴我,他上了某某培訓公司的“當”了。的確,某某公司也有言過其實的成份,但那位老板將企業培訓想象的也太簡單了些。其實,這種現象在許多企業都存在。為了使大家能正確認識這一現象,并在企業培訓效果上有所突破,筆者根據多年的培訓經驗,進行下面的分析。
企業的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有著本質的區別。外部培訓,指管理咨詢公司、管理學院等的培訓課程。參加這種培訓的學員來自不同行業、企業,培訓內容強調專業性、完整性,偏重于理論分析,而企業內部培訓要的是實際效果。所以,外部培訓的內容不一定能用做內部培訓。
那么,如何打造企業的內部培訓呢?
第一、培訓專題設計。一定要有十分明確的目標——到底要解決企業的哪些問題,而不要把精力放在專題結構上。同樣是“生產計劃的管理”,常規的內容包括計劃的重要性、計劃的制訂方法、分類(物料計劃、制造計劃)、計劃評審(可行性論證)、計劃的調整、明細計劃的制訂、過程的控制、計劃的考核等,但由于企業不同,側重點也不同。內部培訓,實際是給企業“補短”:弱項即為重點。例如,計劃的可行性論證,庫存生產的企業,采用滾動生產,基本不存在交期的壓力,計劃的論證就不是重點;季節性訂貨的服裝企業,物料供應對生產計劃的影響最大,物料計劃要做重點突破……“缺什么、補什么,現學現用,立竿見影”,這句話很有道理。
第二、要用企業自己的教材。企業運作的內容、經營管理體系文件、存在的問題、典型的案例等,都是現成的教材,整理成教案,就可以授課。這樣,不論是管理培訓或車間操作培訓,都能起到“作業指導”的作用,員工根據課程的要求,照著執行就可以了。這樣的培訓,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執行力。例如,企業的物流操作計劃,最常規的程序應當是:接單——算料——查庫存——制物料需求計劃——請購——請購匯總——制采購計劃——采購——跟蹤采購——入庫—— 領發料——物料使用——退補料……但筆者輔導過的一家企業卻是這樣的:……請購——查庫存——請購匯總——采購計劃……前者是先由物料需求計劃、查庫存再請購,后者是先請購、查庫存再有物料需求計劃,正好反過來了。所以,內部培訓不能“一條道走到黑”,要拿出企業自己的東西才有指導意義。
第三、授課時,要以內部案例“說事”。培訓界有這樣一種現象,一談到執行力,必談“把信送到加西亞”和“軍隊的執行力”;一提到凝聚力,就會談到“感恩的心”;一提到服務,就會談到“泰國的東方飯店”……這樣的“抄襲式”授課,老生常談,對學員是一種搪塞和應付:初聽者,好聽,但不解決實際問題;對聽過的,厭煩,產生排斥心理。內部培訓要深入到企業中去,收集、整理現成的案例,課堂上信手拈來,既能提高吸引力——當事人可能是就在授課現場,又能解決實際的問題——企業的管理人員可能就在現場。實際上,企業存在產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管理體系文件不健全;執行力不到位;缺乏凝聚力;高層領導朝令夕改;從業人員素質差;技術力量薄弱;沒有成本意識;缺乏服務精神……企業的任何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就能從上面的分類中找到答案:生產計劃拖延時間長,既可以從執行力上分析,又可以從員工素質上分析,甚至可以得出“服務精神不強”的結論。員工背后說企業的“壞話”,又可以從凝聚力、領導力、員工素質……做出分析。只要我們認真去總結,活生生的內部案例不勝枚舉。
第四、課程要與企業的經營目標、工作計劃、工作重點保持一致。稍微有些規模的企業,都會有自己明確的經營目標、工作計劃和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企業的培訓計劃,也要與計劃目標保持一致,要有“一盤棋”意識。筆者輔導的一家企業,2010年六月份,以提高產量為目標,開展制造系統的“亮劍”活動,那么,企業的內訓就以“團隊合作”為主題展開,強調營銷、設計、技術、計劃、物控、生產的協同能力;七月份,為“安全生產月”,那么就要以消防安全知識的培訓、內部設備安全操作規定、現場作業案例注意事項為中心展開;八月分,加強現場管理,那么“5S”的培訓交是首選內容……
這樣的培訓才能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發揮出越來越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