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在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等成功案例的下,國內企業越來越重視對員工的,特別是這一塊。期望藉此凝聚,提升戰斗力。但是,企業的美好愿望能否真正得以實現呢?本文嘗試對這一課題做一簡單剖析,與各位同仁探討。
一、火熱的現象:
8月,又是大批快車畢業生到各單位報到的季節。作為重頭戲,各企業無一例外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對這些剛踏出校門的莘莘學子們進行各種培訓,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企業文化培訓。企業遠景展望,個人職業規劃等等,在一系列波瀾壯闊的遠景描繪面前,這些還略顯稚嫩的學子們無不激動異常,躍躍欲試,紛紛表示要為企業奉獻無悔的青春。企業的培訓似乎達到了預定的效果。但是,事實果真如此么?通過幾個做人力資源的朋友,筆者對一些企業進行了相關調查,所得結果卻令人大吃一驚。
二、尷尬的培訓效果:
1、過高的人才流失率:
調查結果顯示:畢業生一年后繼續留在原單位的比率為78.4%,兩年后繼續留下來的只有36.7%。這就意味著企業培養出來剛剛能夠獨擋一面的人才,在短短兩年之內就流失了三分之二,企業的大量資源變成了為他人做嫁衣裳!
2、過低的企業認可度:
受訪的員工絕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了對企業的失望。例如相對于企業宣傳的家文化,很多員工并未從內心真正認可它,而只是把企業作為謀生的工作場所,僅此而已!
三、原因探究:
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如此之大的反差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企業自身的文化底蘊不夠,缺乏體系。
正人先正己。如果企業自身的大環境就是不健康的話,又怎么可能要求員工能夠做的更好呢?目前中國很多企業自身的文化內涵是非常缺乏的。舉一簡單的例子,目前大多數中國企業標榜自己的用人理念是唯才唯德。但是,由于企業自身就處在階段,很多企業宣傳的理念實際上并不能實施,或者實施的并不徹底。溜須拍馬,用人為親的現象比比皆是。企業文化在這里成為了時髦的口號,成為了宣傳的標語。時間一長,有能力的員工當然會感覺到前途暗淡,萌生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