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思學教育網為各位考生和家長整理全國所有大學院校報考代碼,供各位考生報考高考志愿參考和核對,包含了幾乎所有可以報考3千所的高校和大學。教育部為高校編排的代碼有5位(此代碼為全國統一代碼),省教育考試院會根據招生計劃,對所有的招生院校重新編一個4位代碼(此代碼一般只作填報高考志愿用),本代碼僅供核對和檢測,如有變動,請以教育部和志愿填報系統代碼為準。那么寧夏大學的院校代碼是多少?寧夏大學招生專業代碼是多少?本文為你詳細介紹。
一、寧夏大學簡介和成就介紹
寧夏大學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自治區唯一的省部共建綜合性大學和“211工程”立項建設高校。學校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原寧夏大學與寧夏工學院、銀川師專(含寧夏教育學院)合并;2002年2月,寧夏大學與寧夏農學院合并,組建了新的寧夏大學。
在5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弘揚“不怕困難,不畏風寒,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的“沙棗樹”精神和一代代寧大人“艱苦創業、負重拼搏”的傳統,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各項事業不斷發展。
“十五”期間,學校緊緊抓住合并辦學、“一省一校”重點建設、對口支援、西部大開發、省部共建等有利時機,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的“重點建設寧夏大學”和“努力把寧夏大學辦成高水平大學”的決策,學校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在博士學位授權點、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國家級精品課程等諸多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辦學水平、辦學層次、辦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條件、辦學環境大大改善,辦學實力顯著增強,社會影響日益擴大,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較好實現了“補歷史欠賬、抓當前建設、打未來基礎”的思路,為學校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2307畝,校舍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另有教學實驗農場1695畝。在校教職工2717人,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367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占50%,碩士以上學位人員占66%。師資隊伍中17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6人入選自治區“313人才工程”,1人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學校面向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5000余人,研究生2045人,少數民族預科生1440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在籍學生14000余人。
設有16個學院、1個公共教學部,另有國際教育學院、民族預科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等教學單位。現有九個學科門類中的68個本科專業,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各類科研機構38個,各學科領域實驗室93個。其中,能源化工(天然氣轉化)重點實驗室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北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重點實驗室為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西夏學研究中心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學校公開出版學術期刊4種;1995年成為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西北地區寧夏主節點。
“十一五”期間,學校按照“內涵與外延相結合,以內涵發展為主”的思路,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科學研究水平,進一步增強服務社會能力,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區域特色的較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二、寧夏大學院校代碼查詢
以下是寧夏大學的院校代碼,如有變動請以寧夏大學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
寧夏大學 院校代碼:10749
三、寧夏大學學生評價
1、[寧夏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土地資源和農業再生資源、土壤改良和利用、農田生態環境保護、植物營養與施肥及農副產品化學分析、科學實驗與技術開發的高級農業科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具備農業資源、環境利用與保護方面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具備化學、土壤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營養學、農業生態學的基本 ... (展開全部)[寧夏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土地資源和農業再生資源、土壤改良和利用、農田生態環境保護、植物營養與施肥及農副產品化學分析、科學實驗與技術開發的高級農業科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具備農業資源、環境利用與保護方面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具備化學、土壤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營養學、農業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土壤調查分類、土地規劃改良利用、土壤肥力和農業生態環境監測;植物營養診斷與施肥;土壤、肥料、化肥、農副產品等化學分析、農產品開發。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農學碩士(植物營養)
2、[寧夏大學]農學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從事農業技術推廣與開發、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的農業科技人才。業務培養要求:具備作物栽培、遺傳育種以及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具備扎實的數、理、化基本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掌握生物和農科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有從事農技推廣能力和實踐技能;了解農業科技發展前沿和 ... (展開全部)[寧夏大學]農學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從事農業技術推廣與開發、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的農業科技人才。業務培養要求:具備作物栽培、遺傳育種以及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具備扎實的數、理、化基本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能;掌握生物和農科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有從事農技推廣能力和實踐技能;了解農業科技發展前沿和趨勢;熟悉農村工作方針政策及農業法規;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農學碩士(作物耕作與栽培、作物遺傳育種)
3、[寧夏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研究生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嚴謹的科學精神,一定的教育理論素養和學術視野,能夠從事教育科學研究、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的高等院校師資、教學管理及科研開發人員,培養中等學校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其他各類學校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等。 基本規格: 1、熱愛,擁護中 ... (展開全部)[寧夏大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研究生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嚴謹的科學精神,一定的教育理論素養和學術視野,能夠從事教育科學研究、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的高等院校師資、教學管理及科研開發人員,培養中等學校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其他各類學校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等。 基本規格: 1、熱愛,擁護中國共產黨,能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鄧小平理論分析總是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有為祖國教育事業建設和發展服務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2、比較系統地掌握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具有扎實的教育理論素養。熟悉本專業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了解相關的技術手段,基本具備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備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3、能夠熟練地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在學習、工作中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和利用Internet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