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9年高考錄取進程的推進,各批次被錄取考生將陸續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多年寒窗苦讀,終已金榜題名,實屬人生之喜悅。但每年這個時候,一些假錄取通知書也會趁機而入。那么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呢?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查詢方式入口如何查詢?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如何辨別真偽呢?思兒思學教育網小編為你支招。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2003年,是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培養理工科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內蒙古工業學校,是自治區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工科學校。2006年原水利學校整體并入。學院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直屬自治區教育廳。學院是國家百所骨干高職院校,占地面積830畝,建筑面積29.7萬平方米。
60多年來,學院堅持“立足內蒙古,輻射全國,主動服務自治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人才需求,培養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建成自治區領先、全國知名的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定位。堅持“五個結合”,積淀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校廠一體、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鞏固和發揮在自治區能源、冶金、機械制造、水利行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地位和優勢,秉承“校企攜手,鍛造塞外能工巧匠”的辦學理念,瞄準行業企業人才需求變化,主動適應自治區產業調整升級需要,更好地服務自治區綠色低碳循環產業發展,促進內蒙古地區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輸送畢業生82000多人,在內蒙古自治區工業、水利系統享有盛譽。
學院自升格以來,全院師生發揚“艱苦奮斗、勇于攀登、搶抓機遇、永不言棄”的學院精神,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實現了五次跨越式發展:2008年,學院在教育部人才培養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2009年學院完成新校區建設并整體搬遷入住;2010年,學院被教育部、財政部批準成為100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之一;,學院以“優秀”等級通過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驗收;2017年,學院獲批內蒙古自治區優質高職院校,并被推薦為國家優質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學院辦學成績顯著,2008年,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第一批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2012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2013年冶金與材料工程系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學院領導班子多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工作實績突出單位。
擁有一支專兼結合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81人,正高級職稱26人,副高級職稱137人,博士、碩士210人,“雙師素質”教思而學304人,聘請校外兼職(課)教師312人。學院實施教師隊伍“名優工程”培養計劃,深入推進質量工程建設,建成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13個,培養自治區教學名師11人,自治區教壇新秀10人,自治區技師、高級技師突出貢獻獎2人,培養院級教學名師和教壇新秀34人。
現有在校生9447人,學生來源于全國8個省、市、自治區。設有機電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冶金與材料工程系、水利與土木建筑工程系、信息與管理工程系、公共管理系等10個教學系部。學院根據自治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對人才的新需求,加強專業和專業群建設,依托傳統優勢專業,增設新專業,形成能源、冶金、制造類、水利工程和管理類等5個專業群,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冶金技術、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建筑工程技術、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等39個專業,初步建立起以機械制造、機電、自動控制、冶金材料、水利工程為主,以信息、管理為輔的專業結構體系。2015年,啟動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汽車電子技術3個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改革。
自以來,學院開始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試點工作,先后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冶金技術、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招收應用型本科生,翻開了我院人才培養歷史新的一頁。
學院是教育部、國防科工委、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開展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職業教育首批示范性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冶金技術、機械制造技術、電廠熱能動力裝置、水利與土木建筑工程、材料工程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等15個專業被評為自治區品牌專業,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廠熱能動力裝置、焊接技術及自動化等4個專業被評為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能源方向)、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冶金技術等4個專業為教育部、財政部重點支持建設專業,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為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重點專業,工程測量與監理、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被水利部評為全國水利職業院校示范專業。
學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尤其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實現了由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移。學院引入能源、冶金行業企業技術標準,與企業合作開發57門工學結合的優質專業課程。機械設計基礎、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電工基礎、單片機原理及應用、C語言程序設計、現代電子技術、高爐煉鐵生產、機械制造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與系統、流體力學與傳熱、建筑結構、機械設計基礎、公差與測量等24門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學院建有4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具有教學和生產雙重功能的“校中廠”實習實訓基地,9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171個模擬、仿真實訓室,282個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8168臺(套),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17億元。學院與美國通用公司合作共建“GE自動化系統”實訓基地。建有自治區工科院校中規模最大、工種齊全的“校中廠”,擁有車、銑、刨、磨、鏜、鉗、焊等機床和設備320多臺(套),學生參與毛坯生產、粗加工、精加工到裝配產品的生產全過程,促進了實踐能力的提高,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工程實踐水平的重要基地。學院以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為平臺,將“企業”引入校園,把“產品”引入課堂。校內實習工廠自行設計、批量生產Z512臺鉆、精密鑄造球閥等產品。學生參與產品的設計、生產,產品和零配件的生產過程即學生的實習過程,以具體生產項目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運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與生產相結合。
學院設有國家級職業技能鑒定所,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全國首批百所職業院校推進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級試點工作的高職院校之一,是全國最早實行畢業生雙證書制的高職院校之一。承擔維修電工、機修鉗工、數控車工、數控銑工、電焊工、發電廠電動機等21個工種的培訓鑒定任務。富有特色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實踐技能的不斷提高和人才培養水平的不斷提升,師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獲獎層次和數量逐年上升。在2017年國家及自治區各類技能競賽中,我院師生獲國家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7項;獲自治區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5項。
學院積極探索,敢于創新,成立了由自治區經濟信息化委員會領導擔任理事長、12家大型能源、冶金企業和“政校企育人基地”負責人任副理事長、152家企業參加的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建立了能源、電力、冶金、機械和水利5個二級專業分會。先后與阿拉善左旗政府和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合作,建立了政校企育人基地;與大唐國際再生資源公司合作,組建了“高鋁資源學院”,該項“校企共建二級學院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獲得2013年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在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的基礎上,籌備成立了由184家企業、科研院所和中高職院校組成的內蒙古機電職業教育集團,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的突破,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奠定了基礎。我院與內蒙古利豐集團合作成立了汽車維修檢測中心,與呼和浩特市旅游局和內蒙古旅游行業協會合作成立了智慧旅游孵化基地,促使校企合作向更深更廣發展。
學院深化和實施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成員單位采用“2.5+0.5”、“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開設鴻峻鋁業、鄂爾多斯電力、大唐托電等冠名班;組建了由行業、企業專家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與151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訓和畢業生就業基地;汽車電子技術專業與內蒙古利豐集團深度合作構建的“工學結合、校企雙向介入”的人才培養模式,獲2009年內蒙古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深化了“理實一體,雙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專業實施的“4321”式人才培養模式,獲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實施了“學訓結合,四段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冶金技術專業以訂單培養為基礎,實踐了“校企共育,分向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深化了“四個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實施了“學做合一、能力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
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專業對口率89%以上,在大中型企業就業率78%以上。學院被教育部評為“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多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評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據麥可思連續四年調查數據顯示,我院2014屆至2017屆畢業生的工資平均月收入、就業現狀滿意度均高于全國同類院校,實現了畢業生就業數量與質量的雙提高。
學院依托自身的辦學特色和良好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學院國家職業教育重點建設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的作用,服務自治區能源、冶金、制造、水利、管理行業,實施技術服務、技術研發、高技能新技術培訓與技能鑒定等,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一帶一路”等發展戰略,與中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進一步拓展國際交流合作,先后為肯尼亞、加納、贊比亞、烏干達、剛果、馬拉維、盧旺達等非洲國家在職業教育方面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選派教師到非洲國家實地考察,并制定、編寫實驗實訓室建設與師資培訓方案,指導實驗實訓室建設,設計、建設項目涉及機械、電子電工、汽車、焊接、土木、計算機6大類別、100多個實驗室。肯尼亞高教部大學教師和非洲大學校長來我院進行了培訓,連續多年派出教師到肯尼亞大學授課,培訓專業教師,對促進非洲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提升了學院國際影響力。
學院深入推進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組建69個彰顯個性、展現才華的社團組織,成功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技能藝術節、創新大賽、宿舍文化節、迎新晚會、師生趣味運動周等精品項目。2011年我院校園文化技能藝術節榮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2012年榮獲全區第三屆大學生辯論賽專科組第一名,榮獲專科組第二名;在第四屆全區大學生藝術展演中榮獲二等獎學院創業計劃類作品榮獲首屆“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高職組二等獎、三等獎,全區創青春大賽公益創業賽金獎。第八屆“挑戰杯”全區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金獎。我院學生辛建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度尋訪活動中,榮獲“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2015年,“國產化智能溫室大棚控制系統設計”榮獲第九屆大學生“挑戰杯”創新大賽特等獎;2016“創新創業”全國管理決策模擬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2016年“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中,我院作品《氧化鐵對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燒結工藝溫度的影響》榮獲特等獎,另獲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自治區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9項;2016年“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榮獲國家級銅獎1項,自治區級金獎3項、銀獎3項、銅獎17項。在2017年第十屆“挑戰杯”全區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自治區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微信公眾號被評為全區高校最具影響力公眾號。
目前,我院已進入“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實施的快車道,全院上下將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勇于攀登,搶抓機遇,永不言棄”的學院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為建設自治區領先、國內知名的高水平、現代化、有特色、富有骨干帶動作用的高職院校而不懈努力!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已開始寄送,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幾種方式查詢通知書派送狀態: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網站查詢
點擊進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高考錄取通知書查詢系統】,依次輸入你的【準考證號】和【驗證碼】,點擊【提交】即可查詢錄取通知書的派送狀態。
提示:如果查詢不到郵件信息,可能由于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郵件尚未交寄或招生部門未提供準考證號無法鏈接到郵件,建議您向招生部門咨詢,獲得郵件號碼后在網站首頁查詢。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微信查詢
1、微信掃一掃上面二維碼,微信關注公眾服務號【中國郵政速遞物流】
2、打開聊天對話框,點擊中間的菜單【我要查詢】再返回的信息中,【點擊查詢高考通知書】
3、在打開的查詢頁面,輸入【準考證號】或者【考生號】點擊查詢即可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APP查詢
1、下載并安裝EMS手機客戶端
2、打開應用,在【首頁】中點擊【查詢】
3、在打開的查詢頁面下方,直接點擊【高考通知書查詢】
4、在打開的查詢頁面,輸入【準考證號】或者【考生號】點擊查詢即可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查詢注意事項】
考生需要知道自己的準考證號或者考生號。
錄取通知書查詢,需等到錄取結束,各學校時間不統一。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太貼心提示】
如果以上幾種方式還沒查到,也不要太心急,思兒思學教育網為全網第一個公布查詢的。該來的都會來的,由于各地高考錄取時間不統一,錄取通知書需等到錄取結束后方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