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陽師范大學教務系統登錄入口
沈陽師范大學教務系統登錄入口如下:
http://210.30.208.140/
二、沈陽師范大學教務系統相關新聞推薦
7月19日,美國《科學》(Science)雜志發表了我校古生物國際合作課題組的最新論文《新的侏羅紀哺乳型動物揭示了哺乳動物舌骨的早期演化》。這一新成果是由我校自然資源部東北亞古生物演化重點實驗室周長付教授與國際著名古哺乳動物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羅哲西教授、德國波恩大學T.馬丁教授和美國耶魯大學A.布拉爾博士等合作完成。該化石被命名為“微小柱齒獸”(Microdocodon),是我國及全球首次發現的舌骨保存最完整的侏羅紀哺乳型動物,產于內蒙古寧城五化地區距今約1.64億年的侏羅紀地層。
7月19日上午,我校最新科研成果學術報告會在古生物博物館舉行。校長郝德永,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科技外事處處長修玉玲,我校黨委宣傳部部長邵永運、黨政辦公室主任唐立寶、人事處處長周振田、科研處處長李國德、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孫革、古生物學院黨總支書記楊建杰以及部分師生代表等出席報告會,共同見證了這一古生物學領域新的重大發現。
報告會上,課題組負責人周長付教授以豐富的內容和精美的圖片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新發現的侏羅紀“微小柱齒獸”化石在揭示哺乳動物舌骨演化方面的重要科學意義。首次發現了保存精美并與現生哺乳動物同樣的舌骨構造,含甲狀舌骨、基舌骨、角舌骨和上舌骨;以及首次發現其骨節之間有活動關節,結構呈鞍狀,區別于更原始的犬齒獸和現生爬行動物的簡單棒狀結構。由于現生哺乳動物的鞍狀舌骨構造是咽喉的框架,對食物傳輸和吞咽有關鍵作用,因此“微小柱齒獸”的發現表明:現生哺乳動物的舌骨構造傳承于更為原始的哺乳型動物,起源于哺乳型動物獲得咀嚼能力的最早期階段,這是在全球哺乳動物舌骨早期演化研究中的重要突破。此外,報告還介紹了新發現的 “微小柱齒獸” 是我國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小的柱齒獸類化石,其骨骼輕盈、肢骨長而纖細,尾巴很長等,顯示了適于樹棲攀援生活的特征,大大豐富了柱齒獸類適應樹棲生活的多樣性。
報告結束后,郝德永校長發表重要講話。他首先代表學校對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表示熱烈的祝賀,并指出,這一新發現是我校古生物學科又一重大標志性成果,具有開創性意義,令人振奮和鼓舞。他指出,古生物學科是我校重點建設的優勢特色學科,其發展一直得到學校黨委和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成立了古生物研究所,建設了全國首家古生物學院和我國迄今規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館,并獲批兩個省部及重點實驗室,形成了完整的古生物學科建設體系。多年來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學普及和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績。今天,在美國《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這一新成果,標志著該學科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他表示,我校將持續推進古生物科研與科普工作,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我國乃至世界古生物學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最后,他對周長付教授及其課題組專家表達了敬意,并對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的長期支持與協助表示感謝。
省自然資源廳修玉玲處長在致辭中首先對我校古生物科研團隊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表示祝賀,并指出,在省自然資源廳和我校的共同領導下,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及自然資源部東北亞古生物演化重點實驗室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普教育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此次在古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也為省廳贏得了榮譽。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將充分發揮主管部門職能作用,積極做好服務與協調工作,促進博物館和我省首家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的發展建設。
中生代哺乳型動物是現生哺乳動物的近親類群,其化石發現可為追溯哺乳動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最直接證據,因此,此領域研究是古生物學和演化生物學研究的熱點之一。我校課題組新發現的“微小柱齒獸”屬于原始哺乳型動物的柱齒獸類支系(Docodonta),該支系中生代時期在北方大陸分布較廣,但以往發現的主要是牙齒化石。本次新發現的 “微小柱齒獸” 化石以完整的舌骨構造和精美的保存為揭示哺乳動物舌骨演化做出了突破性貢獻,為我國侏羅紀“燕遼生物群”研究也增添了新的色彩。
本次學術報告會由孫革教授主持。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網、人民網、遼寧日報、遼寧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代表出席并相繼報道了此次重大成果。本次新發現的“微小柱齒獸”的正型標本 (PMOL-AM00025A) 保存在我校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三、沈陽師范大學教務系統相關文章推薦
沈陽師范大學教務系統http://jwc.synu.edu.cn/
2019年沈陽師范大學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出來,附錄取通知書查詢入口
2019年沈陽師范大學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歷年文理科最低錄取投檔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