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在河北省招走了100多個學生,有一所城市占了將近90個,這個城市的一所中學占了78個,2015更是增加到了96個(清華63人,北大33人)!而在有一所中學蟬聯了11連冠,有一所中學在5年內有4個狀元,有一所中學在5年內有301個清華北大,有一所中學5年內有11個中科大少年班,還有香港的高校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本一率僅僅8.5%的河北省,她卻創造了84%的奇跡。不錯,這個城市叫衡水市,這個中學叫衡水中學。更可怕的是,在衡水,從來不只是僅有衡水中學,還有衡水2中,武邑中學,冀州中學,棗強中學,鄭口中學等等等等。
在經濟如此落后的地方把教育做的如此極致,需要的是什么?
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每天5:30起床,要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里完成起床穿衣洗漱收拾床鋪打掃衛生,被子疊成豆腐塊,鋪面不得有絲毫的褶皺;每天要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完成教室----食堂-----教室的路程;每天誰第一個到達教室誰最后離開教室老師點出的問題都會有十分詳細的記錄。
誠然,我們承受的壓力是難以形容的——每天作業涂卡讀成績;每天老師拿著成績單畫人名;每周周測總成績排名;每次月考總成績排名,單科成績排名,進步退步幅度排名……我們不是堅強,我們是不得不堅強,每次的成績,總會有不盡如人意,吶喊,彷徨,淚水,委屈,多種情感交織的感覺向來不是好受的。可是有誰知道,我們為此付出了多少?有誰知道白天沒有時間,沒有地點發泄,晚上躲在被窩里的我們蒙著頭默默的啜泣?有誰知道我們在付出了很多努力后,不進反退的挫敗感是多么刺痛我們的心?有誰知道我們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依舊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有誰知道,嚴格的時間管理,我們一點點的小舉動都會讓我們為此付出代價?有誰知道,我們為了我們的夢想,我們所失去的,我們所承受的?
其實,我們是習慣了...
習慣了早上在天黑黑的時候顧不得洗臉刷牙迅速沖出宿舍。
習慣了一路狂跑到跑操地點到位只用5分鐘的神速。
習慣了跑操的整齊劃一,仿佛嘹亮的口號依然會在耳邊響起。
習慣了每次進教室前掃一下自己貼在教室外面的目標、讓心中充有更多的自信。
習慣了早讀聲音太小被老師一次又一次的呵斥提醒。
習慣了早讀下課最后幾個走進餐廳。
習慣了買飯等候時不忘用功, 吃飯時的狼吞虎咽(現今進入大學真是明白那時速度是多快,在這里至今沒發現誰比得上我得吃飯速度)
習慣了每天看著倒計時在上自習時,看著表分秒必爭的狀態。
習慣了不再屬于高三人的課間,不再是聊天天地,做的只是弄懂自己不會的東西。
習慣了課間追著老師問題的畫面。
習慣了利用課間時間到水房洗頭發,無論嚴寒酷暑。
習慣了中午離午休鈴聲8分鐘沖出教室,奔向餐廳的奔跑。狼吞虎咽后再次狂奔到宿舍,時間是那么的正好,每次到宿舍都是敲好打鈴。不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想想自己像是一只急于求生的狼,而我們那時渴望的是知識,是高分。
習慣了晚飯時不餓不去餐廳的壞毛病。
習慣了總想著把第二天的課表抄到黑板,方便我的戰友們準備他們明天的任務。
習慣了晚自習十點放學沒有離開、卻被樓管向外攆的情景。
習慣了晚上自己一人躲在被窩想想一天的收獲,默默的叨念著高考目標、無數次掉下的淚水一次一次浸濕無辜的被角。那時的生活確實令人酸楚,有時是對自己高考的迷茫,也許被成績的一再打擊,不知從哪里再次找到前進的力量。
習慣了那種害怕考試,卻時刻期待,用心準備著每一次的到來。
習慣了每天作業都有的成績單。
習慣了表面上對成績單漠不關心,但還是把成績單看了一遍又一遍,與自己心中的目標對照著。
習慣了每周都有的周測成績排名,無數次的不理想卻總也打不垮自信的我們,不管進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卻從來沒有停止流過。
習慣了每次考完試,制定自己的對手與目標。掀起新一輪的拼搏與戰斗。
習慣了幾次月考后的家長會、換學號。
習慣了三周放一次假卻總共在家待不到12小時,晚上黑著天回到溫暖的家,早上天不太亮就得準備好沒晾干的衣服再次啟程,回到追尋夢想的地方。
我們真的習慣了....
而我們的老師呢?老師們吃住幾乎都在學校,晚上10點我們休息后老師們還要查房,早上我們起床前老師們就要在操場上等候,年輕的老師還要跟操,就是剛才我們看的那種跑操。老師們跟我們一樣沒有假期。一位老師忙得孩子3歲了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誰?有一位老師,白天上課,晚上在自己病危的父親的病房旁批改作業。許多年輕的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婚禮時才請假。(還有一位老師,省略)
我們的校長在全體教職工面前落淚,在招生計劃之外還有好多人擠著進衡中,個個家里有權有錢有勢,為了保證優秀的生源,校長要頂著多大的壓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