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作出裁決

思而思學網

第四十五條 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仲裁員的不同意見應當記入筆錄。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解析】本條是關于仲裁裁決如何作出的規定。

本法有意淡化原來勞動爭議仲裁行政色彩過于濃厚的弊端,強調勞動爭議仲裁的獨立性和社會性,在仲裁規則上參照了現行的民商事仲裁規則,本條關于仲裁裁決作出的規定即是這種精神的體現。一般來說,作為“仲裁”一詞的本意,應包含以下方面:(1)民間性。所謂民間性是指仲裁機構是民間性組織,與國家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2)獨立性。所謂獨立性是指作為仲裁他人爭議的民間機構,必須體現出社會屬性,不能依附于某一個機構。(3)中立性。所謂中立性是指仲裁者必須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不偏不倚地對待爭議雙方當事人,而不能站在或變相站在一方當事人的立場上去處理爭議,此其一。其二,處理爭議者不能與爭議事項有關,如果仲裁員與爭議事項有關,他是不可能中立地處理爭議事項的。(4)靈活性。所謂靈活性是指仲裁必須要靈活、簡便。從仲裁的產生來看,它恰恰是在對訴訟漫長、繁瑣的程序不滿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仲裁的程序要比訴訟更漫長,那就失去了仲裁簡便、靈活的特征。(5)權威性。所謂權威性是指仲裁裁決的結果必須有國家強制力保障其實施。否則,即使很公道、及時、方便快捷,最后的結果無法履行,仍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但長期以來,我國的勞動爭議仲裁行政色彩過于濃厚,沒有體現作為“仲裁”的本義。

所謂裁決,是指仲裁庭依據案件事實和有關法律規定,對當事人申請仲裁有關實體權利的請求事項作出的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有法律約束力的書面結論性判定。根據本條規定,當仲裁員在仲裁勞動爭議案件出現分歧時,應當按照如下方式進行裁決。首先,按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如我國《仲裁法》規定:“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仲裁員的不同意見可以記人筆錄。”以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裁決是一種較普遍的方式。各國仲裁規則和國際仲裁規則均有這種規定,如《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采用的就是這種方式。該規則規定:“在有三名仲裁員的情況下,任何裁決或其他決定應由仲裁員多數作出。”所謂多數仲裁員的意見是指仲裁庭的三名仲裁員中至少應有兩名必須互相贊成對方的意見。如果三名仲裁員各執己見則無法形成多數意見,也就無法按此種方式作出裁決。

其次,按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在仲裁實踐中,三名仲裁員各執己見的情況屢有發生,因此當裁決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則采用按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裁決的方式進行。

首席仲裁員是合議庭的主持者,要負責整個仲裁庭的審理工作,但對于仲裁裁決的表決權,他與其他仲裁員是平等的,只有投票的權力,沒有特權。在實踐中,當無法形成多數意見時,首席仲裁員首先應當組織仲裁員重新對案件進行表決,以形成多數意見。當無法形成多數意見時,可按法律規定由首席仲裁員決定。另外,如果形成的多數意見是兩名仲裁員的意見一致,首席仲裁員也應服從多數意見,不同意見應當記人筆錄。

世界各國仲裁法在對裁決或其他決定應按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只是對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的處理方法有所不同。歸納起來有四種情況:第一種對任何問題的決定,必須通過磋商讓步或妥協方式取得多數票。如1983年《奧地利民事訴訟法典》第591條規定,如果不能達到作出決定所需多數意見,或有一兩名仲裁員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除非另有規定,當事人可請求管轄法院宣布仲裁協議無效。1986年《荷蘭仲裁法》第1057條、1973年《韓國仲裁法》第11條等也有類似規定。第二種是對程序問題的決定,可由首席仲裁員單獨作出決定。如1976年《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第31條,1985年《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第29條、1998年《德國民事訴訟法典》第1052條的規定。第三種是仲裁庭依從仲裁協議規定的方式作出規定。如1998年《比利時司法法典》第1791條以及很多國家的仲裁法都有此內容。第四種是如我國仲裁法的規定,即依多數意見作出裁決的做法,符合各國仲裁制度的通例。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依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裁決,這種做法在國際上也廣為采用,如1987年《瑞士聯邦國際私法法規》第189條、1995年瑞典新仲裁法草案第28條、、《國際商會調解與仲裁規則》第19條、《倫敦國際仲裁院仲裁規則》第16條等。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不同意見必須如實筆錄。”與其相比,本法考慮到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的裁決作出方式,更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