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retire),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2011年1月起,我國對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政府有關方面不斷釋放出延齡退休的政策意向,民意調查顯示,過半受訪者反對延長退休年齡,多數主張按規定年齡退休。
2016-2017年東營三十年工齡退休新政策
社科院建議2016至2018年推行延遲退休政策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26日發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報告2013》,為未來7年改革建議了三個階段的時間表。在收入分配和社保制度改革方面,報告建議改革第二階段(2017年至2018年),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漸進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報告并未給出退休年齡的具體建議。
報告建議,在2014?2015年改革第一階段,政府應在保險精算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和勞動力市場發展,研究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法與步驟;第二階段在全國推行;到了第三階段,即2019?2020年,建立統一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社保體系。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建議
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
同時,為了尊重人們對退休年齡的選擇權并減少改革的阻力,報告建議中國進行退休年齡改革后也引入彈性機制。以法定退休年齡為基準,規定人們可提前5年退休,也可以高于法定退休年齡退休,養老金標準可適當調整:參考其他國家的彈性年齡設計,可以規定每提前1年退休,基礎養老金標準相比正常退休下降1%,提前5年則下降5%;每推遲1年退休,養老金比正常標準上升0.8%,推遲5年則上升4%。同時,可以在退休年齡彈性空間設計上,適當向女性傾斜,即女性的提前退休年齡可以略微寬松。
2070年,實現所有人60歲退休。到時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繼續增加退休年齡。
哪年出生不用延遲退休?
2017年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哪年出生不用延遲退休?據新華社電備受關注的延遲退休政策有無時間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10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說,爭取今年完成方案制訂,明年報經中央同意后征求社會意見,后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再漸進式實施。
尹蔚民說,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不僅關系著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更充分地開發人力資源、發揮人力資源優勢。這項政策的提出主要針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偏低的實際情況。目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當時的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6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口數量、結構和預期壽命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必要對退休年齡作出調整。
7月3日,記者從東營區民政局獲悉,東營區政府再出新舉措,于6月27日專門出臺了《東營區加快養老服務創新推進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以加快養老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為總抓手,全力推進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
新出臺的《實施方案》中提到,東營區將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改革創新,創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模式,按照“一網一站一所一中心”標準,推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向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轉型發展。此外,東營區將加快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發展,到2020年,全區80%以上的公辦養老機構轉制為企業、社會組織或實現公建民營;促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到2020年,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的30%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0%以上。
東營區還將對具備相應條件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進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鼓勵各鎮、街道建立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創業孵化基地,優先吸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專業組織,提供創業服務用房和相關政策扶持。
此外,在人才培養方面,東營區將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每年為全區養老服務組織管理人員及養老護理員開展專業化養老服務培訓,推行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和持證上崗制度;推進養老服務人才信息庫建設,建立養老服務人才激勵機制,開展優秀養老服務人員評選表彰活動,提高“和諧使者”申報名額中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所占比例。到2017年年底前,培訓500名初級養老護理員和50名初級養老服務管理人員。
自2017年起,東營區財政將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調整完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創新補助、公建民營、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獎補、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補助、養老服務專業人才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