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華中考難度預測試卷安排情況尚未公布,待公布之后小編會第一時間更新,請參考往年的!
試卷難度增加 擇校生退出歷史
重高定向名額 與各校初三學生數成正比
記者 張一諾
今年,金華市的中考政策,依據省教育廳的要求,會做大調整。涉及大家最最關心的考試難度、擇校政策、特長生招生、定向名額分配等。
改變一
試卷難度增加 英語聽力加5分
今年,“中考”的全稱,從“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改為“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強調了“選拔”的功能。
考試難度系數由原先0.75左右,變為控制在0.70~0.75之間。英語聽力分值由去年的20分增加到25分。
難度系數低了,是考試變容易嗎?
恰恰相反,系數降低,說明題目難度會大一些(滿分為100分的試卷,難度系數為0.75,意味著大家的平均分大約為75分;難度系數0.70,則意味著平均分為70分)。
這個調整,主要是為了拉開考試的區分度,注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金華市教育局基教處相關負責人說,對于試卷難度的問題,家長和學生不用太過擔心,試卷的難度系數不會一下提高太多,范圍還是以教育廳的《考試說明》為依據。
改變二
重高定向分配名額 和各校初三人數成正比
省一級重點普通高中定向分配招生名額,以各所學校初三畢業生的人數來計算。
這個定向分配,很多人都不懂,因為之前的規則的確挺復雜。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重點高中所有的招生指標,根據一定比例,定向分配到各個初中。
前幾年,定向分配名額都按照一個非常復雜的公式來計算(按本學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的考生數全科合格率、“后20%”的學生比例、學校規范辦學情況、優秀率等五個指標根據不同權重來分配)。
按照往年的辦法,名校在拿名額上會更有優勢。
按照新的辦法,名校獲得重高名額的優勢不再明顯,名額的多少,取決于當年該學校初三學生的人數。
2012年,金華市根據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公辦學校確保按學區招生,不招收擇校生。
今年這批學生即將初中畢業,對他們來說,最公平的方式就是按照各校學生總數來分配定向名額。
各初中學校定向計劃在統招分數線以下4分(農村初中為12分)內錄取,若在此范圍內沒有考生的學校,有定向指標的保證在符合普通高中錄取條件的考生中錄取1名。
未完成的定向指標轉為統招計劃。具體定向招生指標分配待學業考試成績出來后另行通告。
根據往年經驗,市區的學校基本上都能完成指標,假如有些名校仍然有擇校現象,高分考生扎堆,而名額有限,則考生和家長只能為當年的選擇買單。
這一規定也是為了引導學生們就近入學,更好地推進教育公平。
改變三
今年開始 沒有擇校分數線了
家長們都知道,以往中考成績公布后,各公辦高中除了統招線,還有一條擇校分數線,達到擇校分數線的學生,繳納一定的費用可以進入學校就讀。
根據省教育廳去年發布的《關于切實規范公辦普通高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從今年起,擇校生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各高中招生總數基本不變。
改變四
特長生錄取 學校有更大自主權
普通高中學校根據辦學定位和特色,招收一定數量的特長生,數量不超過學校招生總數的5%。
為了維持正常教學秩序,往年放在中考前進行的特長生錄取工作,改為中考后進行。
同時,特長生錄取由學校自行制訂方案,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后實施,給了招生學校更大的自主權。
政策改革后學生們該怎么辦? 名校校長告訴你
金華市第四中學校長童桂恒:
今年中考政策,我也是今天剛去開會得知的,正在準備給老師和家長們開個會,告知家長政策改變,怎么應對更加科學。
首先,政策再變,也不要改變之前復習的方向,還是要回歸到你會做的題目,不要因為難度提高,一味地攻難題、偏題,意義不大。
第二,家長們也不要太擔心,因為大家的政策都是一樣的,特別是今年特長生考試由中考前推到中考后,特長生就更加要把中考重視起來。
第三,擇校生取消之后,填志愿變得更加重要。原本擇校分數線和統招線之間還有一個緩沖地帶,現在緩沖地帶沒有了,填志愿的時候要更加謹慎。